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境浅说俞陛云
部分旧书采用了标准图片,会可能出现少部分不同印次出版不同封面的情况,旧书无光盘、腰封、书衣、附件等,如有其他问题可咨询客服。
¥
11.6
3.6折
¥
32
八品
仅1件
作者俞陛云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226532
出版时间1970-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2元
货号1845664939898425856
上书时间2024-12-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作者俞陛云出身于著名的浙江德清俞家,这是一个有着百年文化传承的大家族。其祖父俞樾是晚清著名文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国学大师。俞陛云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以第三名探花及第。1912年任浙江省图书馆馆长。1914年被聘为清史馆协修,移居北京。
《诗境浅说》即是俞陛云特意为家中儿孙学习诗歌而选编的启蒙读物,专论唐朝律诗和绝句,并对每首诗的声调、格律、意义等作出分析。本书包括正编和续编两大部分,正编部分讲律诗,续编则专论绝句。
本书收编了四百余首唐诗,并将诗名、作者整理在目录页内,可作工具书使用,便于翻阅、查找。
作者简介
俞陛云(1868—1950) 字阶青,别号乐静、乐静居士,晚号乐静老人、存影老人等。浙江德清人,近代知名学者、诗人,并精通书法。俞陛云是清末闻名中外的经学大师俞樾之孙,现代有名文学家俞平伯之父。著有《诗境浅说》《诗境浅说续编》《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小竹里馆吟草》《蜀輶诗记》《乐青词》《清代闺秀诗话》等。
目录
诗境浅说甲编
送杜少甫之任蜀川王勃1
在狱咏蝉骆宾王2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3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3
渡荆门送别李白4
听蜀僧濬弹琴李白5
牛渚夜泊李白6
春望杜甫6
月夜忆舍弟杜甫7
旅夜书怀杜甫8
登岳阳楼杜甫9
过香积寺王维9
酬张少甫王维10
终南别业王维11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12
过故人庄孟浩然12
留别王维孟浩然13
早寒有怀孟浩然14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寺即陈将吴明彻战场刘长卿14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刘长卿15
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16
寻南溪常道士刘长卿17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18
赋得暮雨送李曹韦应物19
阙题刘虚20
送李端卢纶21
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21
没蕃故人张籍22
草白居易23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许浑24
蝉李商隐25
送人东游温庭筠25
楚江怀古马戴27
灞上秋居马戴27
书边事张乔28
孤雁崔涂29
春宫怨杜荀鹤29
章台夜思韦庄30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31
诗境浅说乙编——五言摘句
诗境浅说丙编
黄鹤楼崔颢53
古意沈期55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王维55
赐百官樱桃王维56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王维57
送魏万之京李颀58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张谓58
九日宴蓝田崔氏庄杜甫59
曲江对雨杜甫60
南邻杜甫60
宾至杜甫61
登高杜甫62
明妃村杜甫63
诸将杜甫63
古城刘长卿64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寄友韦应物65
寄李儋元锡韦应物66
自苏台至望亭驿,人家尽空,春物增思,怅然有作,寄从弟李嘉67
晚次鄂州卢纶68
夏夜宿表兄话旧窦叔向68
寻隐者韦九朱湾69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70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71
