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光绪二年仲秋北平王爷府弄堂”奏乐用堂鼓】,清•光绪二年仲秋北京王爷府弄堂奏乐使用的堂鼓。金丝楠木鼓腹,上下两面蒙厚实牛皮,每一面以120颗鼓钉铆固。鼓腹直径28厘米,上下牛皮鼓面直径25厘米,鼓高8.6厘米,重950克。金丝楠木鼓腹部位有时间及地点文字落款:“光绪二年仲秋北平王爷府弄堂”楷书。作为北京王爷府里奏乐专用鼓,见证了清朝末期王爷府兴衰发展历史,具有收藏研究和使用欣赏价值。
  • 【清代“光绪二年仲秋北平王爷府弄堂”奏乐用堂鼓】,清•光绪二年仲秋北京王爷府弄堂奏乐使用的堂鼓。金丝楠木鼓腹,上下两面蒙厚实牛皮,每一面以120颗鼓钉铆固。鼓腹直径28厘米,上下牛皮鼓面直径25厘米,鼓高8.6厘米,重950克。金丝楠木鼓腹部位有时间及地点文字落款:“光绪二年仲秋北平王爷府弄堂”楷书。作为北京王爷府里奏乐专用鼓,见证了清朝末期王爷府兴衰发展历史,具有收藏研究和使用欣赏价值。
  • 【清代“光绪二年仲秋北平王爷府弄堂”奏乐用堂鼓】,清•光绪二年仲秋北京王爷府弄堂奏乐使用的堂鼓。金丝楠木鼓腹,上下两面蒙厚实牛皮,每一面以120颗鼓钉铆固。鼓腹直径28厘米,上下牛皮鼓面直径25厘米,鼓高8.6厘米,重950克。金丝楠木鼓腹部位有时间及地点文字落款:“光绪二年仲秋北平王爷府弄堂”楷书。作为北京王爷府里奏乐专用鼓,见证了清朝末期王爷府兴衰发展历史,具有收藏研究和使用欣赏价值。
  • 【清代“光绪二年仲秋北平王爷府弄堂”奏乐用堂鼓】,清•光绪二年仲秋北京王爷府弄堂奏乐使用的堂鼓。金丝楠木鼓腹,上下两面蒙厚实牛皮,每一面以120颗鼓钉铆固。鼓腹直径28厘米,上下牛皮鼓面直径25厘米,鼓高8.6厘米,重950克。金丝楠木鼓腹部位有时间及地点文字落款:“光绪二年仲秋北平王爷府弄堂”楷书。作为北京王爷府里奏乐专用鼓,见证了清朝末期王爷府兴衰发展历史,具有收藏研究和使用欣赏价值。
  • 【清代“光绪二年仲秋北平王爷府弄堂”奏乐用堂鼓】,清•光绪二年仲秋北京王爷府弄堂奏乐使用的堂鼓。金丝楠木鼓腹,上下两面蒙厚实牛皮,每一面以120颗鼓钉铆固。鼓腹直径28厘米,上下牛皮鼓面直径25厘米,鼓高8.6厘米,重950克。金丝楠木鼓腹部位有时间及地点文字落款:“光绪二年仲秋北平王爷府弄堂”楷书。作为北京王爷府里奏乐专用鼓,见证了清朝末期王爷府兴衰发展历史,具有收藏研究和使用欣赏价值。
  • 【清代“光绪二年仲秋北平王爷府弄堂”奏乐用堂鼓】,清•光绪二年仲秋北京王爷府弄堂奏乐使用的堂鼓。金丝楠木鼓腹,上下两面蒙厚实牛皮,每一面以120颗鼓钉铆固。鼓腹直径28厘米,上下牛皮鼓面直径25厘米,鼓高8.6厘米,重950克。金丝楠木鼓腹部位有时间及地点文字落款:“光绪二年仲秋北平王爷府弄堂”楷书。作为北京王爷府里奏乐专用鼓,见证了清朝末期王爷府兴衰发展历史,具有收藏研究和使用欣赏价值。
  • 【清代“光绪二年仲秋北平王爷府弄堂”奏乐用堂鼓】,清•光绪二年仲秋北京王爷府弄堂奏乐使用的堂鼓。金丝楠木鼓腹,上下两面蒙厚实牛皮,每一面以120颗鼓钉铆固。鼓腹直径28厘米,上下牛皮鼓面直径25厘米,鼓高8.6厘米,重950克。金丝楠木鼓腹部位有时间及地点文字落款:“光绪二年仲秋北平王爷府弄堂”楷书。作为北京王爷府里奏乐专用鼓,见证了清朝末期王爷府兴衰发展历史,具有收藏研究和使用欣赏价值。
  • 【清代“光绪二年仲秋北平王爷府弄堂”奏乐用堂鼓】,清•光绪二年仲秋北京王爷府弄堂奏乐使用的堂鼓。金丝楠木鼓腹,上下两面蒙厚实牛皮,每一面以120颗鼓钉铆固。鼓腹直径28厘米,上下牛皮鼓面直径25厘米,鼓高8.6厘米,重950克。金丝楠木鼓腹部位有时间及地点文字落款:“光绪二年仲秋北平王爷府弄堂”楷书。作为北京王爷府里奏乐专用鼓,见证了清朝末期王爷府兴衰发展历史,具有收藏研究和使用欣赏价值。
  • 【清代“光绪二年仲秋北平王爷府弄堂”奏乐用堂鼓】,清•光绪二年仲秋北京王爷府弄堂奏乐使用的堂鼓。金丝楠木鼓腹,上下两面蒙厚实牛皮,每一面以120颗鼓钉铆固。鼓腹直径28厘米,上下牛皮鼓面直径25厘米,鼓高8.6厘米,重950克。金丝楠木鼓腹部位有时间及地点文字落款:“光绪二年仲秋北平王爷府弄堂”楷书。作为北京王爷府里奏乐专用鼓,见证了清朝末期王爷府兴衰发展历史,具有收藏研究和使用欣赏价值。
