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旧书采用了标准图片,会可能出现少部分不同印次出版不同封面的情况,旧书无光盘、腰封、书衣、附件等,如有其他问题可咨询客服。
¥ 13.94 3.1折 ¥ 45 八品
库存2件
作者黄土路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ISBN9787515508368
出版时间2013-1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45元
货号1753658091469656577
上书时间2024-11-17
庞白:首先回答一个大问题:你如何理解散文,如何评论自己写的散文?我是说“写”而不是“创作”,我不太喜欢“创作”这个词。
黄土路:我非常同意你说的,散文是写,或者记,而不是创作。在我看来,散文首先就是一种记录。它是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的,它也是作家看社会和人生的一只眼睛,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就像一个人,他心里憋着有话要说,那他就写散文。散文就是说出来。我写散文最初就是想留下那些远去的事物,比如母亲、乡村的事物……现在看来,我的散文就是记录了一个进城的农村孩子的轨迹,他在城里四处招摇,却拖着一条乡村的尾巴。
庞白:你说得对,我注意到你的散文,非常重视对“根”的联系。比如《故乡的草味》《谁都不出声》等,而且我偏爱你这类与故乡联系紧密的散文,而不是与城市联系紧密的那种。故乡是我们绕不开的情结。你认同故乡是我们一辈子的写作基础吗?
黄土路:我重视到你说的这个“根”的东西,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心里越来越有着一种恐慌。《谁都不出声》里的记忆,梗在我的心里很久了,如果不把它写出来,我就永远处在一种不安之中。今年春节,我和父亲坐在火塘边聊起村庄的事情。我很惊讶,小村庄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现在已经荒芜了。随着城市的发展,也许有一天它终将消失。这是令人十分悲伤的。不知父亲这一代算不算最后的乡村的守望者,而我们是不是第一代永远回不到家乡的人。但乡村生活在我生命里打下的烙印,就像我额上和身上的伤疤,抹也抹不掉。所以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故乡就是我们生命的底色,当然也是我们写作的底色。乡村的教育,就是一种善良的教育,这种教育使我们即使生活在日新月异的城市,也无法改变自己乡巴佬的形象。我为我儿子这一代感到悲哀:如果一代人的生活里,没有乡村的记忆,那将是十分苍白的。
庞白:有几个字不得不让我感慨:善良、伤疤、悲伤……同时“乡巴佬”这三个字又让我骄傲。我也感觉出你对自己的乡巴佬身份的骄傲了。这是一种无以替代的自豪和从容。乡村给了我们何其多的东西,让我们感谢乡村。从乡村到城市,从世俗的低到世俗的高,保持了内心的平和,这从你的文字里可以看出。我特别喜欢你那篇《故乡的草味》,字里行间有一种温情和天伦以及无法抹去的忧伤在弥漫。可以说说写完这篇文章之后的感想吗?
黄土路:我和弟弟妹妹都在外工作,父亲可能是我与乡村唯一的联系了。每次父亲到城里来,我总感觉到父亲与城市之间的那种尴尬。父亲的别扭正是我自己的别扭。因此当我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我才感觉到,真实,才是散文的力量所在。而更多的时候,我们处在一种虚伪之中:虚假的风景,千篇一律的抒情。殊不知,有时候一个简单动人的细节,它的力量却超过千言万语!
庞白:谢有顺在一篇文章里说过:“我期待这一种感官话语的崛起,期待眼睛、耳朵和鼻子能在文学中重新复活。”我认为他的观点是对的。真实的力量无与伦比。打动我们的那些东西,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史铁生的《病隙碎笔》《我与地坛》等等,很难想象其中有不真实。但是你的散文里也有一些让人感觉到是“虚构”的篇章,这主要是写城市的那些,是不是因为行文的方式掺进了小说的写法,让我有这样的看法呢?
