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旧书采用了标准图片,会可能出现少部分不同印次出版不同封面的情况,旧书无光盘、腰封、书衣、附件等,如有其他问题可咨询客服。
¥ 13.45 3.4折 ¥ 39.8 九品
库存2件
作者汤浔芳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16409589
出版时间2014-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958547959736811527
上书时间2024-11-24
互联网金融是一场“Bigbang”
《21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
吴伯凡
今天,互联网金融是一个热词。
金融和互联网,一个是技术,一个是传统业务,这两个东西如何对接,是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互联网?产生的互联网金融会不会是一种新东西?比如,智能手机是信智能还是信手机,是很不一样的。诺基亚认为应该信手机,加一些电脑的功能,苹果认为应该信智能,也就是信电脑加一个通信的模块,这好像是2+3等于3+2,在其中怎么定义它到底是哪个加哪个?哪个是主体?最后得数是很不一样的。
面对新变局,在位的金融企业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劣势——我们甚至可以称之为“核心劣势”,而这种核心劣势又恰好与其核心优势密切相关,并且被在位企业自认为是不言而喻的优势。具体说来,与图谋进入金融业的互联网企业相比,传统金融企业在价值观、流程、资源(Value,Process,Resourse,简称VPR)上具有明显优势,但这种优势只限于既定的行业语境下。具有明显劣势的新玩家所从事的(无论他们是否意识到),首先是悄然改变行业语境,其次才是从在位企业夺走客户。然而,在位企业往往认为新进入者只是想从既有市场里争夺份额。
新进入者与在位企业之间的关系,类似于雏鹰与蛇的关系。当雏鹰羽翼未丰时,不仅不能对蛇构成威胁,反而可能成为蛇的美食。今天刚尝试进入金融业的互联网企业,在传统金融巨头看来还只是不自量力的小打小闹。传统商业银行,尤其是特定竞争环境下中国商业银行的赢利额近年来节节攀升,这不能不让在位企业觉得“更强”了。传统行业的业绩在实质性逆转之前,往往呈现出“好得难以置信的状态”,这在照相机、电信、媒体等行业中早就出现过。
传统行业对威胁失去知觉,还有一个常见的原因:以拿来主义的立场来看待新技术和新市场,高估自己驯服、利用“来者不善”的颠覆性力量。金融业是率先拥抱数字化、网络化的行业。传统金融企业很自然地以为自身的业务早已经“e化”了。正是这个隐秘而常见的认知误区,让传统金融企业在互联网金融方面滋生出极难消除的自负。
互联网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是一种新工具,是可以被企业吸纳进现有框架、强化和优化既有流程和资源的技术要素。但互联网除了是一种新工具,也意味着一种新的方法论,更意味着一种新的世界观。在位企业由于其相当成形和固化的VPR,而对这一点基本上没有觉察。传统金融企业误以为自己早已被互联网化,却很少意识到,IT和互联网更是一种塑造新的交往关系、交易关系的社会软件。
传统的金融企业与客户的关系是一点对多点的单线关系,其运转体系是一种中央控制式计算,IT技术应用于传统金融业,不仅没有改变反而强化了这种关系和体系。金融企业表面上是传统行业中离互联网最近的企业,其实是离互联网(在方法论和世界观上)最远的企业。
作为社会软件的互联网是一种多点对多点的、分布式计算的网络。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方式都是由“生人社会”而非“熟人社会”的假定以及“中央控制式计算”来决定的。作为社会软件的互联网造就的是一个信息日趋透明的准熟人社会,信用体系是由透明的社会关系、交易关系来决定的。在不透明的生人社会里,由于逃逸成本低,要解决信用和担保问题,只能采取质押的方式。而在透明的熟人社会里,监控、追踪的成本大大降低,逃逸成本随之变得相当高昂,信用可以不用实物质押来实现。
近年来,阿里巴巴的金融特性越来越明显,本来是作为阿里巴巴辅助部门的支付宝日益成为核心部门,半路上杀进小额信贷的阿里金融,也已成为行业的黑马。阿里金融的真正优势并不只是其客户量的天然优势,而在于阿里巴巴的业务基因与金融业具有潜在的相同之处,金融业本质上是一种信息产业,获取判定客户的身份信用记录的真实信息,监控客户的交易行为和踪迹,是金融业的核心业务内容。在通常的情况下,或许获取真实信息、精确地把握客户的行为踪迹是相当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实现的。
