• 马上天下徐贵祥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马上天下徐贵祥

部分旧书采用了标准图片,会可能出现少部分不同印次出版不同封面的情况,旧书无光盘、腰封、书衣、附件等,如有其他问题可咨询客服。

12.81 3.3折 39 八品

仅1件

福建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贵祥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094028

出版时间2009-0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9元

货号1827939458575094784

上书时间2024-12-19

浓诚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前言
  以“文库”形式荟萃本社历年出版物之精华,是国际知名品牌出版企业的惯例和通行做法。作为新中国建社最早、规模最大、读者知名度最高的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人民文学出版社在自己六十余年的历程中,已累计出版了古今中外文学读物凡一万三千余种,沉淀下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出版我们自己的“文库”不仅生逢其时,更是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精品阅读的需求。

  有必要对“朝内166人文文库”这样的命名予以简要说明:“朝内166”是我们赖以栖身半个多世纪的所在地,从这里走出了一位位大师,沁透着一股股书香,这里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与灵魂地标;“人文文库”似已毋须赘言;而随后还将对文库该辑所集纳之图书某一门类予以描述,我们的描述将是客观的、平实的,诸如“经典”、“大全”、“宝典”一类的炫丽均不是我们的选择。

  “文库”将分门别类推出,版本精良、品质上乘是我们的追求,至于门类的划分则未必拘于一格,装帧也不强求一致。总之,我们将通过几年的努力,为广大读者奉上一套精心编就的、开放的文库。恳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二○一二年五月

导语摘要
 徐贵祥所著的《马上天下(朝内166人文文库)》通过一个家庭生离死别、一对父子殊途同归、一组师生分道扬镳,和一群人物悲欢离合的故事,直逼军事文学的核心问题:为什么要进行战争,怎样进行战争,战争文学的终极关怀是什么。战术专家陈秋石和战斗英雄陈三川父子,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不同的战争生活、迥异的战争观念、悬殊的战术水平、坎坷曲折的感情命运变化,以及在战争中阴差阳错的爱情观念、伦理道德和婚姻组合,构成了一部刚柔相济、张弛兼容、气势磅礴的文学史诗。对于战争与和平、勇敢与怯懦、忠诚与背叛等对立关系以新的视角进行了诠释。

作者简介
徐贵祥(1959—),安徽霍邱县人,1978年入伍,曾任排长、连指导员、集团军组织处干事、师宣传科科长等职。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94年调入解放军出版社,历任编辑、总编室主任。现为空军创作室专业作家。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仰角》《历史的天空》《八月桂花遍地开》《高地》等。
《马上天下》,2010年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

目录

内容摘要
  《朝内166人文文库·中国当代长篇小说:马上天下》一个乡村学子成为驾驭战场的风云人物:一对父子由精神背叛到心心相印:一组师生分道扬镳数年后殊途同归,一群新的战争人物从历史隐秘处向我们走来。硝烟弥漫处不单有生离死别,还有刻骨铭心的爱恨情仇:不仅有两军对垒的奔突厮杀,还有智者心灵的博弈和默契……从战争的艺术到艺术的战争,《朝内166人文文库·中国当代长篇小说:马上天下》直逼军事文学的核心部位,以独特的见解和精彩的叙述,表达出战争文学的关怀。

主编推荐
  《朝内166人文文库·中国当代长篇小说:马上天下》通过一个家庭生离死别、一对父子殊途同归、一组师生分道扬镳,和一群人物悲欢离合的故事,直逼军事文学的核心问题:为什么要进行战争,怎样进行战争,战争文学的关怀是什么。战术专家陈秋石和战斗英雄陈三川父子,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不同的战争生活、迥异的战争观念、悬殊的战术水平、坎坷曲折的感情命运变化,以及在战争中阴差阳错的爱情观念、伦理道德和婚姻组合,构成了一部刚柔相济、张弛兼容、气势磅礴的文学史诗。对于战争与和平、勇敢与怯懦、忠诚与背叛等对立关系以新的视角进行了诠释。

