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法)古斯塔夫.勒庞
部分旧书采用了标准图片,会可能出现少部分不同印次出版不同封面的情况,旧书无光盘、腰封、书衣、附件等,如有其他问题可咨询客服。
¥
10.96
3.7折
¥
30
九品
仅1件
作者(法)古斯塔夫.勒庞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972190
出版时间2014-0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0元
货号1044769170677940226
上书时间2024-11-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前言
序言
“乌合之众”的深思
邵雨
这是一个清冷的午后,光影一点一点的拉长,黄昏很快就会来到。终于,我校完了本书的译文。然而,心情却并没有丝毫的轻松,反而因为更多的思考而有了更深的忧心……
时光回溯六年前的那个秋天。那时,我创业受挫,借居在陶林兄不足十平米的宿舍中,重新沉思人生选择的道路。在一片茫然与百无聊赖之间,我开始疯狂的阅读,而这部《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便是其中的一本。说实在的,当时,也正是这部书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冲击。那种冲击是革命性的,使得我对社会问题有了一些清晰的认识,而不再是以往的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可以说其后,我在写作《决胜未来——永续发展的领导力模型》等一系列管理学论著中,曾化用其中的一些观念。正因如此,我当即把此书推荐给了陶林。
六年,对于历史的长河来说,只是一瞬,而对于我们的人生而言,却是一个并不短暂的光阴。这六年里,我们全都发生了太多的变化。陶林兄成长为一名非常优秀的作家与思想者,在致力于东西文化的传播与融合;而我则却自己熟悉的管理学暂时搁置,转而投身到传统文化之中,以期在其间能找到重构民族精神的新可能性。当然,我们的友谊并没有因此愈行愈远。相反,却因为共有的目标而越走越近。于是,本书的译写,便成了我无法拒绝的工作。
当陶林兄来电邀请我担纲重译本书时,我有些惶恐。虽然几年前一直准备出国问学,也曾在外文上狠下过一些功夫,但近些年,我治学重心转向了国学,外文生疏了很多。既然如此,何以担任此一翻译工作?然而,陶林诚挚邀请,令我难以拒绝。考虑再三,我决定邀请我的学生李隽文女士担任主译,然后由我作适当的校对与修正的工作。李隽文女士长期从事英文教育工作,英文功底深厚。随我一起研习儒家文化,有着独立的思想和主张,由她来担任主译工作,我很放心,不愧友人之托。
十月底,李隽文女士将译稿带至我处,我便开始了校对工作。然而,其时,我一直潜心于佛学的研究工作。十二月初,又前往黄河之畔寻根问祖,体验中华文化的起源,以致于短短八万多字的校对工作花费了两个月的时间。耗时之长,颇愧对陶林兄的期待,更是愧对隽文女士的辛勤工作。
事实上,李隽文女士的译稿非常扎实,严格采取了直译的方式,文辞极其理性,并且准确、清晰、直白,不会引发读者的误解,更不会产生因翻译而导致的误读。我的校对只是对一些细微的措辞进行了修正,以及进行一些语法的梳理。然而,这一次的审稿与校队,所带给我的反思远远超出六年前的秋天。或许,这是因寒冷的冬天更加适合于思索。尤其,是作者在全书的结束时,指出我们身处于一个“民族存亡的关头”,更是令我有着揪心般的痛楚感。这种忧心的感觉,与我两年前读到日本管理学家(现在更像是社会学家)大前研一的《低智商社会》时是一样的。事实上,这两本书完全可以对应着阅读。
确实,我们正处于中华历史转折重大的关头。在此,我所说的绝非民族的表象,而是民族的根本——文化和灵魂。而且,我们的大多数国人在这一关头,表现得束手无策和随波逐流。正因如此,我在始祖山顶以无比的悲愤敲响了轩辕鼓,用以自醒,并唤醒众人,力图独自寻找一条重树中华民族的精神的道路,找回我们遗失的灵魂,而非沦落为只知道迎合的“乌合之众”。
事实上,我们身边的众多人,比书中所描述的“乌合之众”更为糟糕,他们完全被欲望所支配,从未曾静下心来思索过人生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更未曾想到过作为一名中国人,应该担负起何样的职责。直接了当的说,我们的身边有着一群远远不及“乌合之众”的人,很多人没有独立性、自主性,没有担当,没有精神,没有气概,更没有灵魂可言,我实在不知道由这样一类人所构成的民族到底能够延续多久!
