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行灯闲话李长声
部分旧书采用了标准图片,会可能出现少部分不同印次出版不同封面的情况,旧书无光盘、腰封、书衣、附件等,如有其他问题可咨询客服。
¥
14.96
3.1折
¥
48
九品
仅1件
作者李长声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54095
出版时间2015-08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972066792334278665
上书时间2024-11-2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前言
闲话昼行灯
李长声
我是个随波逐流的人。属牛,生在民国,长在共和国,大半辈子作牛尾。大家下乡我下乡,大家出国我出国,大家得糖尿病我也跟着得。像我这种人大都爱说说闲话,多年来在海峡两岸出版过几个集子,叫四帖半闲话、居酒屋闲话、四方山闲话、风来坊闲话、日和见闲话,统统是闲话。闲话,无济于“世”,于事无补。即便自己很当回事的话,别人听来也像是扯淡,用日本话来说,那是“昼行灯”。宋代韩维有诗:月上朱楼角,风摇翠篠层。传声回步辇,满目烂行灯。本来用于夜行照路的“行灯”被日本人拿来,渐渐置于室内,后来把携行的灯笼叫“提灯”。而今东游,特别是卧榻和式旅馆,常见这行灯,不过,里面亮的是电灯泡,为日本而日本。至于“昼行灯”,大白天的灯笼,没用处,可笑的不是灯笼,而是打灯笼的人。
我随出国潮东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日本年号还叫着“昭和”。为时不久,朝未改而代换,一晃儿“平成”也过去二十六年。算一算抗战都胜利三回有余,但是如我者,无非生出些虚无罢了。一般说随波逐流的人从众,可能就拒绝孤独,可我喜欢孤独,在孤独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也只有在孤独的天地里唯我独尊,才敢于做一点自己想做爱做的事,乃至没工夫寂寞。所以,孤独地写下这些字,虽然是闲话,却不是为排遣寂寞或打发余暇。不过,一年勉强写十来万字,太少了点儿,人生好似跟时间做交易,又亏了。
住得久,况且讨生活,不每事问也多少知道日本这梨子的滋味。好付诸文字,应该是中华文明的最优良传统之一。积以时日,再三地祸枣灾梨,甚至被戴上“知日”的大帽子,简直像压在了五行山下(小时候歪想:佛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把孙猴子压住,那佛祖不就少了五根指头吗),要榨出的何止是“小”。日本不好写,中国人写日本更容易露怯,往往就怯在中国知识上,尤其过去的,1966年以往,1949年以往,1919年以往,1644年以往。譬如我第一次见识行灯这玩意儿,搁在榻榻米上,虽然已不是熬油的,却异常昏暗,很有点友邦惊诧,后来认知它来自中国,甚至还有了点不屑,但现今的我只当它是日本的了。
日本,大概除了四岛不是从西边搬来的,几乎什么都扯得上大陆。中国人写日本的得意之处就是翻老账,好像都挺有知识。非把日本按进中国文化的大染缸里,怎么能活脱出一个日本来呢?固不能免俗,但老实说,我贩卖的知识都是二手货。中国人观察日本大抵不由自主地关注文化或风俗,黄遵宪作为中国人最先仔细地考察明治维新,用素朴的文化人类学给日本的文化及民族追根溯源,但从他《日本杂事诗》来看,也不例外。近代以来人们更关心政治、经济,这却是西方人的擅场。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是诗歌的,随笔的,往往只有点睛似的论点,缺少一波三折的论述。远来和尚会念经,而且被长篇小说、长篇论著的西方叙事方式洗了脑,我们早已不大把驻日参赞四年的黄遵宪的诗、留学日本六年的周作人的随笔那种好像很率性、很即兴的东西看在眼里,他们的卓识倒像是被传统文学性给毁了。或许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人为(某些人所为)的历史,但只把《菊与刀》这样的西方人著书奉为圭臬,终归是读书的狭隘,如今太多伪读书人。周作人写日本的时候日本还没有语源类词典,这半个多世纪以来,辨其名物的词典图书多如牛毛,随手翻翻就可以把某事某物写得头头是道,可点睛似乎应在于辨今。
随波逐流者没有思辨力。我之于日本,爱不如哈日,憎不如愤青,却有点越来越想说它坏话了。这不是对日本看法有变,而是被一些中国人对日本的恭维惹烦了。看了几本漫画,逛了一趟银座,就爱得要死,甚至好些留学日本、在日本谋生的人也同样浮浅。当然,浮浅地过日子没问题,你过你的,可能很容易幸福,但还要上网,还要作文出书,以所谓亲历招摇,那可就坑爹。再一个是厌恶一些人打鬼借助钟馗,为了他所反对的,故意把日本捧上天,疤瘌也艳若桃花。明治维新了不起,但不至于像他们论说的那么了不起,满清坏也未必像他们驱除的那样一无是处。为自己的主义主张说假话,这种人得势也不会有你什么好处,难道没领教够吗?世上最可怕的是爱与正义,以爱或正义的名义无所不为。这种公理似的意义不明的词语最可怕。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对人类的爱也不过是自己在心中制造的人类爱,终归无非对自己的爱。人甚至爱邻人都很难。中国越来越强大,这是中国自己的事,日本人看着害怕,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想让他们理解中国没威胁是难乎其难的。日本有一本书,叫《傻壁》,曾风行一时。它就讲,人与人根本不可能互相理解,彼此把不可理解的对方当傻瓜。此书畅销四百余万册,可知日本人认同此观点。那么,我们也不要指望理解日本人,知道就行了。
有人说,做梦说日语,表明他日语达到了精通的境地,这未免像笑话,因为梦见狼,还可能发狼嚎呢。我的日语远未到说梦话的程度,中国知识也未经系统训练,而且与好些同代人一样,很多的知识是得自文革岁月。例如“树欲静而风不止”,从来见它在火药味十足的文章里,当知道下一句“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家父病故了,我后悔没能早些年回乡戏彩。但看看周围,结果我至今仍滞留海外。对生活感到满意,则无悔来路,因为是沿着这条路走到今天的。老之已至,又适有归国潮,叶落归根,胡不归?