面对大量信息的不确定性,传统金融业采取的方式是通过抵押担保等手段来消除、减少信息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的经营风险,当客户无法提供担保和抵押时,交易只能放弃。换言之,传统商业银行所使用的风险管理手段是一种在信息不透明不对称的情况下不得已使用的手段,电子商务和传统商务最明显的差异就在于交易行为被置于信息越来越共享和透明的信息环境当中,交易行为同时是一种数据积累过程,所有的身份信息和商业行为信息,都可以被存储、被挖掘、被分析和提纯,信息的不透明、不对称在逐渐消除。
阿里巴巴既是一个电子商务平台,更是一个产能巨大的数据采集和加工中心,一个信用识别和认证的系统,把这种核心能力与大量客户潜在的融资需求结合起来,阿里巴巴就是一个潜能巨大的金融服务中心。数据是阿里巴巴意外的金矿,事实上围绕数据的挖掘和利用已经是各大互联网巨头的竞争主题。腾讯发布了面向营销的大数据战略,将调动腾讯7亿活跃账户数据去服务门户,百度不甘落后,也宣布了自己的云战略。这是一种代表未来的竞争力。
分布式计算、信息自动存储、新信息的自动生成,让互联网每日每时都在生产、合成、呈现各种信息。更重要的是,这些信息的成本极低甚至趋近于零,而效用远非传统商业银行生产的信息可比。二者之间在成本收益上的差别,如同日光与灯光的差别,也如同移动互联网通信与传统邮政的差别。
传统金融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使自己变得更为强大”,但决不能“更为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原因在于,再先进的技术,如果置于陈旧的构架下,其作用都是有限的。这一点,我们从移动通信运营商面对移动互联网时的尴尬、无力中可以感受到。克里斯腾森所说,妨碍传统公司行业远见的,恰恰是它们基于其VPR进行循环论证,要想窥见未来图景,在位企业必须尽可能在心智上清空既有的VPR——去掉长期优势地位养成的“我执”,让自己与新玩家在方法论和世界观上实现“视野融合”。
前段时间有一本书在美国比较流行,是一本管理学的书,叫Bigbang,主要探讨宇宙大爆炸式的颠覆和创新。什么意思呢?按照迈克尔·;波特“三大竞争策略”的理论,要么做得更好,要么做得更便宜,要么做得更个性化,很难兼顾。传统的行业包括金融业也只能选择其中一条路径,而互联网可以同时达到更好、更便宜、更具个性。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在原有的产业格局里占据优势的公司,不管是垄断优势或是在市场中获取的竞争优势,可能在一夜之间就会被颠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把握这种大爆炸式的创新,或者大规模杀伤性的创新,非常重要。互联网对于金融业,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小企业如果抓住这种机会的话,就用不着去打擦边球,用不着低三下四。在这种语境下,汤浔芳的新书《颠覆金融》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帮助,这对传统行业是一种很好的提醒,也为新进入者提供了一种信心。
汤浔芳,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前《21世纪经济报道》资深记者,主要从事互联网金融、电商等互联网+传统产业的报道与研究,发表多篇互联网金融的分析文章。联合发起互联网金融千人会俱乐部,该民间俱乐部促进了互联网业与金融业的跨界交流,促进了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第一章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数万亿的大市场
一、互联网金融的缘起002
互联网金融的历史003
为什么互联网金融这么热004
二、支付革命:互联网金融第一拨浪潮006
第三方支付现状与历史006
第三方支付发展瓶颈011
支付与互联网金融014
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创新015
三、P2P:掘金小微金融027
P2P的定义、特征、几大分类029
P2P的分类030
P2P的市场规模与现状033
P2P的风险035
P2P的发展方向036
P2P网贷纳监管视野037
四、众筹:第三拨互联网金融浪潮043
众筹的故事044
众筹的兴起046
众筹的机会、分类050
困惑与选择053
众筹平台的创新056
五、大数据:颠覆金融模式059
供应链IT服务获得数据060
信用分析逻辑061
数据会说话065
六、互联网金融样本:金融产品垂直搜索的玩法066
贷款垂直搜索的发展历史068
信贷市场足够大070
探寻商业模式074
七、疯狂的比特币:互联网金融的乌托邦080
比特币的中国玩家081
比特币不适合普通大众投资082
针对比特币的监管083
线下支付公司求转型085
第二章
互联网大佬们的金融野心
一、全方位解密余额宝090
余额宝的诞生内幕091
余额宝不是吸血鬼093
货币基金的短板095
余额宝的困境096
开放式的余额宝的困境097
余额宝的积极作用098
二、阿里巴巴:电商帝国的金融野心100
阿里巴巴缘何可以做金融101