当然,我清晰的知道埋怨和痛心疾首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唯一的办法便是唤醒人们的心灵,这一点,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道文化,还是外来的佛学,全都如此认为。事实上,除此之外,我们也确实无法寻找到更为妥当的办法。而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去做的。
本书的原作者、法国心理学家勒庞,无疑是一位深刻的社会观察家,对问题的归纳和总结都是一针见血。可是,他只是提出了问题,却并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或许可以说,单纯运用西方的智慧,根本无法解决这一问题。所以说,这就需要我们伟大的传统文化来解决,为什么?因为要解决“乌合之众”的问题,首先必须承认个体的独立性,而且不是承认个体肉体的独立性,因为个体的肉体携带着私欲,一旦这种私欲被释放出来,世界将变得异常糟糕,事实上,西方文明中的自由、平等和民主已经为我们上演了无数的悲剧。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个体的独立性,是建立在心性的基础上的,一个人只要真的明白了自己的心性,并且按照心性的指引去行为,那他至少也会是一名合格的君子,也就必然会有着独立的主张、至善的观念、以及大爱的灵魂,如此一来,产生“乌合之众”的一切心理基础和根源都将土崩瓦解。当然,这需要付出甚多的努力和心血。
我并没有这样一个企图,要在这篇短短的序文中,全部解决“乌合之众”的问题,仅仅是指出一个非常草率的乃至模糊不清的方向。作为一个在社会中生活的人,我们谁也避免不了要行走,被社会的潮流所冲击。既如此,就应该为自己找到一个方向,努力走过去,解决迎面而来的问题,而毋庸多想这个方向的最终究竟是如何!
是为序。
2013年仲冬,于传心楼
导语摘要
《乌合之众--群体暴力与大革命(插图版)(精)》是一部对社会观察极其深刻的书,对历史上的变革和群体暴力进行了仔细分析和归纳,勒庞的《乌合之众--群体暴力与大革命(插图版)(精)》从群体心理、群体的意见和信念、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征这三个方面对“乌合之众”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对群体的特征、观念、影响群体意见和信念的因素和手法、及不同社会群体的特征分别进行说明,加之丰富的历史事实佐证,揭示了群众的心理以及领导者奴役群体的秘密。
作者简介
勒庞,法国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有“群体社会的马基雅维里”之称。1866年,他在巴黎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之后,游历了欧洲、北非和亚洲,写了数本有关人类学和考古学的著作。1884年,他开始研究群众心理学,阐发了强调民族特点与种族优越性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他的研究涉及三个领域:人类学、自然科学和社会心理学。他在作品中预见了二十世纪所有的心理学和政治发展。
目录
序言 乌合之众的深思
第一卷 群体心理
第一章 群体的一般特征
第二章 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
第三章 群体的观念、推理及想象力
第四章 群体信仰所采取的宗教形式
第二卷 群体的意见和信念
第一章 群体意见及信念的间接因素
第二章 群体意见及信念的直接因素
第三章 群体领袖及其说服手法
第四章 群体信念和意见的变化范围
第三卷 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征
第一章 群体的分类
第二章 被称为犯罪群体的群体
第三章 刑事案件的陪审团
第四章 选民群体
第五章 议会
结束章 民族存亡的关头
代后记 大革命与新大陆
内容摘要
《乌合之众:群体暴力与大革命(插图版)》是一部对社会观察极其深刻的书,对历史上的变革和群体暴力进行了仔细分析和归纳,《乌合之众:群体暴力与大革命(插图版)》从群体心理、群体的意见和信念、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征这三个方面对“乌合之众”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对群体的特征、观念、影响群体意见和信念的因素和手法、及不同社会群体的特征分别进行说明,加之丰富的历史事实佐证,揭示了群众的心理以及领导者奴役群体的秘密。
主编推荐
如果你只需要在社会秩序中游走的“小聪明”,《乌合之众:群体暴力与大革命(插图版)》可以给你;如果你还需要知晓心性、通晓智慧的“大聪明”,《乌合之众:群体暴力与大革命(插图版)》也可以给你。
