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构乡土——定安镇旅游发展研究与规划过竹|李洪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重构乡土——定安镇旅游发展研究与规划过竹|李洪波

部分旧书采用了标准图片,会可能出现少部分不同印次出版不同封面的情况,旧书无光盘、腰封、书衣、附件等,如有其他问题可咨询客服。

12.88 3.3折 38.59 九品

仅1件

福建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过竹|李洪波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023085

出版时间2016-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8.59元

货号1060156838987284490

上书时间2024-11-23

浓诚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前言
重构乡土 

过竹 李洪波 

2000年,中国自然村总数为363万个,2010年锐减为271万个,仅仅10年内减少92万个,平均每天消失252个村落。 

村落消失的原因有三:一是城市扩张和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大批农民入城务工,人员与劳动力向城镇大量转移,致使村落的生产生活瓦解,空巢化严重,已经出现了人去村空——从“空巢”到“弃巢”;二是城市较为优越的新的生活方式,成为令愈来愈多年轻一代农民倾心的选择,许多在城市长期务工的年轻一代农民,已在城市安居和定居,村落的消解在所难免;三是城镇化直接导致村落消失,这是近10年村落急速消亡的最重要缘由。 

一、古村落现状:回不去的乡村、望不见的乡愁 

回不去的乡村,望不见的乡愁。这不是文人的感怀,而是当下中国的社会现实。农村多已没有田园牧歌,有的是无奈。 

2012年2月3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发《凋敝的乡村,回不去的故乡》: 

年节又至。尽管春运大战硝烟正浓,可是,到底有多少人是回到了那个在地理和心理意义上的双重故乡,这是个问题。 

就在昨天,看到朋友空间里有一张照片:明显久无人居的院落里,蒿草疯长,一棵小树都已齐屋檐高了。照片下有朋友的朋友留言:“原来好热闹的院子,现在破败成这样了。”言语之间,伤感无限。不由得想起前些时间的观感:今年刚入冬,老家村里一亲戚过世,回去了一趟。原来一百多人的村子,现在只剩下5个人,不,刚离世一人,只剩下4人了。他们的平均年龄是70多岁。到处都是失修的院落,泥沙填满的水井,以及杂树疯长着的路。坐在儿时打闹过的青石盘上,山风一阵阵使人发冷。除了松针掉落的声音,那死一般的寂静,可以让一个心头发热的青年发疯。 

这就是几乎所有人的故乡。或者说那个根底上的故乡——所有中国人,上数三代,大都是农民。不好说农业人口的突降是好事还是坏事,只是,那些在城市里的农民,不想回故乡,或者说,回不了故乡;而那些还被迫生活在农村里的农民,正和故乡一起衰老,慢慢地被泥土湮没。 

前些年,我曾经和那些城市里的农民一起工作、生活过一段时间,身边的亲朋也多属这样的身份。他们那些粗糙的背影,我很清楚。在他们亲手盖起来的城市里,没有他们的一片瓦。那极个别的用来给他人励志的发达者,脚底下往往踩着无数同乡的呻吟。即便是这样,他们也不愿意回到生养过他们的山村。其一,虽然他们知道这不是他们的故乡,他们的鼾声始终无法融进城市的小夜曲,但他们已经依赖上了劳累之后的那一瓶廉价啤酒,因为,在故乡,想喝一瓶啤酒,孩子要跑很远的路,才能在代销店买到。况且,他们已经不会耕作了。传承了几千年的田地里的劳作技术,在他们粗糙的大手里,变得越来越难。或许,从心理上,他们根本就有些抵触。事实上,他们的孩子,也就是新生代的农民工,天生就有这种抵触情绪。他们宁愿头发染成杂色用山寨手机哄自己高兴,也会用怀疑的眼神听父辈说那个他们只是听说过的故乡。 

历史的车轮或许就是这样子轧过来的。可是,始终游离在四环五环外的那些灰色人群,总有一天会老去,再也挣不到钱的他们,没有社会保险的他们,和他们的孩子,没有受多少真正职业教育的他们,怎样在出租屋里度过岁月,是个让人想得头疼的问题。而且问题还在于,这个群体的数目,庞大得让人恐惧。 

留在乡村的,或许更糟。文章开头那个离世的老人,离世前劳累了一整天,晚间发病,同样多病无力的老伴,好不容易把他拖到板凳上。呼喊不来医生,在黑夜里,跌跌撞撞地跑到村子的另一头,那里才有一个孩子在外务工自己独居的老人。然后,两个老人,又才哆哆嗦嗦地找出电话本,找到远在几千里外的孩子的电话,孩子又才找到乡村医生的电话,然而一切都无济于事了,老人在冰冷的板凳上挣扎了几个小时……孩子们奔丧回来,哭倒在灵前,几天后,却又重新回到或南或北的四环五环外,而他们的老妈妈,说死说活都不愿意离开故乡。现在,我最怕的,就是来自只有4个人的故乡的消息。手边就有一个同样的新闻:1月14日,在合肥打工的杨师傅和媳妇分别带着孩子回老家过年。到了家门口时,杨师傅发现父亲住的房屋门用木棍反抵着。多次敲门没有应答后,杨师傅将门撞开发现,72岁的老父亲躺在床上已经咽气了。 

