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是归处琦君
部分旧书采用了标准图片,会可能出现少部分不同印次出版不同封面的情况,旧书无光盘、腰封、书衣、附件等,如有其他问题可咨询客服。
¥
14.77
3.0折
¥
49.8
八品
仅1件
作者琦君
出版社江苏文艺
ISBN9787559429643
出版时间1970-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8元
货号1831994574601048064
上书时间2024-12-1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内容独家——如同众多作品中的一颗明珠。
该书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与民族特色,作者将自己一生最值得记忆与珍藏的点点滴滴以“珍珠”的形式串连起来,形成一串宝贵的回忆“项链”。
★知名作者——她是文学家,更是生活家。
过往的生活在心头回忆起来,总会带来美好而亲切的感受。过去的人,过去的事,正是因为已经离去了,所以才更显得珍贵。那些回忆,会让我们一遍一遍拿出来摩挲,每一次都会带来心灵的慰藉。本书作者琦君便是一位十分擅于回味过往生活的作家。
★特点——文笔精华,字字玑珠,回味悠远。
琦君的文章可以照出自我的底色,无论你是小孩还是成人,都会喜爱,因为它浅显而又深刻。
★实用励志——承受一切,然后活到最后,那就足够闪耀,那就是荡气回肠的真英雄。
本书主题清晰明快,语言朴实无华,内容精彩生动,情节隐忍动人,涉及人生的各个方面,犹如一条清溪缓缓流畅,可读性较强,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迪意义。
★名家推荐——文笔精华,字字玑珠,回味悠远。
琦君的散文,和李后主、李清照的词属于同一传统,但它给我的印象,实在更真切动人。 ——夏志清(著名中国文学评论家)林海音写活了老北京的《城南旧事》,而琦君笔下的杭州,也处处洋溢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白先勇(台湾当代著名作家)读琦君的文章,会很容易的进入琦君那个和乐敦厚的东方世界。
——隐地(台湾尔雅文化创始人)
目录
目录
第一部 我爱这世间的一切
苦涩慈母心
『新女性』
天下无不是的『子女』
口粮饼干
水是故乡甜
下雨天,真不好
看戏
桂花卤·桂花茶
粽子里的乡愁
过年
故乡的农历新年
玉兰酥
团圆饼
元宵节的故事
春酒
阿玉
葡萄干面包
头发与麦芽糖
第二部 从恍惚的回忆中走过
母亲的金手表
百补衣与富贵被
妈妈银行
妈妈,我跌跤了!
母亲的教导
妈妈的小脚
和妈妈同生肖
母亲的菩提树
编草鞋
绣花
穿花球
虎爪
菜干
中个女状元
第三部 三更有梦书当枕
三更有梦书当枕——我的读书回忆
母亲的书
念师恩
忘我
阿标叔
我的佛缘
字典的故事
父亲的两位知己
电影与我
细雨灯花落
钱塘江畔
梅花的踪迹
水晶宫的怀恋
钻石人生
内容摘要
本书收录了台湾散文大家张晓风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生命礼赞,抒发作者对生命的感叹。第二部分为英雄史诗,这一章收录与抗战有关的英雄故事,也有在生命抗争中挣扎向上的普通人,是对生命的热情讴歌,表达了作者的憧憬。这是较有特色的一章,和以往所见的张晓风散文风格有很大不同,呈现了女作家的另一面。第三章为万物咏叹,主要是作者对一些小物件的感想,包括《玉想》《色识》等名篇。
精彩内容
春酒农村时代的新年,是非常长的。过了元宵灯节,年景尚未完全落幕。还有个家家邀饮春酒的节目,再度引起高潮。在我的感觉里,其气氛之热闹,有时还超过初一至初五的五天新年呢。原因是:新年时,注重在迎神拜佛,小孩子们玩儿不许在大厅上、厨房里,撞来撞去,生怕碰碎碗盏。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在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抓,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说话尤其要小心,要多讨吉利,因此觉得很受拘束。过了元宵,大人们觉得我们都乖乖的,没闯什么祸,佛堂与神位前的供品换下来的堆得满满一大缸,都分给我们撒开的吃了。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地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可是说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回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糖都吃过,对于花生、桂圆、松糖等等,已经不稀罕了。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知是南枣还是北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要泡一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闩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我喝完春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我总是说:“只喝一杯,因为里面没有八宝,不甜呀。”母亲听了很高兴,自己请邻居来吃春酒,一定每人给他们斟一杯八宝酒。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需钱急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
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盘五、八盘八不同(就是八个冷盘,当中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讲究的酒席了。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的口头话,就是说“我请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供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发拳吆喝,格外地兴高采烈。我呢,一定有分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
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有了两条,开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地,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都很少吃的。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模子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
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用以供祖后,倒一杯给儿子,告诉他是“分岁酒”,喝下去又长大一岁了。他挑剔地说:“你用的是美国货的葡萄酒,不是你小时候家乡自己酿的酒呀。”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地道家乡味呵。可是叫我到那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