长安晓望司空曙72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72
始闻秋风刘禹锡74
酬乐天席上见赠刘禹锡75
与元八卜邻白居易76
马嵬李商隐77
重过圣女祠李商隐77
隋宫李商隐78
重有感李商隐79
赠别前蔚州契宓使君李商隐80
井络李商隐81
泪李商隐82
过陈琳墓温庭筠82
和友溪居别业温庭筠83
赠知音温庭筠84
卧病许浑85
和友人鸳鸯之什崔珏85
鹧鸪郑谷86
春尽韩87
归王官次年作司空图88
伤昔韦庄89
陪府相中堂夜宴韦庄90
贫女秦韬玉91
过老将林亭张92
诗境浅说丁编——七言摘句
诗境浅说续编一——五言绝句
寒夜思(三首)王勃109
别人王勃110
曲江花卢照邻110
易水骆宾王111
洛堤晓行上官仪111
南行别弟韦承庆112
送杜审言宋之问112
子夜春歌郭元振113
汾上惊秋苏113
自君之出矣张九龄114
江上梅王适114
王昭君东方虬115
南楼望卢115
鸟鸣涧王维115
萍池王维116
鸬鹚堰王维116
孟城坳王维117
鹿柴王维117
南垞王维118
栾家濑王维118
辛夷坞王维118
竹里馆王维119
山中送别王维119
左掖梨花王维120
相思子王维120
杂诗王维121
宫槐陌裴迪121
送崔九裴迪122
玉阶怨李白122
静夜思李白123
敬亭独坐李白123
八阵图杜甫124
送朱大孟浩然124
望终南残雪祖咏125
铜雀台崔国辅125
采莲曲崔国辅126
怨词崔国辅126
少年行崔国辅126
长干曲(三首)崔颢127
题僧房王昌龄128
朝来曲王昌龄128
咏史高适129
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129
登鹳雀楼王之涣130
江南曲储光羲130
别辋川王缙131
左掖梨花邱为131
奉寄彭城公李华132
雨中送客崔曙132
项羽于季子133
吴声子夜歌薛奇童133
宿永阳寄璨师韦应物134
闻雁韦应物134
春草宫怀古刘长卿135
弹琴刘长卿135
送上人刘长卿136
送灵澈刘长卿136
平蕃曲刘长卿137
江行无题(二首)钱起137
采莲曲刘方平138
京兆眉刘方平138
感怀张继139
忆旧游顾况139
江南曲李益140
鹧鸪词李益140
洛桥李益141
塞下曲(四首)卢纶141
婕妤怨(二首)皇甫冉143
金陵怀古司空曙143
送卢秦卿司空曙144
汉宫曲韩144
江行柳中庸145
题三闾大夫庙戴叔伦145
关山月戴叔伦146
送人往金华严维146
题竹林寺朱放147
长沙驿柳宗元147
江雪柳宗元148
罢和州游建康刘禹锡148
淮阴行刘禹锡149
秋风引刘禹锡149
玉台体权德舆150
古别离孟郊150
远别离令狐楚151
思君恩令狐楚151
从军行(二首)张籍152
闺人赠远王涯152
春闺思张仲素153
南浦别白居易153
勤政楼西柳白居易154
问刘十九白居易154
西还白居易155
玉树后庭花张祜155
江南逢故人张祜156
春情张起156
小院唐彦谦157
题水西寺杜牧158
寄远杜牧158
江楼杜牧159
登乐游原李商隐159
滞雨李商隐160
散关遇雪李商隐160
碧涧驿晓思温庭筠161
夕阳陆龟蒙161
乐府皮日休162
效崔国辅体韩162
秋日耿163
听筝李端163
送王司直皇甫曾164
淮口寄赵员外皇甫曾164
春怨金昌绪165
塞下曲许浑165
题慈恩寺塔荆叔166
湘竹词施肩吾166
偕夫游秦王韫秀167
沙上鹭张文姬167
溪口云张文姬168
啰唝曲刘采春168
哥舒歌西鄙人169
答人太上隐者170
题玉溪湘驿女子170
诗境浅说续编二——七言绝句
送梁六张说171
边词张敬忠172
春日思归王翰172
凉州词王翰173
结袜子李白173
长门怨李白174
越中怀古李白174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175
春夜洛阳闻笛李白175
峨眉山月歌李白176
横江词李白177
下江陵李白177
与贾舍人至泛洞庭李白178
望天门山李白178
陌上赠美人李白179
闺怨王昌龄179
听流人水调子王昌龄180
梁苑王昌龄180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181
送别魏二王昌龄182
长信秋词王昌龄182
西宫春怨王昌龄183
西宫秋怨王昌龄183
从军行(四道)王昌龄184
殿前曲王昌龄186
青楼曲(二首)王昌龄18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187
凉州词王之涣188
江畔独步寻花(二首)杜甫188
和严郑公军城早秋杜甫189
解闷杜甫190
戏为绝句杜甫190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191
三日寻李九庄常建192
除夜高适192
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岑参193
碛中作岑参193
赴北庭度陇思家岑参194
山房春事岑参195
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岑参195