  • 【清代“光绪二年仲秋北平王爷府弄堂”奏乐用堂鼓】,清•光绪二年仲秋北京王爷府弄堂奏乐使用的堂鼓。金丝楠木鼓腹,上下两面蒙厚实牛皮,每一面以120颗鼓钉铆固。鼓腹直径28厘米,上下牛皮鼓面直径25厘米,鼓高8.6厘米,重950克。金丝楠木鼓腹部位有时间及地点文字落款:“光绪二年仲秋北平王爷府弄堂”楷书。作为北京王爷府里奏乐专用鼓,见证了清朝末期王爷府兴衰发展历史,具有收藏研究和使用欣赏价值。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清代“光绪二年仲秋北平王爷府弄堂”奏乐用堂鼓】,清•光绪二年仲秋北京王爷府弄堂奏乐使用的堂鼓。金丝楠木鼓腹,上下两面蒙厚实牛皮,每一面以120颗鼓钉铆固。鼓腹直径28厘米,上下牛皮鼓面直径25厘米,鼓高8.6厘米,重950克。金丝楠木鼓腹部位有时间及地点文字落款:“光绪二年仲秋北平王爷府弄堂”楷书。作为北京王爷府里奏乐专用鼓,见证了清朝末期王爷府兴衰发展历史,具有收藏研究和使用欣赏价值。

2000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制作者北平王爷府

年代光绪二年 (丙子1876)

材质金丝楠木、牛皮、铆钉

尺寸28 × 28 × 8.6 cm

货号尚格物架

上书时间2021-07-08

汲古堂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 最新上架
《ROLEX 2012-2013:劳力士蚝式恒动手表全系列产品介绍手册》2012年12月瑞士劳力士手表厂原厂印制,全汉语。24开本,高档铜版纸,共170余页。尺寸(长×宽×厚)24厘米×17厘米×1.3厘米。
《ROLEX 2012-2013:劳力士蚝式恒动手表全系列产品介绍手册》2012年12月瑞士劳力士手表厂原厂印制,全汉语。24开本,高档铜版纸,共170余页。尺寸(长×宽×厚)24厘米×17厘米×1.3厘米。 ¥60.00
【民国三十五年胡适手书《山海经》读后感手稿1份】,毛笔草书手写稿,共1页,大16开,落款:“民国三十五年 胡适 胡适之印(红色篆印)”,纸张及内容完整。“中国国民党美西支部”红六格竖行页眉红蓝双色套墨传统制式信笺纸,信笺纸页眉印文字:“中国国民党美西支部”(红色宋体)、“总理遗训”(蓝色隶体),红色竖格左右边框外分别印竖行文字:“同志仍需努力”(红色隶书)、“革命尚未成功”(红色隶书)。
【民国三十五年胡适手书《山海经》读后感手稿1份】,毛笔草书手写稿,共1页,大16开,落款:“民国三十五年 胡适 胡适之印(红色篆印)”,纸张及内容完整。“中国国民党美西支部”红六格竖行页眉红蓝双色套墨传统制式信笺纸,信笺纸页眉印文字:“中国国民党美西支部”(红色宋体)、“总理遗训”(蓝色隶体),红色竖格左右边框外分别印竖行文字:“同志仍需努力”(红色隶书)、“革命尚未成功”(红色隶书)。 ¥3600.00
【民国三十五年胡适手抄《山海经•英山》原文及译文手稿1份】毛笔草书手写稿,共4页,大16开,落款:“民国三十五年 胡适 胡适之印(红色篆印)”,纸张及内容完整。“中国国民党美西支部”红六格竖行页眉红蓝双色套墨传统制式信笺纸,信笺纸页眉印文字:“中国国民党美西支部”(红色宋体)、“总理遗训”(蓝色隶体),红色竖格左右边框外分别印竖行文字:“同志仍需努力”(红色隶书)、“革命尚未成功”(红色隶书)
【民国三十五年胡适手抄《山海经•英山》原文及译文手稿1份】毛笔草书手写稿,共4页,大16开,落款:“民国三十五年 胡适 胡适之印(红色篆印)”,纸张及内容完整。“中国国民党美西支部”红六格竖行页眉红蓝双色套墨传统制式信笺纸,信笺纸页眉印文字:“中国国民党美西支部”(红色宋体)、“总理遗训”(蓝色隶体),红色竖格左右边框外分别印竖行文字:“同志仍需努力”(红色隶书)、“革命尚未成功”(红色隶书) ¥1800.00
【民国三十五年胡适手抄《山海经•令丘山》原文及译文手稿1份】毛笔草书手写稿,共3页,大16开,落款:“民国三十五年 胡适 胡适之印(红色篆印)”。“中国国民党美西支部”红六格竖行页眉红蓝双色套墨传统制式信笺纸,信笺纸页眉印文字:“中国国民党美西支部”(红色宋体)、“总理遗训”(蓝色隶体),红色竖格左右边框外分别印竖行文字:“同志仍需努力”(红色隶书)、“革命尚未成功”(红色隶书)
【民国三十五年胡适手抄《山海经•令丘山》原文及译文手稿1份】毛笔草书手写稿,共3页,大16开,落款:“民国三十五年 胡适 胡适之印(红色篆印)”。“中国国民党美西支部”红六格竖行页眉红蓝双色套墨传统制式信笺纸,信笺纸页眉印文字:“中国国民党美西支部”(红色宋体)、“总理遗训”(蓝色隶体),红色竖格左右边框外分别印竖行文字:“同志仍需努力”(红色隶书)、“革命尚未成功”(红色隶书) ¥1800.00
