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自己去成功刘墉
部分旧书采用了标准图片,会可能出现少部分不同印次出版不同封面的情况,旧书无光盘、腰封、书衣、附件等,如有其他问题可咨询客服。
¥
8.91
4.2折
¥
21
九品
仅1件
作者刘墉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ISBN9787807327332
出版时间2007-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1元
货号972049013656895495
上书时间2024-11-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前言
自己去成长·自己去成功
六月二十五号,吃完中饭,我照例躺在沙发上看报,一边用眼角余光注意大门,好迎接放学回家的女儿。
但是突然心头一震,今天不用等女儿了,因为前天我已经把她送进离家三百多里的“集中营”。
那不是真的集中营,而是有六十年历史的“草山(Meadow—mount)音乐夏令营”。每年暑假,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在那儿接受魔鬼训练;世界顶尖大师伊萨·帕曼(ItzhakPedman)、马友友、林昭亮和简明彦都是从那里出来的。
音乐夏令营占地二百多英亩,其中散布着由马厩改装成的一栋栋宿舍。屋顶是铁皮的,由于马厩原本不高,硬改成两层,所以伸手就能摸到天花板,加上窗子小得出奇,房间又只容转身,可想而知,夏天大太阳一晒,会有多热。更可怕的是营里的规矩——
早上七点舍监就会像“狱卒”般一间问敲门,不到学生开门出来不停止;七点半得走到几百英尺外的餐厅吃饭;八点半必须准时回到自己的小房间开始练琴。
舍监会在走廊里巡查,哪一间没有传出琴声就敲门警告;再不动,则“记点”;只要被记两点,周末就禁足。
我实在搞不懂,我那娇生惯养、自以为是小公主的女儿,为什么非要进去不可。
入营之前,我一次又一次问她:是不是算了?暑假在家多舒服,何必去受苦,整整七个礼拜不能回家,平常不准家人探视,电话不通,连电脑都不准带,想家都没法说,多可怜哪!
女儿却想都没想就一扭头:“我要去!”
入营的那天,三十五摄氏度,我偷偷溜进她的房间瞄一眼,就热得满身大汗。出来,我又问她是不是回家算了,她还是扭头说:“不回家。”
我们离开的时候,女儿正排队交体检表格,直挥手叫我们走。我偷偷看她有没有哭,她居然眼眶都没红,还直说好兴奋。
上了车,慢慢驶离校园,我一直回头,但是那个号称舍不得爸爸妈妈的宝贝女儿,居然背对着我们。
在美国其实有很多这样的“集中营”,有音乐的、体育的,也有文学的、科学的。偏偏“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有那么多年轻人,想尽办法进去接受虐待。
从女儿入营这件事,让我常想“女大不中留”。同样“儿大不中留”,当年儿子入哈佛,送他去,我走的时候直掉眼泪,他不是也没“目送”我离开吗?
他们那么无情,是因为离开父母兴奋,还是因为眼前有太多要面对的挑战,“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
如同我当年,把家一搁,只身来了美国。在机场,连学生都哭,我却没掉眼泪,因为前面的苦难是我要独自承担的。他们还留在家里,过平静的生活,我却成了漂泊者。
但是,为什么每个年轻人都要漂泊,都梦想做异乡人,都觉得孤危是一种酷?这是不是一种天生的冲力?
是这冲力,使人类的祖先能由最早的非洲走出来,走到全世界,甚至登上月球,相信有一天会到达火星。
也是这冲力,使一个个王子和公主走出父王的城堡,不理会父母的呼喊,硬是跳上马,绝尘而去。
我常想:
父母要留,孩子要走;父母要为他们做主,他们偏偏不听。这表示他们有年轻人的想法,还是该称为反叛? 一个乖乖牌,父母说什么是什么,好好走大人铺好的路、接家里的事业,做个“孝”而且“顺”的孩子,是不是就好?
我也常想:
如果我是比尔·盖茨的爸爸,知道儿子居然大二要从哈佛辍学,我会不会支持他?如果我是李安的父亲,知道儿子居然。要去搞电影,我又会不会阻止?如果我阻止了,还会不会有今天的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和大导演李安?