送李侍郎赴常州贾至196
过融上人兰若綦毋潜196
山中留客张旭197
军城早秋严武197
怨歌薛维翰198
春行寄兴李华198
欸乃曲元结199
登楼寄王卿韦应物200
休日访人不遇韦应物200
登宝意上方韦应物201
送刘萱之道州谒崔大夫刘长卿201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刘长卿202
归雁钱起202
王舍人竹楼李嘉203
题虔上人壁李嘉203
送齐山人韩204
寒食韩204
江南曲韩205
赠李冀韩205
送魏十六皇甫冉206
岩岭西望皇甫冉207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207
边思李益208
写情李益208
听晓角李益209
古艳词卢纶209
宫中乐卢纶210
曲江春望卢纶211
峡口送友司空曙211
柏林寺南望郎士元212
征人怨柳中庸212
送别冷朝阳213
枫桥夜泊张继213
春怨刘方平214
宫词顾况214
湘南即事戴叔伦215
题开圣寺李涉215
宿武关李涉216
过华清宫李约216
春兴武元衡217
听歌武元衡217
湘中酬张功曹韩愈218
和李司勋连昌宫韩愈218
晚次宣溪酬张使君韩愈219
桃林夜贺晋公韩愈219
酬曹侍御柳宗元220
石头城刘禹锡220
乌衣巷刘禹锡221
与歌者米嘉荣刘禹锡221
与歌者何戡刘禹锡222
听旧宫人穆氏唱歌刘禹锡222
踏歌词(二首)刘禹锡223
堤上行刘禹锡224
竹枝词(六首)刘禹锡224
杨柳枝词刘禹锡227
春词刘禹锡227
和令狐相公别牡丹刘禹锡228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228
题惠照寺王播229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白居易229
竹枝白居易230
宫词白居易230
暮江吟白居易231
伊州白居易231
魏王堤白居易232
香山寺白居易232
永丰坊园中垂柳白居易233
重赠乐天元稹233
西归元稹234
长安秋夜李德裕234
送僧熊孺登235
南园李贺235
酬答李贺236
刘郎浦吕温236
赠崔驸马杨巨源237
秋夜曲王涯237
宫词王涯238
少年行令狐楚238
塞下曲(三首)张仲素239
秋闺思(二首)张仲素240
汉苑行张仲素240
蛮州张籍241
悼孟寂张籍241
法雄寺东楼张籍242
秋思张籍242
凉州词张籍243
宫词(二首)张籍244
江陵使至汝州张籍245
华清宫王建245
十五夜望月王建246
宫词(二首)王建246
奉诚园闻笛窦牟247
陪留守内巡至上阳宫窦庠248
襄阳寒食寄友窦巩248
宫人斜窦巩249
渡桑干贾岛249
赠天竺灵隐二寺主权德舆250
杂兴权德舆250
折杨柳张祜251
集灵台张祜251
雨淋铃张祜252
游淮南张祜252
曲江春望唐彦谦253
长门怨裴交泰253
郡中羊士谔254
泛舟后溪羊士谔254
宫中词朱庆馀255
题潘师房刘商255
寄友李群玉256
黄陵庙李群玉256
题王侍御宅李群玉256
赠歌人郭婉殷尧藩257
赠杨炼师鲍溶258
闻玉蕊院真人降严休复258
湘君祠陈羽259
过勤政楼杜牧259
过华清宫杜牧260
登乐游原杜牧260
沈下贤杜牧261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杜牧261
江南春杜牧262
题城楼杜牧263
初冬夜饮杜牧263
醉后题僧院杜牧264
赤壁杜牧264
泊秦淮杜牧265
题桃花夫人庙杜牧265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266
南陵道中杜牧266
遣怀杜牧267
山行杜牧267
怀吴中冯秀才杜牧268
七夕杜牧268
华清宫杜牧269
郡楼有宴病不赴杜牧269
边上闻笳杜牧269
金谷园杜牧270
暮春浐水送别韩琮270
戏赠李主簿施肩吾271
和孙明府怀旧山雍陶271
城西访友人别墅雍陶272
天津桥春望雍陶272
华山题王母祠李商隐273
北齐李商隐273
夜雨寄北李商隐274
寄令狐郎中李商隐274
汉宫词李商隐274
柳李商隐275
为有李商隐275
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李商隐276
咏史李商隐276
汉宫李商隐277
江东李商隐277
宫词李商隐278
望远李商隐278
板桥晓别李商隐279
过楚宫李商隐279
嫦娥李商隐280
忆住一师李商隐280
寄蜀客李商隐281
贾生李商隐281
赠弹筝人温庭筠282
瑶瑟怨温庭筠282
赠郑征君温庭筠283
题端正树温庭筠283
经故翰林袁学士居温庭筠284
河中紫极宫温庭筠284
题分水岭温庭筠285
鄠杜郊居温庭筠285
寄桐江隐者许浑286
经秦皇墓许浑286
谢亭送别许浑286
送宋处士归山许浑287
紫藤许浑287
乌栖曲赵嘏288
经汾阳旧宅赵嘏288
西江晚泊赵嘏289
江楼感旧赵嘏289
边庭卢弼290
送友人游边马戴290
折杨柳薛能291
席上赠琴客崔珏291
邺宫词陆龟蒙291
怀宛陵旧游陆龟蒙292
白莲陆龟蒙292
木兰花陆龟蒙293