【胜利在前 毛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在西柏坡 赠给烈属军属革命残废军人复员退伍军人 河北省革命委员会 河北省军区 一九七八年春节】一九七七年年画。对开,画面尺寸(长x宽):51.5厘米×36.5厘米。已装裱,带上世纪七十年代原装实木玻璃镜框,后带实木背板,顶带原装挂环,可直接悬桂,镜框装裱后尺寸(长×宽×厚):58.0厘来×43.0厘米×2.0厘米,重2.15公斤。
【胜利在前 毛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在西柏坡 赠给烈属军属革命残废军人复员退伍军人 河北省革命委员会 河北省军区 一九七八年春节】一九七七年年画。对开,画面尺寸(长x宽):51.5厘米×36.5厘米。已装裱,带上世纪七十年代原装实木玻璃镜框,后带实木背板,顶带原装挂环,可直接悬桂,镜框装裱后尺寸(长×宽×厚):58.0厘来×43.0厘米×2.0厘米,重2.15公斤。 ¥500.00
【民国时期梅花▪兰花▪竹子▪菊花▪荷花▪牡丹六条屏浮雕紫檀木笔筒】正六棱柱形,口直径18.5厘米,外底足直径16.5厘米,高19.5厘米,壁厚1.1厘米,质量751.0克。笔筒上口微外展,内凹外底足。民国时期木工大师制作,用紫檀木雕制梅花、兰花、竹子、菊花、荷花、牡丹浮雕六条屏,加底,拼合而成笔筒。笔筒器型及图案意境高古俊逸,大气磅礴。
【民国时期梅花▪兰花▪竹子▪菊花▪荷花▪牡丹六条屏浮雕紫檀木笔筒】正六棱柱形,口直径18.5厘米,外底足直径16.5厘米,高19.5厘米,壁厚1.1厘米,质量751.0克。笔筒上口微外展,内凹外底足。民国时期木工大师制作,用紫檀木雕制梅花、兰花、竹子、菊花、荷花、牡丹浮雕六条屏,加底,拼合而成笔筒。笔筒器型及图案意境高古俊逸,大气磅礴。 ¥1200.00
《实用写真术》(日本)写真师 长谷川保定 著,写真新报社 发兑,(日本)明治四十三年(公元1910年)七月十日第1版第1次印刷。日本东京日文原版书,讲述照相机以及摄影技术方面的工具书,书中附有大量当时摄影师摄影插图。32开本,全书总计约400页。
《实用写真术》(日本)写真师 长谷川保定 著,写真新报社 发兑,(日本)明治四十三年(公元1910年)七月十日第1版第1次印刷。日本东京日文原版书,讲述照相机以及摄影技术方面的工具书,书中附有大量当时摄影师摄影插图。32开本,全书总计约400页。 ¥1200.00
《唐山古树志》
《唐山古树志》 ¥60.00
【商号 唐山交通大学:1935年12月20日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秘书长池宗墨钤印、“冀东唐山商会”商号登记表】厚硬铜版纸双面制式卡片,尺寸(长×宽)28.2厘米×23.0厘米。登记内容:商号 唐山交通大学。本籍 河北(省)唐山(县)五(区)火车站西扶轮街(村门牌第)二六号。现住所 河北(省)唐山(县)五(区)火车站西扶轮街(村门牌第)二六号。主户 (通称)茅以升。
【商号 唐山交通大学:1935年12月20日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秘书长池宗墨钤印、“冀东唐山商会”商号登记表】厚硬铜版纸双面制式卡片,尺寸(长×宽)28.2厘米×23.0厘米。登记内容:商号 唐山交通大学。本籍 河北(省)唐山(县)五(区)火车站西扶轮街(村门牌第)二六号。现住所 河北(省)唐山(县)五(区)火车站西扶轮街(村门牌第)二六号。主户 (通称)茅以升。 ¥1800.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整面鼓品相好,完好无损,厚重结实,完全可以正常使用,以手击之声音厚重大气,气势磅礴。
商品描述
【清代“光绪二年仲秋北平王爷府弄堂”奏乐用堂鼓】,清•光绪二年仲秋北京王爷府弄堂奏乐使用的堂鼓。金丝楠木鼓腹,上下两面蒙厚实牛皮,每一面以120颗鼓钉铆固。鼓腹直径28厘米,上下牛皮鼓面直径25厘米,鼓高8.6厘米,重950克。金丝楠木鼓腹部位有时间及地点文字落款:“光绪二年仲秋北平王爷府弄堂”楷书。整面鼓品相好,完好无损,厚重结实,完全可以正常使用,以手击之声音厚重大气,气势磅礴。根据落款时间“光绪二年仲秋”以及地点“北平王爷府弄堂”判断,该面鼓至少已经有145年历史,而且是北京王爷府里奏乐专用鼓,见证了清朝末期王爷府兴衰发展历史,具有收藏研究和使用欣赏价值。