支付宝担大任102
阿里小贷迈出了重要一步105
聚宝盆服务银行:数据产生价值106
网络银行:互联网的竞争107
三、腾讯:微信金融大鳄109
微信支付快速逼近1亿级别109
微信金融的特点——从小额切入、与商贸结合得紧密110
微信的机会111
腾讯的互联网金融图谱112
四、百度:三箭齐发,剑指互联网金融114
三大业务分层聚客户114
百付宝成金融交易基础116
流量入口是关键118
五、京东:互联网金融全布局121
3分钟到账的供应链金融121
京东互联网金融的布局124
电商基础128
六、苏宁:O2O金融130
成长中的易付宝131
借力开放平台132
O2O:线上与线下打通134
七、每一个互联网公司都有切入金融的机会136
小米:借力移动硬件,发扬个性化优势136
奇虎360的底层优势137
电商平台:有流量就有机会138
八、互联网创新公司之——信用卡的创业机会140
信用卡的那些玩家142
银行信用卡的新玩法147
信用卡的延伸150
九、互联网金融创业的机会151
B2B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的撬动者151
敦煌网的尝试152
发挥数据优势:IT厂商的互联网金融机遇153
富基标商玩转供应链金融156
互联网金融的送水人157
万全宝:移动互联网上的农村金融市场158
链家等房产中介如何做互联网金融160
第三章
传统金融业的先行者
一、互联网“鲶鱼”搅动银行、证券166
互联网对金融行业的几点促进作用167
互联网对银行业的冲击169
互联网对证券业的冲击170
二、保险基金:率先拥抱互联网175
互联网保险的定义及特点176
互联网保险的创业机会180
互联网对基金业的冲击182
三、平安:金融系的率先觉醒者191
平安综合金融帝国的版图192
四、银行电商:痛苦中的艰难求索200
银行触电潮201
银行做电商:贴近用户202
银行PK电商的优劣势分析204
另辟蹊径的金融创新206
五、民生电商:定位不清的暂时折戟207
B2B和B2C齐发力208
互联网金融的机会211
六、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交锋故事213
暂停二维码支付背后的利益分析214
央行对虚拟信用卡暂停的分析217
央行对个人账户转账限额1000元、单笔消费5000元的分析219
总结:互联网金融的未来221
第四章
移动互联网金融
一、挖财是如何创业出来的232
二、挖财的逻辑是什么?234
三、铜板街、数米基金,同属于移动端创业的样本236
四、挖财的这些创业逻辑都有哪些细分领域240
移动支付安全、快捷支付的问题241
第五章
征信:互联网金融的基石
目前国内互联网金融的难点245
征信业历史:发展缓慢246
谁能角逐个人征信248
谨慎探路商业模式249
针对征信业的监管要快速跟上251
FICO的借鉴:中国也将会有自己的信用评级公司252
第六章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定调
监管博弈的缘起256
关于支付类型的安全性讨论259
快捷支付的安全性259
二维码支付的安全性262
支付市场合作共赢264
后记我的互联网金融情缘267
金融业,是关乎经济命脉的行业,同时也是财富积累速度快的领域。在中国的既有体制中,金融业一直处于国家的严密监控之下,任何想进入金融领域的人都面临着非常大的壁垒。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普通人的网络经济活动日益平凡,而与之配套的网络金融服务需求的极具增加。由于长期的垄断地位,传统金融企业既缺乏提供网络金融服务的兴趣,也缺乏技术和数据储备。互联网企业积累了丰富网络经营经验以及服务意识,展现了非凡的竞争力。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本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服务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正逐渐开始成为互联网企业布局金融行业的跳板。从支付、金融搜索、理财、小额贷款、p2p、众筹等领域,互联网金融正迅速成为一种潮流,互联网正用它天然的颠覆性再造中国金融业新格局。
互联网正在日益改变这我们所面对的金融生态,通过互联网,所有人首次获得轻易进入互联网的机会。本书通过遴选了大量的一首案例,详实展现了在互联网金融已经取得初步成功的人物以及企业。通过这些企业实际积累起来的经验与教训,必定能对于后来者产生非常有益的帮助。
万亿级蓝海开启中国新“捡钱时代”,互联网+金融=财富井喷式增长
梳理大数据,余额宝,比特币,众筹,p2p科技界、财经界关注话题
透视阿里,京东,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的金融野心
王文京、孙陶然、吴伯凡等20余位业界高手集体推荐,数十种互联网“钱生钱”游戏全新玩法大揭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