精彩内容
 十六岁以前,陈秋石一度认为自己是贾宝玉或者梁山伯,至少也是张生
。那时候在他的脑子里,隐贤集是一个古老的城镇,而他的那个陈家圩子,同大观园应该有差不多的光景。
隐贤集不大不小,在大别山西北的一个平坝上,一个“卞”字形的老集镇,主街东西走向长二里有余,南北走向不过一里,街心一条青石板路,抵到头最东边的那一点,就是陈家圩子了。陈家圩子四面环水,自成一体,通过那条宽不到五尺、长三丈有余的竹笆吊桥同老街面相连。
陈家圩子就是陈秋石的家。圩子最南面是一个厚砖门楼,进门两手各有砖墙草顶厢房三问,一条略微向上的缓坡,往上十几步,仰头便是明三暗五的正房,灰砖黑瓦,飞檐翘角,颇有气势。
陈秋石的书房在正房的后面,两间精致的青砖小屋,门前一条碎石甬道,同前院连接。甬道两边,各有一个砖垒的花台。石榴桂花蔷薇芍药,春夏秋冬都有颜色。一句话说到底,陈家圩子这个小小的后院,同前院截然两个天地。前院都是人间烟火,吃喝拉撒,牛羊鸡鸭;后院闹中取静,宛若世外桃源,是一个白天能看美景、夜晚能做美梦的好地方。
陈秋石把自己当成贾宝玉,跟他家的这个圩子有很大的关系。倘若住在佃农的草房里,他断然不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年少时偷读《石头记》,书中的锦绣文章他背得不多,风花雪月的故事倒是记了不少。陈家圩子在他的心里被分成了好几块,一块是怡红院,自然就是他的那两间小房子。至于哪里是潇湘馆,哪里是梨香院,就要看心情了。每每从私塾馆回来,走在陈家圩子的竹桥上,陈秋石的心里头装的尽是大观园的秋菊春兰。锥刺股驱不走那份向往,头悬梁拴不住那颗心,孤灯枯坐,看门前花开花落,听夜雨时轻时重,幻想葬花黛玉的滴滴血泪,憧憬抱病补裘的晴雯,品味初试云雨的袭人……七想八想,就想出毛病了,梦中被窝里的狼藉故事自不必说,白天看人的眼神儿也不一样。有一次在学校排戏,对戏的是隔壁爱群女校新来的安筱芬,一个穿着洋装的娇小玲珑的女孩子。他看着安筱芬,恍惚间思接千古,神游八荒,本来是排新戏《山河魂》的,他居然咿咿呀呀地唱了一段,不知道那诃门是黄梅戏还是庐剧,南腔北调,不三不四,倒也情真意切: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村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陈秋石在不知不觉中唱得十分投入,两眼含泪。安筱芬没办法接戏,干瞪眼看着他唱。好在是排戏,而且是自编的.新潮‘戏,怎么唱怎么有理。
后来编剧本的同学赵子明发现不对劲了,跑到台上瞪着眼珠子问,你唱的是什么?怎么像贾宝玉样?陈秋石这才警醒过来,眼珠子一转说,什么贾宝玉?我在练嗓子呢。
陈家圩子自然比不得大观园的排场,事实上这只是一个乡村财主的土圩子,脏兮兮的全然没有大观园的优雅和繁荣。每次陈秋石从前院走过的时候,就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沮丧。前院东边的厢房,一间用来囤积粮食饲料,另一间是灶屋,里面还住着陈家唯一的老妈子杜郭氏和她的男人杜驼子。西边的厢房,除了堆放农具。农忙时也供短工住宿。厢房后面还有牲口棚,紧挨着圩沟,前前后后除了牛粪、猪粪,还有鹅粪、鸡粪、鸭粪、狗粪……这些粪便都是他爹的宝贝,每日大早起,牲口在前,他爹在后,倒钩粪铲,背着
粪箕,先圩沟外,后圩沟里,先房前,后塘边,就像拾金子那样拾粪,寸土
不留,一泡不剩,全都倒进粪窖里,发酵数日,臭气熏天。等他爹把粪拾完,太阳就该出来了。太阳一出来,杜驼子就迈着母鸭一样的步子,顶着龟壳一样的脊背,吆喝着水牛下田了。
这情景陈秋石小时候习以为常了,可是自从上了淮上州的国立中学,见
识过城里的花园洋房,领略过城里人身上的气息,他就有点自卑了。说到底,他还是个乡下人啊。
最让他自卑的,还是他的爹。就是从他爹陈本茂的身上,他彻底弄明白了,别说贾宝玉,就连同窗赵子明那样的日子,离他也十分遥远。赵子明的爹是淮上州的律师,家里住着洋房,上学还有黄包车接送,有皮鞋领带,而他呢,除了一个两问砖房的小屋,要说还有什么,那就是一个俗不可耐的家了。
清明节的前一天,国文先生黄德胜带着新潮剧社几个同学下乡踏青,还特邀了安筱芬,晌午在陈家圩子吃饭。爹娘倒是很客气,杀鸡摸鱼打豆腐,在后院搞了七碟子八碗,让陈秋石在他的老师同学面前狠狠地抖了一回面子。
那天陈本茂倒是识相,黄先生再三邀请,陈本茂坚持没有跟斯文人同桌进餐,而是跟陈秋石的娘和杜驼子杜郭氏一千人等在前院灶屋里吃。偏偏安筱芬热心,吃了半截,自作主张端了半碗栗子炒鸡往前院送,没想到就看到了那一幕——陈秋石的爹正在舔碗。
陈本茂舔碗的历史比他的年纪约略只小一岁,有四十多年光景了,杜驼
子舔碗的历史是在他给陈家圩子当长工之后,这二人舔碗的技艺都很高超,各有特点,陈本茂是左三圈右两圈,从外沿到碗底,这样可以避免脸皮刮到稀饭汤。杜驼子舔相差点儿,是双手捧碗,从下到上,从左到右。舔碗成了陈本茂和杜驼子吃饭后的一道不可或缺的工序,即便是丰年,家里顿顿有大米白面,他们也还是要舔碗,如果不让他们舔碗,他们那一顿饭就算白吃了,吃多少都饿。
一个有几十亩良田的当家人,居然舔碗底,伸个大舌头卷来卷去,像个大牲口似的,委实很不雅观,这也是陈秋石对他爹诸多不满意中最不满意的一件事情。有一次陈秋石实在看不下去了,壮起胆子说,爹,家里粮食又不是不够吃,你舔碗干啥?
他爹伸长脖颈子看着他说,够吃?啥时候粮食能让人可着肚皮吃?丰年够吃还有灾年呢,啥时候都不能忘记勤俭。
陈秋石说,那也用不着舔碗啊,舌头在碗底转来转去,看着恶心!
他爹说,恶心?读了几年洋书,你就把自己当金枝玉叶啦?我跟你说,读完这几年,你照样回来给我下田,喝稀饭你得把碗底给我舔干净。
说了几次没用,反而被老爹抑扬顿挫地挖苦,陈秋石以后就不再说了,只是尽量不去看他爹的舔相,眼不见,心不烦。他爹变本加厉,照样舔碗不说,还搜肠刮肚编了一个顺口溜:大米稀饭胜白银,粘在碗底亮晶晶,舌头一卷刮肚里,勤俭持家不丢人。有时候高兴了,开饭前老地主会洋洋得意地哼几句,好像是故意气他的儿子。P1-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