        █关于鼓
        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按《礼记•明堂位》的记载,在很早的传说中,“伊耆氏”之时就已有“土鼓”,即陶土作成的鼓。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激越雄壮而传声很远,所以很早就被华夏祖先作为军队上助威之用。相传黄帝征服蚩尤的涿鹿之战中,“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太平御览》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纪》)。
        上古时代的战鼓,皆由鳄鱼皮制成,而鼓皮选用鳄鱼皮,是取鳄鱼的凶猛习性以壮鼓声。到了周代,据《周礼•地官司徒》之载,已专门设置了“鼓人”来管理鼓制、击鼓等事。鼓人所管理的有各种用途的鼓,如祭祀用的雷鼓、灵鼓、乐队中的晋鼓等。其中,专门用于军事的叫“汾(音)鼓”,据《说文》的解释,这是一种长八尺,鼓面四尺,两面蒙革的大鼓。此外,路鼓、晋鼓、等也用于军旅,这些鼓以后发展为各种规格的战鼓,在军事上得到普遍地运用。
        在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通天的神器,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在狩猎征战活动中,鼓都被广泛地应用。鼓作为乐器是从周代开始。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领,古文献所谓“鼓琴瑟”,就是琴瑟开弹之前,先有鼓声作为引导。鼓的文化内涵博大而精深,雄壮的鼓声紧紧伴随着人类,远古的蛮荒一步步走向文明。俗可以是民间的欢庆锣鼓,雅可以进入庙堂祭祀和宫廷宴集。从原始的陶鼓、土鼓、皮鼓、铜鼓,一直发展到种类繁多的现代鼓,鼓是最为人们喜爱和广泛应用的乐器之一。有观点认为,最早的鼓应该是由远古的先民使用的,陶罐、陶盆等生活用具所演化而来,出土的陶鼓证明了,早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有了陶鼓的制造。陶鼓又称土鼓,是用陶土烧制成鼓框,再蒙上动物的皮革做成的。在我国以瓦为框制造陶鼓的传统,沿袭了很久。腰鼓,流行于唐代,唐代的腰鼓除了木质材料以外,也有以陶瓷作为鼓材的。
        鼓的出现比较早,从如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以甘肃省天水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的陶鼓为例)。 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民族乐队、各种戏剧、曲艺、歌舞、赛船舞狮、喜庆集会、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 鼓的结构比较简单,是由鼓皮和鼓身两部分组成。鼓皮是鼓的发音体,通常是用动物的皮革蒙在鼓框上,经过敲击或拍打使之振动而发声的。中国鼓类乐器的品种非常多,其中有腰鼓、大鼓、同鼓、花盆鼓等。
        █王爷府
        王爷府简称王府,是封建社会等级最高的贵族府邸。王府建筑规模、样式、布局都是严格按照封建礼制建筑的,等级差别十份明显。明朝时留有规定,九五之数为皇帝专用,官吏平民的房屋都不准建九五开间的。歇山转角、重檐重拱、绘画藻井、朱门红窗等都是皇宫、庙宇专用的,不准在官吏平民们住宅中采用。
        王府建筑规模、样式、布局都是严格按照封建礼制建筑的,等级差别十份明显。明朝时留有规定,九五之数为皇帝专用,官吏平民的房屋都不准建九五开间的。歇山转角、重檐重拱、绘画藻井、朱门红窗等都是皇宫、庙宇专用的,不准在官吏平民们住宅中采用。
        清代的王府里住的是王公、王公不是普通的老百姓,辛亥革命后,王公的后代沦落为平民,王府也变成了民居。清朝的亲王府大门为五间,正殿为七间,后殿五间,寝宫两重,各五间。公侯的宅邸明朝规定为前厅、中堂、后堂共七间,大门三间,梁栋、斗拱、檐角用彩色绘饰,门窗仿柱用黑漆油饰,门上有金漆兽面锡环。一至五品官,厅、堂各七间,屋脊许用瓦兽,梁栋、斗拱、檐角用青碧绘饰,门屋三间,用绿油兽面摆锡环。六至九品官,厅堂各三间,正门一间,门为黑色,有铁环。