我知道,如果从文化保存的意义上来说故乡的凋敝,会引来无数的惊叹。但是,真正的故乡的凋敝,没有那么文艺化,它是能让人心头刺痛的。故乡,是回不去了,是很多人回不去了。当这种割裂与生痛事实上存在并越来越严重的时候,我不知道在团圆的日子里,说欢度佳节还有什么意义。 

古村落的命运堪忧。2009年至2010年,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20个课题组267人集中对我国长江、黄河流域以及西北、西南17个省113个县(含县级市)中的902个乡镇传统村落文化遗存进行了为期25天至30天不等的综合性复查。据“遗存实情”记录统计数据显示,传统古村落生态状况堪忧。这些地域中,颇具历史、民族、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研究价值的传统村落,2004年总数为9707个,至2010年仅幸存5709个。 以下略···

作者简介
过竹,广西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广西第十三批“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出版著作31种(含合作),规划项目100多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艺术科学研究重点项目3项、《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重点项目1项,获省部级奖12项(含合作)。 

李洪波,男,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系主任。国家水利风景区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层次水利风景区评审专家,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生态旅游分会副秘书长,中国生态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国家森林公园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林学会森林公园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学会湿地资源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

目录
第一篇 分析研判 

第一章 项目背景 /3 

一、区域背景 /3 

二、时代背景 /3 

三、政策环境 /4 

第二章 基本条件分析 /6 

一、自然 /6 

二、社会 /6 

三、经济 /9 

四、风貌 /9 

五、旅游资源评价 /10 

六、SWOT分析 /13 

第三章 案例分析 /14 

一、文化休闲小镇案例 /14 

二、色彩城镇案例 /16 

 第二篇 研判定位 

第四章 规划目标与战略 /21 

一、建设目标 /21 

二、规划原则 /21 

三、规划理念 /22 

四、规划定位 /22 

 第三篇 专题规划 

第五章 空间发展规划 /27 

一、定安镇域空间发展规划 /27 

二、定安文化艺术小镇空间发展规划 /27 

二、发展片区 /28 

第六章 分区发展规划 /29 

一、定安文化艺术小镇发展规划——炫彩魅力城 /29 

二、渭密生态庄园组团发展规划——姹紫嫣红居 /40 

三、常井八来养生度假组团发展规划——深情壮瑶家 /41 

四、那门、央荣山地运动组团发展规划——绿野仙踪里 /42 

五、那雄、八新游憩乐园发展规划——绿林迷彩寨 /43 

第七章 产业规划 /45 

一、产业体系建设 /45 

二、产业发展目标 /45 

三、发展路径 /46 

第八章 绿地与景观系统规划 /48 

一、绿地系统 /48 

二、景观系统 /49 

第九章 交通系统规划 /51 

一、对外交通 /51 

二、内部交通 /51 

三、休闲绿道 /52 

第十章 基础设施及配套规划 /53 

一、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53 

二、标识系统规划 /54 

三、安全设施规划 /54 

第十一章 生态保护规划 /57 

一、生态保护规划 /57 

二、生态保护措施 /57 

第十二章 色彩文化与水文化规划 /60 

一、色彩文化规划 /60 

二、水文化规划 /60 

 第四篇 实施保障篇 

第十三章 区域协调 /65 

一、省际区域层面 /65 

二、百色市层面 /66 

三、田林县层面 /66 

第十四章 营销策划 /67 

一、市场分析 /67 

二、营销手段 /67 

第十五章 保障支撑系统 /71 

一、管理运营机制 /71 

二、旅游协调机制 /71 

三、配套政策保障 /72 

第十六章 智慧小镇建设 /73 

一、智慧小镇体系 /73 

二、基础设施建设 /73 

三、景区智慧平台的建设 /74 

四、智慧服务——百色旅行账户 /75 

第十七章 效益分析 /77 

一、投资估算 /77 

二、效益分析 /81 

附图:定安镇旅游发展概念性规划 

第一部分 定安镇(镇域)旅游发展规划图 

第二部分 定安镇(镇区)发展规划设计图

内容摘要
本书以历史文化古镇广西田林县定安镇为规划蓝本,在对定安镇旅游文化资源全面研判的基础上,依据“重构乡土”的理念进行“色彩小镇”的规划。本书贯穿“传统文化当代表达、传统艺术时尚表述”的规划理念,深耕定安镇壮族色彩文化——五色糯饭、壮戏艺术、壮族服饰等,采用当代思维、当代艺术营造手法,以色彩为魂,重构定安镇的乡土文化,为当下古城镇、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提供探索性样本。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