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的信仰(精装)[法]奥斯卡·伯瑞尼弗|[法]雅克·德普雷
  • 人类的信仰(精装)[法]奥斯卡·伯瑞尼弗|[法]雅克·德普雷
  • 人类的信仰(精装)[法]奥斯卡·伯瑞尼弗|[法]雅克·德普雷
  • 人类的信仰(精装)[法]奥斯卡·伯瑞尼弗|[法]雅克·德普雷
  • 人类的信仰(精装)[法]奥斯卡·伯瑞尼弗|[法]雅克·德普雷
  • 人类的信仰(精装)[法]奥斯卡·伯瑞尼弗|[法]雅克·德普雷
  • 人类的信仰(精装)[法]奥斯卡·伯瑞尼弗|[法]雅克·德普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类的信仰(精装)[法]奥斯卡·伯瑞尼弗|[法]雅克·德普雷

部分旧书采用了标准图片,会可能出现少部分不同印次出版不同封面的情况,旧书无光盘、腰封、书衣、附件等,如有其他问题可咨询客服。

15.96 3.3折 48 九品

库存3件

福建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奥斯卡·伯瑞尼弗|[法]雅克·德普雷

出版社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56094509

出版时间2019-08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1180011269844484104

上书时间2024-11-19

浓诚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人类的信仰》:本书是法国儿童哲学大师奥斯卡·伯瑞尼弗的倾心之作。生活中的问题,不都是只有*的答案,也不都是只有一种思维方式。每个人应该自己去发现,去寻找,去创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人类的信仰,十二组对立的观念在《人类的信仰》这本书里展示——有些人认为,人类信仰的神是真实存在的,但也有人认为,这些只是用来解释世界起源和各种现象的概念;有些人认为信仰应该是*的,他无所不能,但也有人不这么认为……那么,你认为呢?



作者简介

作者:奥斯卡·伯瑞尼弗 

奥斯卡·伯瑞尼弗 (Oscar Brenifier) 哲学博士、培训师,曾就职于许多国家,致力于组建成人哲学工作室以及儿童哲学应用普及工作。出版有青少年“哲学学习”系列丛书,著有《逻辑问题》。他为纳唐出版社撰写的“小哲学家”系列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在瑟页出版社出版了针对儿童的“哲学小绘本”系列。此外,他还出版了多种教材,如《从辩论开始》和《小学哲学应用》。他还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是世界哲学报告《哲学,自由的学校》的作者之一。

绘者:雅克·德普雷 

雅克·德普雷(Jacques Després)1985年进入美术界。在1990年前后,转向了一个全新的行业——虚拟成像。这一选择让他随后涉足过完全不同的领域——纪录片,游戏,建筑,舞台装置等。今天的雅克·德普雷是一个绘本画家,延续了其对于空间、身体、光的思考,同时他也致力于找寻语言和图像之间的奇妙关系。

译者:袁筱一

袁筱一1973年生,现为华东师大外语学院副院长兼法语系主任。主攻法语语言文学和翻译理论。已翻译法国文学作品数百万字,译著有《流浪的星星》、《杜拉斯传》、《生活在别处》、《法兰西组曲》等。袁筱一的翻译表达处处独出机杼,饱含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书摘与插画】

内容摘要
《人类的信仰》:本书是法国儿童哲学大师奥斯卡·伯瑞尼弗的倾心之作。生活中的问题,不都是只有唯一的答案,也不都是只有一种思维方式。每个人应该自己去发现,去寻找,去创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人类的信仰,十二组对立的观念在《人类的信仰》这本书里展示——有些人认为,人类信仰的神是真实存在的,但也有人认为,这些只是用来解释世界起源和各种现象的概念;有些人认为信仰应该是唯一的,他无所不能,但也有人不这么认为……那么,你认为呢?

