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国学用国学祝和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读国学用国学祝和军

部分旧书采用了标准图片,会可能出现少部分不同印次出版不同封面的情况,旧书无光盘、腰封、书衣、附件等,如有其他问题可咨询客服。

10.09 3.5折 29 九品

仅1件

福建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祝和军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10401725

出版时间2010-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9元

货号1006446029266599937

上书时间2024-11-17

浓诚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影响极大,对于传承中国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国的国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和灵魂,是连接炎黄子孙的文化之桥,心灵之桥,血脉之桥。
《读国学用国学(超值金版)》由祝和军所著,把国学智慧与现实应用完好地结合起来,向你阐述了《易经》与中国人的“阴阳”思维,儒家的内圣外王之路,道家与中国的阴柔文化和浪沙淘尽的诸子百家。

作者简介
祝和军,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和北京大学,哲学专业。现供职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曾翻译《心灵的自救——重获内心安宁与自由的生活法则》(与人合译)、《明哲言行录》(与人合译)。以“缘中源”为笔名出版《听哲学家讲故事》、《智者的顿悟一哲学经典名言的智慧》、《学国学用国学》等一系列著作。

目录
引言
卷  《易经》与中国人的“阴阳”思维
  卷首语
  讲  观乎人文,以化天下——揭开《周易》的神秘面纱
    《周易》就是用来算卦的吗?
    无字天书和有字天书——从《易经》说到《易传》
    六十四卦中的奥秘
    海洋文明VS黄色文明
    谁是神奇的造物主?
  第2讲  一阴一阳谓之道——透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
   看不见的,才是最重要的
    平行线会不会相交?——“阴阳”思维VS线形思维(之一)
    智慧哪里有固定的模式——“阴阳”思维VS线形思维(之二)
    没有谁是天下”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永远都走不出的圆圈
    务“实”不如务“时”
  第3讲  以德配天的阴阳五行说——中国人为什么如此看重“运数”
    循环往复的“五行”
    “五行”中的系统论和整体观
    邹衍及其“五德终始”的历史哲学
    “阴阳”和“五行”的会通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为何如此封闭
  第4讲  表里双解,攻补兼施——从中医看自然领域的“阴阳”思维
    思维模式的“霸权”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不知易者不知中医
    显微镜下的肉体器官——西医眼中的“肉体”
    看不见的经络脉象——中医眼中的“身体”
    中医算不算科学——取消中医的背后
  第5讲  阴阳不测谓之神——从谋略、兵法看社会领域内的“阴阳”观念
    医术和战术——孪生兄弟的不同命运
    《孙子兵法》的冷酷面孔(之一)
    《孙子兵法》的冷酷面孔(之二)
    诡道大全之《三十六计》
    潜谋于无形的《鬼谷子》
    朝秦暮楚的“无道之术”
  第6讲  中国人为什么不需要上帝——“阴阳”思维与中国人的信仰
    西方人为什么信上帝
    敬鬼神而远之
    乘物以游心
    从“天人感应”到“天人合一”
  第7讲  人生不过俯仰进退——“阴阳”思维与中国人的人生法则
    人生如何不是科学的
    “阴阳”思维与太极人生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人生进退的辩证法
    中国人的“相时顺势”
  第8讲  迂回与进入——“阴阳”思维与中国人的处世之道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极高明而道中庸
    不平衡中的平衡术
    上善若水,贵柔守雌
    两点间最短的不是直线
    承担不起的“内耗”
第二卷  儒家的内圣外王之路
  卷首语
  第9讲  中国人的图腾——中国人为什么如此重视血缘亲情
    远古人类的“图腾崇拜”
    从“图腾崇拜”到“祖先崇拜”
    天命神学的坍塌
    天命靡常,惟德是辅
    血缘和权力的联姻
  0讲  黎明前的黑暗——那个“礼崩乐坏的”年代
    惟名与器,不可假于人
    个个都是假面孔
    巫婆是中国批思想家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1讲  儒家的内圣外王之路——从血缘情感到社会秩序
    孔子的选择
    儒家的崛起
    “仁”和“礼”的互动
    从礼仪规范到国家秩序
    名不正则言不顺
  2讲  儒家与《周易》的结缘——《易经》、《易象》和《易传》
    孔子和《易》的不解之缘
    孔子在《周易》里发现了什么?
    《周易》是不是还有一个版本?
    孔子的“演德”之路
    《易传》是否出自圣人手笔?
    《易传》眼中的《易经》
  ……
第三卷  道家与中国的阴柔文化
第四卷  浪沙淘尽的诸子百家

内容摘要
《读国学用国学(超值金版)》是一部向源头回归的书。全书旨在拨开历史的迷雾,斩断迷茫。《读国学用国学》共分四卷,共二十六讲,主要内容包括一阴一阳谓之道——透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以德配天的阴阳五行说——中国人为什么如此看重“运数”;人生不过俯仰进退——“阴阳”思维与中国人的人生法则;黎明前的黑暗——那个“礼崩乐坏的”年代;和合为美的“中庸之道”——有容乃大、海纳百川的气魄和胸襟;道家文化的“恋母情结”——从“生殖崇拜”到“母性崇拜”;孤独而深刻的叛逆者——道家何以偏激地反文明;逍遥背后的阴谋——“无为而无不为”的君人南面之术;成也法家,败也法家——法家思想和一个短命的王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政治与思想的一场交易等。