        百姓的房屋总的间数不限,但正房不能超过三间,清朝政府对房屋的建制基本上沿袭明朝的制度。明朝时皇帝的儿子部要封王,这些"王"分封于全国各地,采取的是“封而不建”的办法,即“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明朝的王并不掌握当地的军政权力,在北京城内也没有多少王府。在明代倒是有一些公、侯、伯府在北京城里。北城的定阜大街就是当年定国公府的所在地,东直门内北小街的永康胡同是永康侯府的所在地,广宁伯街则是广宁伯府的所在地。
        到了清代,连明朝分封诸王于各地的形式也取消了,各位亲王、郡王只有接受了爵位,而无“国”可就。王府都建在北京城内,王府的产权属于朝廷,王爷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和继承权。如果王爷的某个儿子袭封,自然可以在王府里继续住下去,如果王爷没有子嗣,或者是被废黜王爵,王府就要被收回,再由皇帝分给其他王爷居住。清朝的亲王和郡王都是皇子,他们在未成年时都住在紫禁城内,成年时才移居城内的各王府中。据统计清朝有亲王、郡王封号的皇子将近70个,而北京城内的王府只有40个左右。这是因为有的皇子死得早,还没到分府的年龄就去世了,有的甚至是死后追封的,还有的王府先后住过几个王爷。清朝的宗室封爵有十二等。即: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爵位的继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世袭罔替”,即亲王、郡王的后代中总是有一人袭封爵位。袭爵的人如果犯了罪,爵位仍然可以由其他人袭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铁帽子王”。
        铁帽子王府为礼亲王府、睿亲王府、豫亲王府、顺承郡王府、庄亲王府、郑亲王府、肃亲王府和克勤郡王府。后来又有雍正皇帝的兄弟允祥、咸丰皇帝的兄弟奕訢、道光皇帝的儿子奕譞、乾隆皇帝的重孙奕劻分别被封为怡亲王、恭亲王、醇贤亲王、庆亲王,享受世袭罔替的最高待遇。第二种继承方式是“世袭递降”,即儿子的爵位比父亲的爵位要低一等,父亲如果是亲王,儿子就袭封郡王,孙子袭封贝勒。但最初封为亲王的,降到镇国公就不再降了,最初封为郡王的降到辅国公也不再降了。皇帝的儿子既有封为亲王的也有封为郡王的。只有亲王、郡王的住宅可以称为“王府”,贝勒、贝子、辅国公的住所称为“府”,高级官员的住所只能称“宅”称“第”。
        王府的建造形制有严格的规定,不得随意违反。亲王府的大门为五间,郡王府的大门为三间,左右各有一扇角门,也叫阿司门,府门外有石狮、灯柱、拴马桩、上马石,门的对面有影壁。王府的建造形制,东、西路可以自由配置,中路一律相同,主要有府门(又称宫门,亲王府5间,郡王3间)、影壁、大殿(又称银安殿)、二府门、神殿、后楼、家庙等。
        █北京市的清代王府
        王府是北京作为清代政治、文化中心所遗留下来的较为重要的物质文化遗存之一。辽、金、元、明诸代也都以北京为都,金代的王府也设在中都,贞祐三年(1215),蒙古人攻陷金中都后,毁拆金中都,新建元大都,金代的王府没有一处存留下来。元、明两代实行藩王外封制,王府一般建在封地。元代中期,在大都也出现过王府,“文明门,即哈达门,哈达大王府在门内,因名之。”另外,在元代史籍中还提到在“兴圣宫迤南”有燕邸,即燕王府。在明都南京时,今北京为燕王坐镇,其府邸建在元旧内殿隆福宫(今中海)。明迁都北京后,燕王府邸被改建成西宫,在京城新建十王府。但以上元、明王府也都未能保存下来,仅留下了十王府、十王府街、王府井大街等地名。
        清代自皇太极开始,即对宗室进行分封,当时的宗室王爵分为九等。在都城沈阳的皇宫周围曾建有十余座王府。清灭明后,于顺治元年(1644)定鼎北京,沈阳的王府除一座因主人被黜外,其余随迁,并在北京新建了更气派的王府。同时,还对诸子进行重新分封。清代统治者认识到“ 封而不建, 实万不易之常法”,遂确定了“ 诸王不锡土,而其封号但予嘉名, 不加郡国”的原则, 诸王没有封地,不外出就藩,只受封吉祥的名号, 获赐在京城建府邸居住,诸王府邸即王府。顺治六年(1649),又将宗王爵调整为十二等。顺治十年(1653)确定了袭封制度,即亲王、郡王一子袭封,其余诸子及贝勒以下诸等封王之子降级受封,奉恩将军之子孙世授奉恩将军。此后历朝清帝登基,都例行对宗室进行分封,分封制度也不断详细、完备。
