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山墙的安妮露西·莫德·蒙哥马利
部分旧书采用了标准图片,会可能出现少部分不同印次出版不同封面的情况,旧书无光盘、腰封、书衣、附件等,如有其他问题可咨询客服。
¥
9.5
3.8折
¥
25
九品
仅1件
作者露西·莫德·蒙哥马利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ISBN9787536075436
出版时间2015-10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25元
货号1084718225105207311
上书时间2024-12-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前言
《绿山墙的安妮》是由加拿大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撰写的一本儿童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名叫安妮·雪利的孤女由于阴差阳错而被终身未婚的马修和玛丽拉兄妹收养的故事。自1908年问世以来,《绿山墙的安妮》已被翻译成了二十种语言,其在全球的销量业已超过了五千万册。虽然蒙哥马利谦虚地将《绿山墙的安妮》称作“一个简单的小故事”,但它却多次被拍成了电影、电视电影和电视剧,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众多的读者。近几年来,《绿山墙的安妮》还引起了批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小说与当时社会政治事件的瓜葛、故事情节与作者生平以及其他作品的关系、小说作为大众文化产品在全球范围的流通等都成了学人笔下讨论的对象。由于《绿山墙的安妮》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蒙哥马利又相继撰写了七部以安妮为主人公的小说,它们分别是《阿冯利的安妮》(1909)、《岛上的安妮》(1915)、《风吹白杨的安妮》(1936)、《梦中小屋的安妮》(1917)、《壁炉山庄的安妮》(1939)、《彩虹幽谷》(1919)和《壁炉山庄的瑞拉》(1921)。蒙哥马利还有一些作品虽然是以安妮的子女或朋友为主,但安妮在小说中还是不时地露面。2008年,也就是在《绿山墙的安妮》问世一百周年的时候,它的前传《来到绿山墙之前》付梓出版,这引起了新一轮的安妮系列小说阅读热潮。
以《绿山墙的安妮》为代表的安妮系列小说取得的成功显而易见,在关注安妮系列小说的同时,人们不禁也把目光投向了安妮阅读热潮背后的终极推手——作者露西·莫德·蒙哥马利。蒙哥马利1874年出生于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的新伦敦,不到两岁时母亲即因患肺结核离开了人世。伤心绝望之中,父亲远走他乡,将女儿的监护权交到了蒙哥马利年迈的外公外婆手中。蒙哥马利为人心思细腻,热情奔放,善于捕捉身边事物包含的美,蒙哥马利的外公外婆为人却刻板严厉,他们对于外孙女的敏感个性和文学抱负甚少关心,因此蒙哥马利的童年是在相当孤独的环境中度过的。为了打发寂寞的时光,蒙哥马利设想存在许多朋友和另外一个世界,这在一定程度上培育了她的创作才华。蒙哥马利酷爱创作,将创作视为自我表达的主要方式。借助创作,蒙哥马利可以平复内心的激情澎湃与其清教道德不断冲突而引发的苦与痛。十六岁时,蒙哥马利在夏洛特敦的报纸《每日爱国者》上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这是一首题为《致莱佛士海角》的小诗。1893年,蒙哥马利前往威尔士王子学院就读,两年后顺利获得了教师资格证书。1895年至1896年,蒙哥马利在戴尔豪斯大学学习文学专业。
从戴尔豪斯大学毕业后,蒙哥马利曾在爱德华王子岛上的许多学校工作过。虽然并不喜欢教书生活,但蒙哥马利还是觉得教书这一职业给她从事创作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从1897年开始,蒙哥马利开始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短篇小说。1902年,蒙哥马利返回卡文迪什,与外婆一起居住,负责照料老人的饮食起居,直到1911年外婆去世。在卡文迪什的这段日子,蒙哥马利在创作上实现了巨大的丰收,1908年《绿山墙的安妮》的出版使蒙哥马利一夜之间成为名利双收的作家。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她又相继推出了《阿冯利的安妮》、《果树园小夜曲》(1910)和《故事女孩》(1911)三部畅销小说。虽然文学创作给蒙哥马利带来了不菲的收入,但她还是认为在当时“对于加拿大的妇女来说,婚姻才是不可避免的选择”。1911年,时年三十七岁的蒙哥马利与长老会牧师尤恩·麦克唐纳结为连理,然后夫妻两人离开了爱德华王子岛,迁往安大略省的利斯克代尔定居。麦克唐纳夫妇育有三子,其中一个不幸早夭,麦克唐纳牧师后来患了抑郁症。蒙哥马利尽其所能地向外人淡化丈夫病情的真相及其严重性,这种逃避以及全家在经济上对蒙哥马利的愈加依赖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蒙哥马利甚至也几度陷入抑郁之中。对于此时的蒙哥马利来说,写作既能使全家摆脱生活困境,也能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慰藉。