主编推荐
这不是一本推陈出新的书,而是一部向源头回归的书。我们旨在拨开历史的迷雾,斩断迷茫。

精彩内容
 《周易》就是用来算卦的吗?
一说到《周易》,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算卦、看风水。如果到大街上走一走,我们就会发现,那些在大街小巷吆喝着给人算卦的人都称自己是用《周易》来给别人算命的。这样说的目的无非是让别人相信,自己不是在胡说八道、招摇撞骗,而是有理论依据的。至今估计还有很多人半信半疑:《周易》真的这么神吗?它算出来的到底准不准?当然也有人说,这完全是迷信,去算命的人真是愚昧,两个眼睛的人被没有眼睛的人忽悠(算卦的大多都是瞎子,即使不瞎也会装瞎),真是可怜!
那么,《周易》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它就是用来算卦的吗?如果它是用来算卦的,真的能算准吗?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不寒而栗——自己的命运原来能够被“算”出来!这种观点估计没有几个人会相信。
《艾子后语》里曾经记载了一个专靠算命来行骗的术士:齐王喜相命,有个人自称神相,还说自己是鬼谷子的学生、唐举的老师。齐王敬重不已,请他相命。神相却说:“先不要急,我给人相命一定要先谈一整天才行。”于是就跟齐王闲谈。谈了一会儿,有人来报告齐王说秦兵包围了即墨已三天。齐王脸色大变,神相在一边便说:“我看大王眉宇间一股黑气,预示着一
定会有战争。”又过了一会儿,卫士绑上来一个人,说此人偷了国库许多东西。神相又在一边说:“我看大王下巴发青,一定要破财。”齐王不高兴了。说:“你说的这些都是已经发生了的,我想知道将来的事情。”神相端详了半天才说:“我看大王面部方正、气宇轩昂,一定不是平凡之人!”齐王很气愤,一怒之下就把这位神相杀了。看来,打着算命的幌子行骗,迟早是会露出狐狸尾巴来的。
可是,这真的是我们古人眼中的《周易》吗?仅仅是简单地占卜、预测命运这么简单吗?肯定不是。在今天被我们看起来很荒唐的事情,我们的祖先却是非常严肃的。据说古人演卦有很多规矩,必须先斋戒,吃素食,还要
沐浴洗澡,毕恭毕敬地去演卦。整天吃肉,身上脏兮兮的,演出卦来肯定不灵。而且,你不能碰到个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情就去演卦。比如,你今天家里丢了一只鸡,就不能靠演卦推算一下自己的鸡被谁偷去了。只有遇上大的事情,才能透露天机。否则,就会遭遇厄运。
《韩非子》中记载着一个周文王给商朝的奸臣费仲演卦而蒙难的故事。
费仲是纣王身边的奸臣,无恶不作,坏事做绝。当时周文王在朝歌,一次与费仲一起饮酒,喝的有点多了。费仲知道文王能够演卦,就让文王算一下他的命运。文王一开始不愿意,但拗不过费仲的一再请求,何况费仲当时是纣王身边的红人,得罪不起。无奈之下,文王就替费仲演了一卦。费仲迫不及待地问文王结果如何,文王一时语塞,紧锁双眉,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费仲急了,一再催问。文王说:“此卦甚是奇怪,大人您现今虽享荣华富贵,只是日后,您死得倒真是奇怪。”费仲问:“但不知你看我是怎么死的呢?”文王答日:“人之生死虽有定数,有因疾病而死,有因水火而死,有刀兵而死,有跌扑而死,或者悬梁投井而死,而大人您。日后要在六月间冰冻而死!”费仲一听,脸色就变了,问文王:“君侯自己终身,可曾占过没有?”文王回答说:“倒也占过”。“但不知日后如何?”费仲问道。文王说:“不才倒得个善终正寝,百子送终。比大人您,却好得多了。”这话让谁听了都会恼火。你寿终正寝,我却来了个死于非命!这不是明显地嘲弄我吗?何况古代人对生死很是忌讳,而费仲又是一个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小人。所以,文王占这一卦不要紧,却是把费仲给得罪了。费仲认为文王戏耍了他,怀恨在心,跑到纣王那里狠狠地告了文王一状。文王因此蒙难,被纣王囚禁在菱里整整七年,受尽了折磨。不但如此,为了营救文王,他的大儿子伯邑考还被纣王害死。
文王因为喝醉了酒,随意演卦,泄漏了天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看来,《周易》是用来算卦的不假,但不是瞎算,更不能行骗。就像《聊斋志异
》里的那位崂山道士,到深山中学会了穿墙之术,回来以后四处卖弄,不务正业,结果不但丧失了法术,还闹出了很多笑话。所以说,算卦也有算卦的规矩,古代人对此非常严肃,斋戒、沐浴、祭天、守时,一样都不能少。
古代也有不少对占卜算卦不屑一顾的人。看来,《周易》根本不是靠预测吉凶吸引我们的眼球的。如果仅仅是为了预测吉凶,还讲那么多规矩干什
么!再者,演卦真的能够预测吉凶祸福吗?今天的我们估计没有几个人相信这种说法了。我们不傻。古人也不傻。据《北齐书》中记载,北魏的开国之君魏道武帝拓跋珪就是一个不信星相和占卜之说的人。公元396年,拓跋珪率军攻取后燕,一路势如破竹,最后兵临后燕国都中山城下。正当拓跋珪要
下令攻城时,太史令晁崇进谏:“今日攻城恐怕不太吉利,当年商纣王就是在甲子日败亡的;今天就是甲子日,兵家大都忌讳在今日出兵。”拓跋珪一
听,哈哈大笑道:“商纣王败亡于甲子日,但周武王不就是在甲子日兴起的吗?”于是下令攻城,果然灭了后燕。
在反封建迷信方面,拓跋珪给我们做出了榜样。看来古人也并非靠占卜活着的。既然占卜不管用,我们为什么还对《周易》这么着迷呢?是什么东西吸引了我们?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还是要回到《周易》上来,看看这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