        据统计,顺治年间,被分封或晋升为亲王、郡王的宗室即有8人,被封为多罗贝勒的3人,贝子18人,加上镇国公、辅国公等,总计96人。此后各朝清帝继续册封皇子、皇孙,其中从顺治到嘉庆朝,册封的亲王和郡王就有45 人。王梓先生对清代诸帝皇子封王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其结果为:清代诸帝共有皇子115人(含嗣子),其中11人继承帝位(4人登基前被封为亲王),被封为亲、郡王者37人,袭亲、郡王者5人,被追封为太子、亲王、郡王者12人。另有20位皇族子孙被清代诸帝“功封”或“恩封”为亲、郡王⑧。被封王者即可获赐建府邸居住,京城的王府即随着封王的增加而增加。据嘉庆时礼亲王《啸亭杂录》载,从顺治至嘉庆朝,京城共有王公府邸89 所, 有确切位置可指的78所。乾隆十五年(1750),《京城全图》中标注王府总计42所。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有记载可查的辅国公以上府邸共有50所。有些王府后来被改为寺庙,如顺治初年的睿亲王(摄政王)多尔衮府,康熙三十三年(1694)被改建为玛哈噶喇庙,乾隆四十年(1775)重修,次年改名为普度寺。世宗胤即位前的府邸于雍正三年(1725)被改为雍和宫,乾隆九年(1744)又被改为喇嘛庙。怡亲王允祥的府邸于雍正八年(1730)允祥死后被改为贤良寺。辛亥鼎革,清室覆亡,诸王丧失俸禄,遂变卖府邸以维持生计,王府随之纷纷败落。大多数王府在变卖后被不断地拆改、添建,部分沦为居民大杂院,逐渐支离破碎,多数已失原貌,甚至残毁殆尽。据1959年北京市文物工作队的普查登记,当时北京尚有清代王府55处。之后,随国家建设需要,多数王府被拆除。至2006年底,北京有府址可寻的王公府邸共46座,其中孚王府、恭王府及花园、醇亲王府和淳亲王府即英国使馆旧址等4座王府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王府、礼王府、克勤郡王府、顺承郡王府、恒亲王府、宁郡王府、和敬公主府、庆王府、醇亲王府、涛贝勒府、僧王府等11座王府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另外,循郡王府、敬谨亲王府和那王府等3座王府旧址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名称分别为“东城区方家胡同13号、15号四合院建筑”、“清学部”和“东城区国祥胡同2号四合院建筑”。
        清代王府集中分布于北京内城,但也有个别例外情况。清初摄政王多尔衮的睿亲王府和阿济格的英亲王府设在皇城,在他们被议罪削爵后即不再为王府。睿王府被改建成缎匹库和吗哈噶喇庙(乾隆年间改名为普度寺),英王府被改建为光禄寺。此后,宗人府于顺治十五年(1658)上疏曰:“皇城为皇上宸居,诸王在内居住,所属人员,往来出入,难以稽察,应迁居于外”,得到谕准。但乾隆帝四女和嘉公主的府邸仍设在了皇城中,且一直沿用至光绪朝(光绪百日维新时在此设京师大学堂,现京师大学堂建筑遗存中公主府正殿仍存)。另外,也有设在城外的王府,即昌平区的理亲王府。因允是圣祖第二子,且是两立两废的皇太子。世宗即位后,封其第二子弘为理郡王,诏于昌平郑家庄平西府村建府。雍正六年(1728),弘晋封为理亲王,仍以此为府,这是清代唯一一座不在京城内的王府,离京城有10余公里。乾隆四年(1739)弘被削爵圈禁于景山,数年后,该府为内务府拆除。除以上例外者外,北京的清代王府呈拱卫皇城之势遍布于北京内城。现存46座王公府邸及遗址中,有21座位于东城区,它们是孚王府、宁郡王府、淳亲王府、亲王府旧址、惠亲王府、和亲王府(即段祺瑞执政府旧址)、惇亲王府遗存(恒亲王府)、循郡王府、和敬公主府、贝子溥伦府、贝子弘府、镇国公溥芸府、承恩公志钧府、承恩公桂祥府、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府、蒙古王那彦图府、普度寺(摄政王多尔衮府)、肃亲王新府遗存、理郡王府遗存、贝子奕谟府花园遗存及载涛旧居(贝勒载涛宅)。有25座位于西城区,它们是恭王府及花园、郑王府、礼王府、克勤郡王府、庆王府、醇亲王府(摄政王府)、仪亲王府、醇亲王府(南府)、顺承郡王府、阿拉善王府、奎公府、棍贝子府、魁公府、公府、魏公府、永府、涛贝勒府、洵贝勒府、敬谨亲王府、绵德府以及庄亲王府和平安里遗址、恂郡王府(老虎庙,残留西南角一小段府墙)、端王府、定亲王府等。