黄土路:谢有顺说得很好,我觉得他是针对现在写作个性的消失来说的。现在的文学,不是没有眼睛、耳朵和鼻子,而是许多人共用一个眼睛、耳朵和鼻子,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是十分可怕的。每个人的写作当然希望都能打上自己的标签。把“虚构”引入散文写作,就是我有意的尝试。就像我也尝试用“细节”把小说、散文、诗歌的写作打通一样。前不久,我在《健报》开的专栏里写了篇短文《让更多的人看到火车》,为了让更多的乡亲们看到火车,我虚构了在山地上用木头造一列木头火车的可笑的事情。但我觉得,尽管内容是虚构的,但我表达的愿望和感情是十分真实的,这种真实也同样也能把读者打动。这种情感我觉得才是散文的内核所在。
把虚构引入散文,也引起了些有趣的误读,比如有朋友把它当小说来读,有些书把我的散文当小小说收入。但我不管那么多了,在很多人都在练习好好走路和奔跑的时候,我在尝试飞,也许有一天我真能飞起来。
庞白:当前一些年轻的散文写作者在写作中不守“规则”,不按常理出牌,引发不少争论,比如近期的“新散文”之争,你认为这样的争论有没有价值?如果有,你“帮”谁?
黄土路:这种争论有必要也没有必要,因为写作这种东西,没有必要争来争去,关键在于写。我也希望有一种全新的散文写作,能打破既有的各种规则。由于做杂志,长期读一些十分“八股”的来稿,感到十分郁闷,它就像一种很沉重的东西压迫着我的呼吸。如果年轻的散文作者能用自己的写作拆掉樊篱,戳穿这种压抑,给散文界透来一股新鲜的空气来,那真是令人欢呼的事情,哪管他用了哪种方式?散文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由。散文期待着全新的解放。至少,我会站在迎接“解放军”进城的队伍里。
庞白:你如何处理散文和生活的关系,即如何把生活散文化?
黄土路:年轻的时候,希望生活像诗。现在,青春已经远去了,像我们这样正处在“青春晚期”的(我非常喜欢和认同“青春晚期”这个称谓,它来自我的一个朋友、青年作家徐虹的一部小说的书名),越来越感觉到生活就是散文,至少是散文化的。它随意,散淡,有些压迫,有些小小的悲伤,有些肤浅的快乐,有一点点希望。所以不存在如何把生活散文化的问题,而是我们的生活本来就散散淡淡得像一篇散文,也许有时候更杂乱无章得像一篇无法修改的没有头绪的小学生作文。我觉得散文很多时候关注的是常态的生活,所以才称之为散文;当我们把目光转向非常态的生活的时候,我们得写小说了。
庞白:另一个问题:我有些怀疑散文的写作方向是我们生命里注定的,有可能?
黄土路:我非常认同,我们的生命的方向就是散文。当我们老了,“脑袋垂到椅子上”,这时候很多事情都看淡了,世事都能通透明达了,那境界就真正的是一篇散文了。我觉得“老”本来就是一种境界,需要一辈子的修炼才能达到的。不过我觉得生命的结局倒像是戏剧,不同的生命有不同的落幕方式。我曾说过,我希望将来自己的墓碑上就写一个字:土。不过我的朋友们还是建议我改成另一个字:黄。黄也好,土也好,我非常喜欢这两个字透出的意蕴。它是我生命的底色。
庞白:我对你刚才说的生活的常态和非常态很感兴趣。可以解说一下吗?这两种状态在散文和小说中的地位有其突出之处?诗歌中这两种态度是不是也有体现?