是不是因为孩子年轻,我们就应该让他走出去,找他所想找的东西,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而不是没等他找,就把盖子打开说:
“来!这就是你要找的东西。”
儿子小时候,我曾经有一段时间扮演强权,什么都帮他安排好。
但是经历了这么多年,看了美国的“自由经济”与民主精神,我发觉每个人都有他的特质、他的优点,以及他走出去自己闯天下、自己去受苦的本能。
最好的教育是让他们这些长处获得充分的发挥。
这本书就是我新教育观下的产物,表面上它与传统教育一样,但潜在的主张是“自由教育”。
我知道,许多的家长都逼孩子。我没有唱反调,叫孩子不努力,而是教他们“成功要自己去成功,如同成长要自己去成长”。让他们自己逼自己,而非做个没有电瓶的车子,只等父母师长在后面推。
这两天,每次走过女儿的房间,看到她的公主床,我都想掉眼泪。但我知道自己两尺半的胳臂,已经留不住她人生千万里的行程。
我甚至想,如果每个学校都能像草山(Meadowmount)“集中营”那样,没有铁丝网、不逼孩子进去,孩子们却都想尽办法考进去,甘心乐意地接受严格的训练,那该多好!
作者简介
刘墉,画家、作家。一个很认真生活、总希望超越自己的人。曾任美国丹维尔美术馆驻馆艺术家、纽约圣若望大学驻校艺术家、圣文森学院副教授。出版中英文著作六十余种,在世界各地举行个展三十次。
创作的原则是“为自己说话,也为时代说话”;处世的原则是“不负我心,不负我生”。现主持水云斋。有一颗很热的心、一对很冷的眼、一双很勤的手、两条很忙的腿和一种很自由的心情。
目录
前言 自己去成长·自己去成功
谈睡眠 谁不希望睡到自然醒
谈出头 拼命做个人上人
谈镇定 平常心 心常平
谈自卫 小心怪叔叔
谈应变 “9·11”的一场噩梦
谈独立 做自己的主人
谈谨慎 当习惯成了自然
谈师生 恨老师
谈死亡 向远方挥挥手的时候
谈失败 向前走 别回头
谈自由 你有酷的资格吗
谈缓急 你能不能睡柴房
谈恐惧 在生死之间选择
谈焦虑 焦躁就是浪费时间
谈胜败 有赢有输才是人生
谈时间 事半可以功倍
谈自尊 中国人 不传病毒
谈公德 马桶与电视
谈自然 院子里的万灵丹
谈责任 小心这里有个台阶
谈偶像 当偶像摔倒的时候
谈穿着 穿出你的品位
谈中文 打开一扇门
谈成长 离开父母的时候
……
后记 是“爱到开心”
附录 大颈南初中毕业旅行的行为规则
内容摘要
是刘墉写给女儿的,同样也是写给所有希望获得成功却又对怎样成功感到迷茫困惑的你的书。在本书里,作者既是一位慈父,又是一位严父:他从怎样规划睡眠、怎样利用时间、怎样得体穿衣、怎样训练写作这些切实可行的小事情谈起,在怎样看待偶像,怎样与老师相处,怎样克服恐惧、焦虑等方面为年轻读者提出建议,也教他们如何正确地看待胜败和死亡这些人生的重大课题。
作者刘墉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移居美国之后,又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本书正是他接受美国文化之后对传统教育进行反思的结晶,是诠释他“自由教育”和“爱的教育”观点的最佳作品。
主编推荐
有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故事、亦师亦友的立场,会让青年读者备感亲切,在不知不觉中感知他的建议和引导——他的这些建议和引导有如智慧之光,照亮通往成功的道路。
我知道国内的家长都逼孩子,我没有唱反调,叫孩子不努力,而是教他们“成功要自己去成功,如同成长要自己去成长”。
父母要留,孩子要走;父母要为他们做主,他们偏偏不听。这表示他们有年轻人的想法,还是该称为反叛?
如果我是比尔?盖茨的爸爸,知道儿子居然大二要从哈佛辍学,我会不会支持他?如果我是李安的父亲,知道儿子居然要去搞电影,我又会不会阻止?如果我阻止了,还会不会有今天的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和大导演李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