        王府是仅次于皇宫的建筑群,其修建要按照一定的等级标准进行。关于王府的等级规格,在崇德、顺治迄光绪各朝都有规定,其中顺治和乾隆年间的府制规定较为详尽,《大清会典》有载。王府的基本格局是东、中、西三路并列,东、西两路的住房和花园限制得并不严格,可自由配置。中轴线上的建筑是体现府邸等级差别的所在,要按制度布置前殿后寝,一般为南北向,以正殿为中心。亲王、郡王府共五重殿宇,贝勒以下四重。朝内大街的孚王府布局与《大清会典》规制基本契合,是最典型的清代王府建筑。王府占地4.4万平方米,建筑布局分三路,中路为礼仪空间,是王府的核心所在,保存最好,自南而北依次为宫门五间、银安殿七间(两侧有翼楼各七间)、后殿五间、后寝七间、后罩楼七间。殿堂均为绿琉璃瓦顶,配房为灰筒瓦绿剪边顶,府内有戏台。西路是生活居住区,东路为府库、厨厩及执事、侍从房舍,现已难窥旧貌。原外垣大门开在朝阳门内北小街,现大门为后建。宁郡王府规模不大,但前殿后寝及形制都很完备,是一处较好的郡王府实例。恭王府是北京市现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其建筑质量之精,后花园景物之幽美,在晚清王府中是比较突出的。今虽历经沧桑,其风貌犹存。
        违越府制的情况也不少。满洲贵族在进入北京后开始大规模地修建府邸时,即多有逾制行为,以致清政府不得不宣布:“王府营建,悉遵定制。如基过高,或多盖房屋者,皆治以罪。” 皇子分府有时也并不按规制进行,如康熙帝二十二子贝勒允祜府基本同于亲王府,二十三子贝勒允祁府介乎亲王府与郡王府之间。康熙帝三子诚亲王允祉之子弘受封贝子而又准其按王府形制兴建新府。端王府是端郡王载漪的府邸,但在格局上却是亲王府的规格。至晚清,除孚、醇王府外,多数承袭改建或新建王府趋于简化朴实,如位于灯市口西街的惠亲王府,已无楼的建制,主要殿堂改歇山顶为硬山顶,斗拱形式也由重拱简化为单拱或无斗拱。再如有权势的恭亲王,其府正门、后寝也是硬山顶,其后楼建成转角楼数十间,更是突破成文规定。永贝勒府从建筑布局、大门规格和主体建筑覆仰合瓦来看,其规格不高,因为建府时的府主仅为镇国将军,后继者虽晋封贝勒,但并未按规制重修府第。现府门基本仍维持原状,院内建筑已于2002年基本拆除。
        获赐之王府由工部负责建造,“亲王册封外藩,工部题明,遣官营造府邸。” 如裕亲王府、恭亲王府、亲王府、和亲王府由内务府奉旨筹建。其余获赐建府之诸王,需自行筹资兴建,“其余府第多系自造,大略相等。” 但通常情况下,一些官员往往会资助钱款或用料,朝廷也会拨部分款项进行修建。如礼亲王杰书建府,康熙皇帝即下旨命天下资助,甚至府中陈设也系官员献纳。所赐建和承袭改建的王府往往结合所在地段尽可能按王府规制进行规划,设主轴线,分成几路建设,主轴线上的建筑一般为南北向,以正殿为中心,府四周围以城砖砌筑上为筒瓦起脊式的高墙,墙尽端和转角处安有吻兽;府大门旁置石狮子,府大门前置前庭院(即狮子院)、影壁或在大门内增设二门,以免大门临街。
        从各种记载及现存实物来看,所有王府的总体布局大致相同,只是局部稍有差别。多数王府因各种原因,尚且达不到规定的标准。如西黄城根南街的礼亲王府后寝超标,但前庭翼楼和后殿间数则不达标。礼王府建于清康熙初年,坐北朝南,嘉庆十二年(1807)毁于大火,后由当时袭爵的昭重建,即今之府邸。中路现存四进院落和后罩楼。东路部分改建,尚保存原建格局;西部花园无存。逾制现象,似仅有大木仓胡同的郑亲王府一例,《大清会典•工部》记其“殿基逾制,又擅用铜狮、龟、鹤,罚银二千两” ,《清史稿》本传言其因府第逾制“罢辅政” 。郑王府建于清初,后有扩建,坐北朝南,分东、西两部分,东部是王府的主要建筑,现存府门五间,辟门三,宫门五间,正殿五间,东西翼楼,后寝七间(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逸仙堂),东西配殿各五间,后罩楼已拆除。西部为花园,称“惠园”。民国年间被改为中国大学,现仅存“惠园”碑。若按王府规制衡量,也只是基高逾制,擅用了不该用的铜狮等饰物,而其大殿、东西配楼、后殿、后罩楼等均不足规定的标准,更接近郡王府。若按照府制来衡量,裕亲王府是最标准的一座亲王府,该府为敕建,完全按照规定修建。在郡王府中,恂郡王府中路的主要建筑很标准。贝子溥伦府的建筑格局并不符合清初规定的贝子府制度,说明清代后期王公数量增加,很多府第是用民间大宅改造,王公的身份只能在大门上有所表现。