1920年,蒙哥马利不再创作安妮小说,她在日记中称自己已经厌倦了这一角色。她觉得自己的优势在于书写少女或老太太,蒙哥马利此时更愿意创作以其他少女为主人公的小说。蒙哥马利创作的其他系列小说,包括埃米莉系列和帕特系列,不过它们在公众认可度上并未超越安妮系列。1935年丈夫退休之后,蒙哥马利重新把目光投向了安妮身上,于是《风吹白杨的安妮》和《壁炉山庄的安妮》相继在几年之后得以问世。1942年,蒙哥马利与世长辞,人们在其床边发现了这样一张便条,上面写着:“文学创作让我情不自已,不敢想象在那些文字游戏中我可以做些什么。但愿上帝原谅我,即便别人不能理解,也希望他们能够原谅。我的处境之可怕令人难以忍受,没人能想到这一点。终其一生,我总是尽力做到最好,现在生命终于结束了。”蒙哥马利的一生可以说是幸与不幸并存,借用《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一百位加拿大人》中的评论来说就是:“这个女人给世界带来了那么多欢乐,但她自己的人生却是那么的不幸。”蒙哥马利一生著作等身,出版过20部长篇小说、一部自传、一本诗集,发表过五百多个短篇故事。她1935年被授予了大英帝国勋章,还成为了被英国皇家艺术学会接纳的第一位加拿大女性。与此同时,蒙哥马利又是不幸的。幼年丧母,虽有长辈精心照料,但年迈的外公外婆显然并不真正了解蒙哥马利。1898年外公去世之后,出于清教徒的良心使然,蒙哥马利不得不背负起家庭的期望,承担起了家庭主妇和管家的责任。结婚成家之后,丈夫从来没对蒙哥马利的创作表现出丝毫的兴趣,也拒不承认家庭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妻子的稿酬。丈夫的冷漠态度深深地伤害了蒙哥马利,因为忽视蒙哥马利的作家身份,就等于对其真正的需求视而不见。
虽然生活环境制造了种种障碍,但蒙哥马利还是撰写了一系列风趣迷人的小说。在蒙哥马利笔下,女主人公大多是一些言说自我心声的外来者,她们敢于表达有违社区规范的观点,这在深深打动人们的同时也开启了他们久闭的心扉。蒙哥马利在坚守传统的同时又力图有所创新,她的小说把一些具有颠覆性的思想和主题(坚强独立而又抱负远大的女孩)与当时社会更能接受的女性家庭生活有机地融为一体。当代的一些批评家对蒙哥马利也是爱恨交加,他们一方面对蒙哥马利的早期小说发表了高度的评价,另一方面又对小说中那些生机勃勃的少女在成长为女人后有所弱化而懊恼不已,因为她们不得不去承担女人对丈夫、家庭还有厨房等应尽的责任。对于蒙哥马利在小说中喜欢让女主人公嫁人这一事情,批评家们也并不买账。蒙哥马利本人对此虽然也觉得有些遗憾,但为了保证小说的销量,她还是继续将小说的结局安排为大团圆。蒙哥马利在小说中扩展了传统的婚姻模式,她认为女性应该得到圆满幸福的生活,应把事业与友谊、艺术与家庭生活结合起来。
虽然故事背景设立在爱德华王子岛,虽然故事中的角色都是加拿大人,但《绿山墙的安妮》遵循的显然还是业已确立的19世纪美国女性小说的模式,如柯立芝的凯蒂系列小说。这些女性小说的原型则是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读者甚至能在两部小说中发生的一些事件之间找到相似性:《绿山墙的安妮》中安妮拿起石板敲在了吉尔伯特头上,因此被责令站在教室中间。在《小妇人》中,埃米·玛奇因为在教室吃橙子同样受到了类似的处罚。《绿山墙的安妮》不但与美国的女性小说一脉相承,它还引发了一些模仿之作。比如《波莉安娜》中描写的那个孤儿就是安妮的继承人,她不但感动了自己的叔叔,而且还改变了身边人们的生活。
诚如马克·吐温所言,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斯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安妮并不是一个性格单一的扁平人物,而是生活在两个世界之间:一是困于房子和家人之中的19世纪传统的女性领域,二是由个人主义的主张所塑造的更加现代化的领域,即允许想象和鼓励个人的发展。这种二元对立在安妮系列小说所赞成的价值理念中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一方面,《绿山墙的安妮》《阿冯利的安妮》等小说描写了安妮激情洋溢地追求学业和事业的发展。与夏洛特·扬《雏菊花环》中由于生为女孩而不被允许追求学术发展的伊迪斯不同,对于那个时代来说,《绿山墙的安妮》中的女主人公确实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她不但考取了教师资格证书,而且还接受了高等教育。由此可见,《绿山墙的安妮》似乎是在鼓励个体要充分地开发自己的潜力和兴趣。