黄土路:我觉得,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着既定的轨道,我们早上出门去上班,晚上大都回到家里来,吃,喝,拉,撒,说着无聊的话,睡觉,重复着重复,单调着单调,似乎没什么可超出你的想象,这种日常化的生活大概就是常态的生活吧。散文很多时候是关注常态的,只是不同的眼睛,在常态里观照出不同的人生况味来。偶尔有一天,一个人出门去了,一辆车在街头冲向了他,或者从什么地方冲出一个人来,从背后给了他一刀,这种冲突就是非常态的;或者还有一种理解:很多人的生活是这样的,但偏偏他的生活是那样的,那么他的生活也许也是一种非常态。在非常态里,我们往往更能看到人性的冲突,看清人性的复杂,这才是小说要关心的。我很高兴近年来有一种关注生活的诗歌,在生活的细枝末节处,发现使人灵机一动的美。这种诗歌,放下了诗歌尊贵的架子,把诗歌放到大众生活的层面来,使读者有了可触可感的可能。它使写诗成了平平常常的事情。我非常喜欢这种状态。“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好像是谁的诗吧。
庞白:我注意到,你对摄影的兴趣好像和写作的兴趣一样浓,在你的网络相册里,我看到祥和的村庄、平静的湖水、荒芜的野草、破败的墙壁,还有脸上挂着鼻涕的孩童……这些好像大都来自你的故乡。你为什么这么热衷于摄影?它与写作,二者有相通之处?
黄土路:十多年前,当我还在河池师专读书的时候,有一次要离校见习,去一个名叫北海的城市。临行前我向中文系一位名叫莫蔚的同学借了一部相机。为了教会我摄影,他在一张巴掌大的纸条上,写了一行字,教我在哪种情况下用多少光圈,在哪种情况下设置多少快门速度。我的摄影生涯便开始了。我喜欢摄影,是因为按下快门的那种快乐使我十分迷恋。当你移动着镜头,在镜头里寻找着合理的构图,当你在放大的镜头里,捕捉着使你心动的瞬间,你会发现,其实摄影也是寻找细节,关注细节的。相同的风景,从相同的角度,拍出来的照片往往大同小异,只有注意到细节的人,才能拍出不同的照片来,这与散文写作应该是一样的。
庞白:最后一个问题:你喜欢什么样的散文?
黄土路:我读的散文其实不是很多。但我还是喜欢那种轻松有趣的,贴近当下人们生活情绪的,有着真挚情感的,能打动人的文字。我不喜欢故弄玄虚的、冷漠的、虚伪的文字。因为我希望阅读对我来说,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黄土路,原名黄焕光,壮族,1970年出生于世界长寿之乡广西巴马,作品主要发表于《作家》《花城》《青年文学》《天涯》《上海文学》《长城》《散文》《美文》《诗选刊》《中华文学选刊》等杂志,出版有诗集《慢了零点一秒的春天》。曾获第六届全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园丁奖,第三届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奖,第四、第六届《广西文学》广西青年文学奖。
流年:
父亲传
母亲,送你去土地的深处
祖父与齐秦
故乡的草味
谁都不出声
把手举过头顶
小学站在童年的地里
小人书它像鸟儿飞走了
想念菜地
我的赐福我的乡村——代摄影手记
雪落归途
母亲·母校
烟火:
“三马”入城市
踢毽子的女孩
城北地带
在河堤上奔跑
后现代车夫
河岸人家
想起远离广告的人们
偷书的女孩想回家
家乡来的人
地方:
去南丹的理由
山那边的凤山
乐业天坑记
山里花开
从一片枫叶上回家
与庞白扯散文(代后记)
长大后到城市打拼,农村老家唯有年迈父母留守,类似这样的情节,发生在70、80后的很多人身上。独在异乡为异客,从古至今,诗人从来不吝啬写下思念故乡的诗句。在城乡差距增大,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思乡又多了更多的内容。是回去,还是留下?这是很多人心中存在的问题。在《谁都不出声》这本散文集中,作者也同样发出这样的疑问并进行思考,读者在欣赏散文的同时,同样能够找到心灵的共鸣。
作者擅长用简洁平实的语言,营造诗一般优美和小说的趣味。特别是作者描述童年生活的文字,一个羞涩、倔强、敏感、好学的孩童形象跃然于纸,令人也不禁回想起各自有泪有笑的童年
作者的摄影水平不俗,常拍摄故乡的一草一木、风土人情,本书收录了48幅精美图片,供读者欣赏。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