        王府多附带花园,《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载:“京师园林,以各府为胜,以太平湖之旧醇王府,三转桥之恭王府,甘水桥北岸之新醇王府,尤以二龙坑之郑王府为最有名。其园甚钜丽,奥如旷如,各极其妙。” 直到清朝末年,郑王府花园——惠园还闻名遐迩,为清代北京最著名的王府花园之一。《京师坊巷志稿》载:“惠园在西单牌楼郑亲王府,引池叠石,饶有幽致,传是李笠翁手笔。园后为雏凤楼,楼前有池,其后即内宫门楼。后有瀑布,高丈余,其声琅然可听。” 现尚存留的有恭王府之萃锦园,醇王府之渌水园(今宋庆龄故居)。恭亲王还在府外另建了一所小花园,即鉴园。棍贝子府花园的规模、气势和景色,在京城所有王府花园中无与伦比,该府还获特恩引玉河水进府,因此花园中的湖水源于积水潭。现棍贝子府原有建筑大部分拆除,仅存三间卷棚歇山筒瓦顶的花厅、两幢硬山过垄脊的重楼以及湖与假山。棍贝子府花园现为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清代王府中一般都有自己的戏台,如恭王府东路院北的主体建筑就是一座大戏楼,戏台有台柱、台顶和上下场门,著名演员谭鑫培、王瑶卿、杨小楼等都曾在此登台献艺。现存王府保存有大戏台的虽然不多,但皇帝赐园中的戏台多有明确记载,这也是王府文化的一大特色。
        若从封袭情况看,清代王府可分为世袭罔替和世袭递降两种,世袭罔替即封王子孙每次可有一人按原爵袭封。纵观清代封王,世袭罔替之封王又有两种情况,即清初以佐命殊勋受封之八大铁帽子王和后来“以天潢近支得封”的四大恩封世袭罔替亲王。八大铁帽子王即郑亲王、礼亲王、庄亲王、豫亲王、肃亲王、睿亲王、克勤郡王和顺承郡王。四大恩封世袭罔替亲王为醇亲王、怡亲王、恭亲王和庆亲王。在十二家世袭罔替亲王的王府中,有八家在西城区,有三家在东城区。从一个侧面印证了王府分布的东富西贵说。
        世袭递降指封王子孙袭爵需世降一等,也因为此,清代王府存在一府数主的情况。如恩封世袭罔替的醇亲王府有南、北二府,南府的前身是荣亲王府,北府曾是成亲王府。恭亲王府原是庆亲王老府。巽亲王府是礼亲王府的一部分,康熙五十二年(1713)废,乾隆朝改建为定亲王府,今九三学社内的古建筑当为府中遗迹。诚亲王府后被赐给了慎郡王。果亲王府后被赐给瑞亲王,其袭爵之贝子只得迁至卓公府。怡亲王府有三座,帅府园的第一座怡亲王府在始封王允祥死后被雍正帝改成贤良寺;朝阳门内大街路北的第二座怡亲王府的府主在1861年宫廷政变中被慈禧处死,府邸被收回改赐予孚郡王。东单北极阁三条的第三座怡亲王府原为宁良郡王弘皎的府邸,因为同治三年(1864)所复之怡亲王爵由宁良郡王四世孙镇国公载敦袭,故宁郡王府成了新怡亲王府。恒亲王府继袭至奕奎时,已是镇国公爵,而此时的仁宗第三子绵恺已晋爵为惇亲王,正需分府,于是恒亲王府被改赐为惇亲王府。亲王府于同治八年(1869)被赐给荣安固伦公主,同治十三年(1874)荣安公主病卒后,王府又被转赐给恭忠亲王奕之女荣寿公主,被称作大公主府。新中国成立后在此开设了中医院,1985年,北京市中医院建楼时,大公主府被按原府建筑格局迁建至密云白河郊野,现为密云县博物馆。棍贝子府在清代京城诸多王公府第中称谓最多,有诚亲王府、固山贝子弘璟府、庄静固伦公主府、四公主府、土默特郡王府等。
        总之,清代王府是清代政治制度、建筑规制的见证,是皇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从建筑规制看,它们按规制而建,中轴设计,左右对称,前朝后寝,奢华壮美,这是诸多王府建筑的共同特色。北京的王府又是北京城内一批顶级的四合院,其建筑格局、彩画装饰、内部设置、生活习俗等方面,既有类似于皇宫的地方,也与民间的四合院有不少相通之处,北京的王府文化体现了皇家文化与民间文化的交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整面鼓品相好,完好无损,厚重结实,完全可以正常使用,以手击之声音厚重大气,气势磅礴。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