病酒皮日休293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294
席上赠歌者郑谷294
金陵晚望高蟾295
宫怨司马札295
华清宫(二首)崔鲁296
折杨柳王贞白296
小楼储嗣宗297
放鹧鸪罗邺297
秋怨罗邺298
花下司空图298
闻雨韩偓299
已凉韩偓299
寒食夜韩偓299
深院韩偓300
新上头韩偓300
长门怨刘驾301
湘中谣崔涂301
内容摘要
《诗境浅说》是一本专论唐朝律诗和绝句作法的书籍。全书分为甲乙丙丁四编和两个续编,分别讲解了五言、七言绝句和律诗,乙编和丁编还专门将一些唐诗中的经典句子摘抄下来,加以详细品评。书中收录了王勃、骆宾王、杜审言、常建、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数百篇名诗,侧重于分析其声调、格律、意义、句法、字法,探讨“诗境之妙”,其观点独特,品评精到,是了解和学习唐诗的基础读物。
主编推荐
作者俞陛云出身于有名的浙江德清俞家,这是一个有着百年文化传承的大家族。其祖父俞樾是晚清有名文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国学大师。俞陛云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以第三名探花及第。1912年任浙江省图书馆馆长。1914年被聘为清史馆协修,移居北京。 《诗境浅说》即是俞陛云特意为家中儿孙学习诗歌而选编的启蒙读物,专论唐朝律诗和绝句,并对每首诗的声调、格律、意义等作出分析。本书包括正编和续编两大部分,正编部分讲律诗,续编则专论绝句。 本书收编了四百余首唐诗,并将诗名、作者整理在目录页内,可作工具书使用,便于翻阅、查找。
精彩内容
诗境浅说甲编送杜少甫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首句言所居之地,次言
送友所往之处。先将本题叙明。以下六句,皆送友之词,一气贯注,如娓娓清谈,极行云流水之妙。大凡作律诗,忌支节横断。唐人律诗,无不气脉流通。此诗尤显,作七律亦然。后半首言得一知己,则千里同心,何须伤别。推进一层,不作寻常离别语。故三四句言送别而况同是宦游,极堪伤感,正以反逼下文,乃开合顿挫之法也。
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凤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起句言狱中闻蝉,题之本位也。三四句由蝉说到己身,层次井然。而玄鬓白头,于句法流转中兼工琢句。
五句言蝉因露重而沾翅难飞,犹己之以谗深而含冤莫白。六句言蝉因风多而响易沉,犹己之以毁积而辞不达。
末二句慨然说明借蝉喻己之意。此诗取譬最为明切。大凡咏物诗,或见物兴感,或借物自况,或借物寓意,方有题外之味,不拘拘迹相,《诗经》兴赋比三体中之比体也。
咏物用典能贴切固佳,能用典切题而兼有意则尤佳。昔人诗《过贾谊宅》云“寒林空见日斜时”,用庚子鹏鸟事。《隋宫》云“终古垂杨有暮鸦”,用隋堤栽柳事,《桃花》云“怪他去后花如许,记得来时路也无”,用崔护重来事及《桃花源记》,雅切而又活泼。咏物数典者,可以此类推。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
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首二句言与友皆在客中逢春,非在故乡,故因物候而惊心也。中四句赋“早春游望”四字。云霞句写早之景,梅柳句写春之景。五六句,一写在陆而闻者,因春至而时鸟变声:一写在水而见者,因春至而渚蓣出水。
一年容易,又值春光,正乡心撩乱之际,况闻陆丞之歌诗,声音感人,不觉归思沾巾矣。此诗为游览之体,实写当时景物。而中四句,“出”字、“渡”字、“催”字、“转”字,用字之妙,可谓诗眼。春光自江南而北,用“渡”字尤精确。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此为游破山寺后院而作。为寺中深静处,故首二句点题外,以下六句,愈转愈静。三四句在诗律亦可不作对语。由幽径至禅房深处,惟有鸟声潭影耳。鸟多山栖,而写鸟性用一“悦”字:水令人远,而写人心用一“空”字。名句遂传千古。末句惟
闻钟磬,所谓静中之动,弥见其静也。
破山寺即常熟兴福寺,米襄阳所书诗碣,尚在禅堂
,“照高林”作“明高林”。此诗“悦”字、“空”字,其平仄不用谐律,则作“明”字为佳。余两游此寺,在空心亭凭阑小憩,山容鸟语,不异当年。洵千载名蓝也。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太白天才超绝,用笔若风樯阵马,一片神行。姑取三首为读者告,亦窥豹一斑也。此诗首二句言送客之地,中二联写荆门空阔之景,惟收句见送别本意,图穷匕首见,一语到题。昔人诗文,每有此格。次联气象壮阔,楚蜀山脉,至荆州始断:大江自万山中来,至此千里平原,江流初纵。故山随野尽,在荆门最切。四句虽江
行皆见之景,而壮健与上句相埒。后顾则群山渐远,前望则一片混茫也。五六句写江中所见,以天镜喻月之光明,以海楼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