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孩子的语言[法]伊莎贝拉·费利奥沙
部分旧书采用了标准图片,会可能出现少部分不同印次出版不同封面的情况,旧书无光盘、腰封、书衣、附件等,如有其他问题可咨询客服。
¥
12.81
3.3折
¥
39
八品
库存2件
作者[法]伊莎贝拉·费利奥沙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0479919
出版时间2015-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元
货号1478922986169419264
上书时间2024-11-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法国《心理月刊》杂志特约心理专家,畅销亲子家教图书作者两个孩子的妈妈伊莎贝拉·费利奥沙教授的育儿经。
《理解孩子的语言(孩子的笑哭泣和害怕第2版)》的目的,是为大家点亮一盏灯,以便大家能勾勒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育儿之路,解开一些症结,帮助大家越过一些障碍。作为一位年轻的母亲和一位年轻的父亲,他们需要一些方向标,而不是建议。他们需要学着为对自己建立信心,也对孩子满怀信心。
作者简介
伊莎贝尔·菲丽奥沙,心理学家,著名情感教育专家,心理疗法专家。多年来一直从事儿童情感教育事业,为家长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情感问题。著有多本儿童情感教育方面的专著。是法国情商管理学院创始人,两个孩子的母亲。20多年来,她的书和她的理论陪伴着无数的成人和儿童走向他们的自由和幸福之路。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我们能帮助孩子提高情商吗?
1 成熟的心智
2 相信自己
第二章 七个几乎可以涵盖所有困境的问题
1 他有过什么经历?
2 他想表达的到底是什么?
3 我想向他传达什么信息?
4 我为什么要对孩子说这些话?
5 我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有冲突吗?
6 对我来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7 我的目标是什么?
8 七个需要牢记的问题
第三章 生命是动态的
1 我是谁?一个情绪的载体
2 “应该对孩子百依百顺吗?”
3 错位传达的信息
4 克制情绪的行为
5 不要打压,要接受
6 “他总是哭哭啼啼,我烦透了!”
第四章 恐惧
1 我们应该理解孩子的恐惧吗?
2 最常见的几种恐惧
3 超越恐惧
4 合理利用胆怯的心理
5 孩子胆小吗?
第五章 愤怒
1 愤怒是一种健康的生理反应
2 解密孩子的需求
3 愤怒是一种需要陪伴的生理反应
4 当父母愤怒时
5 当你想打人时
6 孩子易怒吗?
第六章 快乐
1 我们可以学着幸福地生活吗?
2 爱
3 游戏、喊叫和欢笑
4 陪着孩子一起快乐
第七章 悲伤
1 孩子的眼泪让我们心烦意乱
2 悲伤是一个修复的过程
3 在孩子悲伤时陪伴着他
第八章 消沉
1 如何分辨消沉?
2 消沉会让孩子成绩差吗?
3 孩子很消沉吗?
第九章 生活不是一条平静的河流
1 经受考验时,是否要让孩子穿上“盔甲”?
2 分离
3 一个新生命的到来
4 父母之间的纠纷
5 父母离婚了
6 意外、疾病和疼痛
第十章 几点建议,让你和孩子生活得更幸福
1 保持乐观的心态
2 倾听
3 用身体、心灵、大脑和孩子交流
4 体验身为父母的快乐
结语
参考书目
附录
内容摘要
《理解孩子的语言:孩子的笑、哭泣和害怕(第2版)》的目的,是为大家点亮一盏灯,以便大家能勾勒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育儿之路,解开一些症结,帮助大家越过一些障碍。作为一位年轻的母亲和一位年轻的父亲,他们需要一些方向标,而不是建议。他们需要学着为对自己建立信心,也对孩子满怀信心。
《理解孩子的语言:孩子的笑、哭泣和害怕(第2版)》的主导思想为两个基本公理:
1.只要我们稍微懂得倾听孩子,并理解他们的语言,他们会在自己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把他们的任何需要都告诉我们。