导语摘要
有言道:要认识当代日本,就必须读点李长声了。被誉为“文化知日第一人”的李长声先生旅居日本近三十载,窥视东邻从腠理至骨髓,出版知日散文集十余种,自成一家。他自道“我之于日本,爱不如哈日,憎不如愤青”,这种清醒和半生在彼国文化中的行走坐卧,正是他文章可信可读的基本。读过他书的人说:“对日本,他是真懂。”《昼行灯闲话(精)》所涉话题极多样,三言两句难以概括,简而言之:一个真懂日本的人,毫无俯瞰或膜拜的姿态,以水平的视线看、平和的语调谈,从日本的禅院书坊,到杯盘席褥,客观而深入地写下的又一本“东邻观察记”。《昼行灯闲话》装帧采用精装布面烫印书法家题字,夹珍珠色书签线,朴素典雅,值得收藏。
作者简介
李长声,1949年生人,曾任《日本文学》杂志副主编。1988年自费东渡,自励“勤工观社会,博览著文章”,微醺妙笔趣谈日本百态,被誉为周作人之后“文化知日”第一人。在两岸三地知名报刊发表专栏文章,已出版散文集十余种。
目录
闲话昼行灯 序
缘廊的妙趣
桃太郎
活吃龙虾
粹
枯水枯山费苦心
咸萝卜的禅味
少女癖
小和尚从哪里来
一书在手游奈良
优雅的牛车
稻草绳文化
极乐的庭园
行脚与旅行
头头皆是道
AV女优
浮世绘的纠结
千年友好的画皮
假设……就会有别样日本
古典四大戏
江户文化东京人
女孩儿叫啥名
心醉横山成大观
作家与酒
漱石和嫂子
蛛丝能承受之重
学译谈艺
旧书店血案
旧书的标价
书有金腰带
改变了生活的编辑家
惜栎庄
大江健三郎的私小说
饮食男女村上龙
暧昧的川端康成
巧骗读者的推理小说
文章读本八十年
警察的两难
关于多崎作的作
村上春树与雷克萨斯
城市中的推理,推理中的城市
任君知日写好书
书评……书为谁评
孤灯知日长留声 跋
内容摘要
《昼行灯闲话》是李长声的全新文集,与此前选集无重复篇目。作者以微醺之笔,将日本文化、文人、文字信手拈来,趣谈开去:日本有茶道武士道,几乎“头头是道”,料理却偏偏不讲“味道”?漫步日本,赏枯山水、逛二手书店、品吟酿酒;懂点门道更好。浮世春画、AV产业,日本色情产业古今传承?日本僧人吃肉娶妻,风头盖过偶像明星?道德绅士夏目漱石的隐秘情史,村上春树笔下人名的讲究……话题丰富多样,堪称日本文化万华镜。
主编推荐
有言道:要认识当代日本,就必须读点李长声了。李长声先生旅居日本近三十载,窥视东邻从腠理至骨髓,出版知日散文集十余种,自成一家。他自道“我之于日本,爱不如哈日,憎不如愤青”,这种清醒和半生在彼国文化中的行走坐卧,正是他文章可信可读的基本。读过他书的人说:“对日本,他是真懂。”《昼行灯闲话》所涉话题极多样,三言两句难以概括,简而言之:一个真懂日本的人,毫无俯瞰或膜拜的姿态,以水平的视线看、平和的语调谈,从日本的禅院书坊,到杯盘席褥,客观而深入地写下的又一本“东邻观察记”。《昼行灯闲话》装帧采用精装布面烫印书法家题字,夹珍珠色书签线,朴素典雅,值得收藏。
精彩内容
缘廊的妙趣小时候睡过榻榻米,但不是铺在地上,而是当了床垫子。那是在长春,光复也好多年了;如今年轻人,不论日本的还是中国的,都不大知道长春还叫过新京,曾经是满洲国的京城,日本人的乐土。不过,那垫子就是榻榻米,却是在年将不惑东渡,住进日式房间,一股子霉味儿呛鼻,才恍然大悟的。
铺满榻榻米,进屋即“上床”,大概可算是日式房屋最基本的日本元素。起初榻榻米并不是铺满房间,如京都御所清凉殿,地板上只放有一块厚榻榻米,那是天皇的“玉座”。后来把铺满榻榻米的房间叫“座敷”。乡下普及榻榻米是明治维新以后的事了,历史也就百余年。日式事物在城里日见其少,没睡过榻榻米长大的人越来越多,所谓传统,总是由落后于时代的乡下替城里保持着。