周国平曾说:“安妮拥有两种极其宝贵的财富,一是对生活的惊奇感,二是充满乐观精神的想象力。”其实周国平说的还是一件事情,对生活的惊奇感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安妮身上的那种丰富的想象力。整个安妮系列小说自始至终肯定的特点就是想象力,这是浪漫思想的基石,它使得单调乏味的世界沾染上了一些色彩和意味。初次来到绿山墙时,因为房间四周墙壁刷得雪白,什么装饰都没有,十分刺眼,安妮觉得那些墙壁也应该为这一点而感到痛苦。这或许就是在安妮到来之前,绿山墙的主人、卡思伯特兄妹的生活特征:他们过着一种简单规律而又索然无味的生活。安妮即使在散步时也不忘发挥想象力,这给绿山墙带来了一种新的视野,玛丽拉的幽默感和内心柔情也由此被不断地激发出来。安妮是华兹华斯所说的那种儿童,这些纯洁善感的儿童是想象力的使者,是迷失自我的成年人的师长。不过,这么说并不意味着《绿山墙的安妮》对于浪漫主义的理念是亦步亦趋。当心中暗自悔恨没有生在卡默洛特,觉得那些日子要比现在浪漫许多,安妮决定扮演丁尼生诗歌中的百合少女时,她乘坐的小船却开始漏水,沉到了河中,这些情节连同书中的幽默,对浪漫主义的理念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
在《绿山墙的安妮》中,上述特质与另外一套(传统的、古老的)价值体系奇妙地并列在一起。《绿山墙的安妮》开篇不久,玛丽拉宣布自己是保守党时,安妮也果断地声称自己也是保守派,这或许很好地预示了整个安妮小说支持的价值观念。在安妮系列小说结尾的时候,读者会发现安妮的教育和事业越来越屈从于家庭的召唤。就出版时间来看,整个安妮系列小说是在朝着安妮出嫁这一高潮发展,《彩虹幽谷》和《壁炉山庄的瑞拉》在某种程度上笔墨更多集中在安妮的子女身上,而《风吹白杨的安妮》和《壁炉山庄的安妮》则显然是作者事后的补充,用以填补安妮系列小说中的空白所在。直到安妮系列小说的结尾,安妮一直保持着丰富的想象力,但她却似乎也越来越遭到体制的收编,即认可正当的生活就是要尽到社会责任而非追求个人欲望的实现。这可以说是从现代生活方式的一种撤退。
蒙哥马利是一位态度十分谦逊的作家,声称从未觉得自己写过一本伟大的作品。但事实并非如此,时至今日,《绿山墙的安妮》已经成为20世纪最为畅销和常销的小说之一。《绿山墙的安妮》中提到的诸多地点已经变成了文学地标,每年都有许多国内外的游客前来爱德华王子岛朝圣,爱德华王子岛的旅游经济也因此而被带动起来。为了纪念蒙哥马利,加拿大政府在其家乡卡文迪什附近还专门建立了一座国家公园。《绿山墙的安妮》是一本写给少女的小说,也是一本写给所有成年人的小说,因为从安妮这个脸上长满雀斑、内心纯洁善良、想象力无比丰富而又自强不息的普通女孩身上,我们都看到了自己过去的影子:毕竟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曾经有过一个安妮。
目录
第一章 雷切尔·林德太太大吃一惊
第二章 马修-卡思伯特大吃一惊
第三章 玛丽拉·卡思伯特大吃一惊
第四章 绿山墙的早晨
第五章 安妮的身世
第六章 玛丽拉打定主意
第七章 安妮念祈祷文
第八章 对安妮的培育开始了
第九章 雷切尔·林德太太吓得不轻
第十章 安妮的道歉
第十一章 安妮对主日学校的印象
第十二章 庄重的誓言和承诺
第十三章 期盼中的快乐
第十四章 安妮的坦白
第十五章 学校里茶壶之中起风暴
第十六章 黛安娜应邀喝茶,结果很悲剧
第十七章 新的生活乐趣
第十八章 安妮救人
第十九章 音乐会、闯祸和坦白
第二十章 出色的想象出了毛病
第二十一章 新起点从调味料开始
第二十二章 安妮应邀去用下午茶
第二十三章 安妮在决斗中吃了苦头
第二十四章 老师学生筹办音乐会
第二十五章 马修坚持要做泡泡袖
第二十六章 故事会成立了
第二十七章 虚空和捕风
第二十八章 不幸的百合少女
第二十九章 安妮生活中的新纪元
第三十章 学校里组建了女王班
第三十一章 小溪与河流的汇合处
第三十二章 发榜了
第三十三章 宾馆里的音乐会
第三十四章 女王学校的一名女生
第三十五章 女王学校的冬天
第三十六章 光荣与梦想
第三十七章 名叫死神的收割者
第三十八章 人生转折点
内容摘要
这本小说讲述了自幼失去父母的小安妮,12岁时她阴差阳错来到埃文利的绿山墙,被卡斯伯特兄妹领养,幸运地开始了崭新的生活。她诚实热情,富于幻想,但也有任性、虚荣等坏毛病。在大家的关心爱护下,她从一个红头发、满脸雀斑的“丑小鸭”成长为才貌出众、善解人意的大姑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