2.父母有能力理解自己的孩子,也可以并采取正确的态度回应孩子——只要他们不机械地自动服从教育条例,不对盲从专家的评判偏听盲从,不把自己局限在自己曾面对接受过的、严格的教育框架中,不让自己一直深陷在自己过往所受的伤害中而无法自拔。
《理解孩子的语言:孩子的笑、哭泣和害怕(第2版)》分析了恐惧、愤怒、喜悦和悲伤几种情绪,通过这些分析来帮助家长和孩子相互了解,坚定父母的信心,提高孩子的情商。
精彩内容
2相信自己我的女儿玛戈14个月左右时,每晚都要哭好几次。于是,疲惫不堪的我到一位儿科医生那里咨询儿童精神病学的相关专业知识。几分钟后,她就做出了让我备感唐突的诊断:“你女儿晚上哭是因为她吃着母乳入睡。”在她看来,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此。但对于我、我的女儿以及我的丈夫的其他情况,她完全没有问及。她认为夜间哺乳就是最根本的原因!她的推理无懈可击:我的女儿吃着母乳入睡,睡着后就会被我放回小床,当她醒来发现找不到妈妈的乳房时,就会大哭。
那位儿科医生的解决方案非常简单(不用多解释,大家就会明白),那就是夜间不再哺乳,因为玛戈应该“独自”入睡。毫无疑问她会大哭,那就让她哭。医生宽慰我说:“三天,最多四天,她就不会哭了……”对不起!玛戈,请你原谅我。我多么后悔当初听从了那位儿科医生的建议。正是因为听从了她的建议,我才任由你大哭。第一天晚上,你独自在你的小房间里哭了整整40分钟,最后你在爸爸的臂弯里睡着了。第二天晚上,你每两个小时就醒一次,每次都大哭一场。哦,天哪,因为听从了那位儿科医生的建议,我感到无比愧疚。第三天情况依旧如此。四天后,为了得到夜晚这顿母乳,你仍然不停大哭。而且,不用说,你哭的次数比以前更多了。于是,我把专家的建议抛到脑后,选择听从你的呼唤。我要给你你想要的,满足你的需求,抚摸你,哺喂你,陪你入睡——我在大床旁边加了一张小床,让你吃着母乳甜蜜地进入梦乡。无比满足的你,睡得比以前好多了。
后来,我通过阅读大量书籍和寻求一位儿童精神病学专家的帮助终于弄明白:玛戈没有任何睡眠问题。睡觉的时候,她会突然翻动身体,但这时她根本没有醒,只是在尝试着寻找那个能让她感到安全的地方,那个属于她的位置,还有我的体味和乳房。当她感
觉不到我在身边时,才会真正醒来并且哭泣。那位儿科医生的推断没有错,’我的女儿是在找乳房,错的是她的解决方法。我要做的不过是把女儿放在一张靠近我的小床上,在她身边陪伴着她!
其实,很多父母都会让婴儿和自己一起睡,但他们不敢声张此事,甚至会产生一种罪恶感。他们的脑海里深深地烙印着这样一个观点:这样做不好。他们担心这样做会影响孩子的性别取向,会这样或那样地影响他的正常成长。
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孩子应该独自入睡”这种说法并不存在。婴儿在哺乳期大都和自己的妈妈睡在一起,直到两岁甚至三岁。有些专家声称,床是夫妻亲密的场所。有点儿创意好不好?不是只有在床上才能做爱!
毫无疑问,和孩子睡在一张床上并不会导致父母疏远——个睡在床上的婴儿可没有这样的能力!如果父母因为孩子的存在而变得疏远,责任肯定不在孩子。如果一位母亲以孩子睡在一旁为由拒绝做爱,那绝对是在找借口;就算孩子不在身旁,她也能找到其他理由。
以身旁的孩子为理由来冷落自己的伴侣,或者借
孩子来解决夫妻间的情感问题,都是不理智的行为。
这对孩子和伴侣都没有好处。
一个婴儿躺在父母的床上的确会占一些空间。为了让父母和孩子都睡得舒服,可以在父母的大床旁加一张小床,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强迫一个婴儿在没有父母的呼吸声、没有妈妈的味道的地方睡觉,其实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为由,对孩子施加的一种冷暴力。父母过早地让孩子一个人睡,并不能使他独立,反而会让他产生被遗弃的恐惧感和对亲人的依赖感。只有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孩子才能走向独立。难道我们不该扪心自问,在当今社会,担心自己被遗弃而产生恐惧感的人还不够多吗?
有时候,儿科专家并不比妈妈更了解孩子的情况。专家学的是理论,但孩子不是一个抽象的物体,不能被理论化,因为他是真实存在的。如果理论真的能帮助父母,那也是因为父母能用它更好地理解孩子,而不是让孩子闭嘴或服从。
如果某位医生、心理学家、资深专家或者你的婆婆因为孩子的事情责备你,你不必为此感到愧疚,而只需听取那些能够帮助你理解孩子的建议。
P10-1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