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儿童游戏(第四4版)邱学青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学前儿童游戏(第四4版)邱学青

8.94 2.0折 45 八五品

库存2件

福建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邱学青

出版社江苏教育

ISBN9787534388873

出版时间2008-12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5804542

上书时间2024-05-28

浓诚书店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邱学青编著的《学前儿童游戏(第4版)》系统地阐述了学前儿童游戏的有关原理、结构和实践操作等问题,在介绍学前儿童游戏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的同时,展示了游戏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价值以及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特征,探讨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机构中存在的必然性,提出了适合幼儿园教师参考的可操作的原理和经验,尤其是教师在游戏中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教育作用,以及指导游戏的策略和方法;在关注正常教育机构中集体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的同时,引进和介绍了对待个别儿童的发展诊断的游戏治疗方法,并展现了作者利用游戏治疗实施干预的具体方法的案例。本书有助于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学前儿童游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现状,为人们将游戏从观念层面向实践层面的转换搭建了桥梁,可以作为各级、各类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参考资料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用书。

作者简介
邱学青,女,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儿童游戏”、“游戏疗法与儿童心理健康”、“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儿童玩具”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行为问题儿童游戏治疗的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幼儿园自主性游戏指导策略的研究”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在省级以上核心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专著《学前儿童游戏(第一版)》获全国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教材“二等奖”。

目录

**版序
再版前言
**章游戏及其特征
**节游戏的定义
一、文化视野中的游戏
二、社会学视野中的游戏
三、语言学视野中的游戏
四、生物学视野中的游戏
五、人类学视野中的游戏
六、心理学视野中的游戏
第二节游戏的特征
一、游戏的描述性特征
二、游戏的本质性特征
第三节儿童游戏的特质
一、游戏是儿童的需要
二、游戏是儿童的工作
三、游戏是儿童的权利
第二章游戏与儿童身心发展
**节游戏与儿童认知的发展
一、游戏与儿童语言发展
二、游戏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三、游戏与儿童问题解决
第二节游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一、游戏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催化剂
二、游戏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逐渐学习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三、游戏与同伴关系
四、游戏与亲社会行为
第三节游戏与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游戏与儿童情绪体验
二、游戏与儿童情感发展
第四节游戏与儿童身体发展
一、游戏与基本动作的发展
二、游戏与运动能力的发展
三、游戏与儿童身体生长发育
第三章游戏的理论流派
**节经典的游戏理论
一、经典的游戏理论
二、对经典游戏理论的评析
第二节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游戏思想
二、埃里克森的掌握论
三、佩勒的角色扮演
四、门宁格的宣泄说及相关研究
五、对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的评析
第三节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
一、游戏的实质
二、练习性游戏的发生、发展
三、儿童游戏的发展阶段
四、象征性游戏的发展
……
第四章儿童游戏的分类
第五章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
第六章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
第七章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概况
第八章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
第九章游戏环境的创设
第十章玩具和游戏材料
第十一章游戏观察指导
第十二章幼儿园各类游戏的指导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学前儿童游戏的有关原理、
结构和实践操作等问题,在介绍学前儿童游戏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的同时,展示了游戏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价值以及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特征
,探讨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机构中存在的必然性,提出了适合幼儿园教师参
考的可操作的原理和经验,尤其是教师在游戏中如
何更有效地发挥教育作用,以及指导游戏的策略和方法。
本书有助于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学前儿童游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现状,为人们将游戏从观念层
面向实践层面的转换搭建了桥梁,可以作为各级、
各类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参
考资料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用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