《乌合之众:群体暴力与大革命(插图版)》注定会让你变得更加聪明、更加深刻、更加洞悉世情万象。从精神层面而言,《乌合之众:群体暴力与大革命(插图版)》令我们反思人生,抛开欲望的束缚,静下心来思索人生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摆脱被领导者操纵和被欲望奴役的命运;从社会层面而言,它有助于领导者控制群众心理,反之也可以启发公众的智慧,从而主宰自己的命运,阅读此书将赋予读者在社会生活中的智慧,使他们更独立、更清醒、更有担当和气概,从而拥有独立的主张、至善的观念、以及大爱的灵魂;从文化层面来讲,我们身边的众多人,比书中所描绘的“乌合之众”更加糟糕,唯有唤醒人们的灵魂才可以启发民智,从而发掘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智慧,勒庞的《乌合之众:群体暴力与大革命(插图版)》,可以帮助我们明白自己的心性,并且按照心性的指引去行动,使得产生“乌合之众”的一切心理基础和根源土崩瓦解。
精彩内容
在一般意义上,群体指多个个体的聚集,而不管他们属于哪种民族,哪个职业或是性别,也不管究竟是何种机缘让他们走到一起来。依据心理学的观点来说,群体这个表达有着
其与众不同的重要含义。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而且只有在这些情况下,聚集在一起的人们通常会显示出全新的特征,这些特征
迥然不同于组成群体之前的个体们的特征。这些聚集在一起的人们,他们的情感和思想全都转移到了同一方向,与此同时,他们自我意识中的个性完全消失了,并形成了集体意识。毫无疑问,这种集体意识是暂时的,但是它确实表现出了一些非常明确的特征。因为没有更好的说法,我姑且称这些聚集成群的人们为组织化群体。或者换一个也许更为贴切的说法,叫做心理群体。它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存在形式,受到了群体精神的统一律的支配。
不言而喻,一些人偶然发现彼此站在一起,仅仅是这个事实,并不能够使他们获得组织化群体的特征。即便是一千个偶然聚集在公共场所的人,如果没有任何明确的目标,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是绝不能算作一个群体的。要获得群体的特征,就必须拥有某些前提条件在起作用,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定性。
个性自觉化的消失,以及情感和思想向一个明确方向的转变,是人们即将变成组织化群体的首要特征,但现场并不一定有许多人同时存在。有时,人们受到某种狂暴情绪的影响,比如说因为某件国家大事,成千上万孤立的个体也有可能产生心理群体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一个偶然事件就足以让他们闻风而动地聚集在一起,从而,迅速产生群体行为特有的特征。有时,仅仅六个人就可能组成一个心理群体,但是在其他情况下,就算上百个人偶然聚集到一起也不能形成心理群体。另一方面,尽管我们没有看到整个民族聚集在一起,但是在某种影响的作用下,它也有可能形成一个心理群体。
心理群体一旦形成,它就会获得某些暂时的然而又非常明显的普遍特征。除了这些普遍特征之外,它还有一些附带特征,而具体表现则会随着组成群体的人的不同而产生变化,并且它的精神构成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因此,要对心理群体进行分类并不难。当深入研究心理群体时,我们将会看到一个异质性群体,会展现出与同质性人群相同的某种特征。异质性群体是指由不同成分组成的群体,同质性人群则指由或多或少相同(如同一宗派、
等级和阶级)成分组成的群体。除了这些共同特征外,它们还具有各自的特殊性,让我们能够将它们区分开来。
不过,在研究不同类型的群体前,首先应该了解一下它们的共同特征,然后再去研究可以将它们区分开来的具体特点。在这一点上,我们和生物学家的研究方式不谋而合。生物学家都是首先描述植物家族所有成员的普遍特征,之后才会研究造成这个家族不同类别的差异性特征。
要准确描述群体心理并不容易,因为群体组织不仅随种族和构成的不同产生变化,也会随支配群体的刺激性因素的性质和强度而改变。不过,个体心理学的研究也会遭遇同样的困难。一个人在整个一生中都保持不变的性格,这只能在小说里看到。只有单一的环境才能创造出性格的单一性。我在其他著作中曾表明,一切的精神构成都包含着各种性格的可能性,环境的突然改变会使得这种可能性表现出来。立足于此,我们就能够解释,为什么法国国民公会中最野蛮的成员往往都是些原本谦和的人。——在正常情况下,他们都是和平的公证人或者正直的官员。风暴过去之后,他们通常会恢复正常的性格,成为安分守法的公民。拿破仑在他们中间找到了属于他的最温顺的臣民。P4-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