温泉旅馆一般是日式。风尘仆仆,一到了旅馆,脱下鞋,踏上榻榻米,脚底板顿感舒坦。泡过温泉,穿浴衣坐在沙发上,窗外或是山,或是海,暮色渐浓,更觉神怡。落座的这部分空间叫“缘侧”,多译作缘廊。它是檐下走廊,里侧是“座敷”,外侧是园地。旅馆的缘廊当然被间断,大都封闭在房间里。缘廊类似中国建筑的檐廊,亦即谢灵运“望步檐而周流,眺幽闺之清阴”的步檐。不同之处是缘廊铺地板,用处也就大不同。缘廊与“座敷”以纸屏相隔,不仅是过道,拉开纸屏便用作出入口,搬进钢琴之类的大件也不愁通不过“玄关”。办红白喜事,缘廊又充当正门,和尚、神官、胥吏等由此登堂入室,新娘从这里进,尸棺从这里出。有的地方当作日常出入口,也有的地方因它出棺而忌讳日常之用。
最妙的是缘廊还可以坐,炎暑纳凉,中秋赏月,冬季像懒猫一样曝日,胜似大陆北方农村蹲墙根。秋风起,有人说真想坐在缘廊吃西瓜。那该是孩提时代的快乐,使劲儿吐出瓜子,看它落向土地。山口百惠在《秋樱》中唱道:妈妈坐在缘廊上翻开相册,又一
遍讲述我小时候的回忆。缘廊和井边(“井户端”)往
昔是人际交流的两大场所。路过邻家,无须脱鞋进屋,在缘廊边垂足而坐,聊几句田中家长铃木家短,其乐融融。
日式房屋没有坚固的四壁和固定的间隔,纸屏是墙,也是门和窗,似隔非隔,几无隐私可言。秘密谈话不是关起门来,反而大敞四开,窃听者无处藏身。
现代的隔音意识是受了西方生活及文化的影响,于是丧失了传统。夏日里游玩,住在农家院,各处纸屏全敞开,房屋好似只剩下木架,恍如置身于野地,八面来风,通体清爽,不禁叫一声快哉。檐下挂着风铃,中国古代叫檐马,丁当作响,更觉得凉风习习。想起了一句古诗:自从环佩无消息,檐马丁当不忍听。呵呵。
古时候普通农家没有缘廊,江户时代甚至有地方视之为奢侈而予以禁止。缘廊具有多功能,也是做一
些活计的场所。檐下悬挂,廊上堆积,譬如萝卜或鲑鱼,现今仍然是农家或渔户丰收的一景。缘廊本来是生活样式的实用性部分,渐渐也具有审美功能。剧作家木下顺二说:日本人的思考方式中好像有喜好把界线弄暧昧的侧面,现象之一即缘廊这个一半内一半外的场所。诚然,缘廊既不是屋里,也不是屋外,显现了日本人特有的暧昧。中国的檐廊断然在屋外,而缘廊暧昧,彷佛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的衔接与过渡。
自从被美国占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大变,以致说日式,前面要加个纯字,纯日式才可能是地道的传统风格或样式。城市里寸土寸金,为使室内面积更大些,把出檐缩进去,更无余地设缘廊。于是乎日剧里缘廊多起来,在那里谈情说爱。如今要体会缘廊之趣,恐怕只好去乡下,或者去京都。京都的“町家”(市坊人家)是老屋,探头往里看,甬道深深深几许,想来那屋里是阴翳的。实际上四面房屋,当中有庭园,起到了采光、通风的作用。缘廊临园,园里栽种些低矮的观赏植物,若铺上白砂,更显得亮堂。但是以町家为代表的京都景观及传统生活方式也正在消失,前年(2010年)甚至被致力于保存建筑物及文化遗产的世界遗产基金会(WMF)列入了危机遗产名单。
游到京都龙安寺,欣赏枯山水,就是坐在缘廊上。P1-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