主编推荐

一本深至“无限”的哲学启蒙书

 袁筱一

 这可能是我翻译过的,*特别的一本书。翻译的时候,我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因为能够回想起小时候一些古怪的念头:例如我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觉得爸爸的反义词是妈妈,甚至我觉得和爸爸名字相反的,是妈妈的名字。而在译完之后,我为自己的古怪念头找到了答案,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需要借助彼此矛盾的概念才能够进行思考,哪怕它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义词”。

这本书应该算是一本儿童哲学启蒙书,配有一目了然却意趣盎然的图画。它讲述的是丰富的哲学世界里*基本的十二组彼此矛盾、却互相依存的概念。在书的开篇里,我把它们译作“捉对”的存在:一和多,有限和无限,存在和表象……因为实在是觉得,在那么严肃的概念背后,和与之相配的图画一样,这些概念其实是很调皮的,仿佛在生活的每一个时刻、每一个角落都在和我们玩着捉迷藏的游戏。它们不一定在我们的意识当中,但经常会时不时伸出小手挠你一下。当然,这本书中的文字仍然不可避免地具有概念性,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哲学的领域,但是,我们会发现,原来哲学距离我们的生活这么近,近到早已经被包含在童年时代的无数个“为什么”或是无数个古怪的判断之中。

不是吗?小时候我们或许每天就在吃*不喜欢吃的东西,可是爸爸妈妈告诉我们,你“必须”要吃;现在我们每天还在做着我们不喜欢做的事情,不同的只是,我们自己告诉自己,你“必须”要做。对此我们称之为“心里的两头羊在打架”,而实际上,我们就是在“自由”与“必须”的概念里挣扎,抑或还牵涉到“理智”与“激情”。而生命和死亡就更是困扰我们一生的问题了。我们当中,有谁没有问过“人为什么要死”这样的问题呢?又有谁不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寻找答案?法国诗人拉马丁说,“生命是死亡的序曲”,而我们就这样进入了关于“时间”和“永恒”的思考……

作者讲述这十二组哲学基本概念的方式是一样的,他先告诉我们,我们可以怎样来理解这一对对的概念,从中我们可以理解到“存在”是本质,而“表象”是“存在”显现出来,能够为我们所感知的一面;我们还可以理解到,“理智”是我们分析事物——不管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的能力,而“激情”则是我们内心“无法掌握、无法抵抗”的情感波澜等等。接着,与我们的感觉同步,我们便会发现,这是一组彼此矛盾的概念,我们经常能够感受到它们彼此“厮杀”时,为我们的精神世界带来的冲撞和痛苦,我们也经常哀叹为什么没有“第三条道路”可供选择。但是*后,也是*重要的一个阶段来了:作者告诉我们,所有这些看似矛盾、非此即彼的概念都是一张纸的正反两面,没有正面,就无所谓反面,并且,缺了任何一面的纸都不可能是纸。的确,如果没有“必须”,又哪里有“自由”呢?没有“主动”,又何所谓“被动”呢?而且,我们还会进一步发现,如果时间和环境改变了,这一对对曾经激烈“厮杀”过的概念还会往对方转化。

我们或许会感到惊讶,法国的孩子如何能够接受这样一本在语言上显得有些过于专业的哲学书。注重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应该是原因之一。法国给孩子的教育是,这个世界上的很多问题都没有*的标准答案,思考(从正反两方面切入)才是我们理解世界、经历存在的*方式。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孩子离思辨的传统很远。其实,我们经常会发现,孩子比成人更容易触及事物的本质,而且是以他们独有的简单方式。

因而我想,这本书的阅读对象决不仅仅限于孩子,成人在为自己的孩子讲述这本在“表象”上很浅显、实质上却可以深至“无限”的哲学启蒙书时,一定也能体会到很多阅读的快乐。这种快乐,或许是在孩子似懂非懂的纯真目光中,又或许是在对自己曾经的似懂非懂的追忆中。*关键的是,合上书的*后一页,故事却远远没有结束,因为,画面上简单美好的场景将在我们——包括孩子——的一生中不断重现。

 


【内容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