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德年制对弈图人物青花瓷盘】,青花哥窑瓷,高3.5cm,口径18厘米,壁厚0.4厘米,重450克。胎体厚实致密,胎质细腻,釉面细小冰裂状纹片结合,釉质滋润,釉面泛酥光,青白釉色,盘面绘制明代人物对弈图,衬以祥云及兰花草图案,连枝寿桃饰边,外套双圈,蓝色青花人物花卉图案饱满润泽。盘外面对称饰以四束蓝色青花牡丹图案,底足直径达10.2厘米,而且露胎,外双圈饰蓝边,外盘底宋体落款“宣德年制”。
¥
6000
九品
仅1件
制作者明•宣德年制对弈图人物青花瓷盘
年代宣德 (1426-1435)
材质青花哥窑
尺寸18 × 18 × 3.5 cm
货号尚涛展架
上书时间2021-06-2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明•宣德年制对弈图人物青花瓷盘】,青花哥窑瓷,规格尺寸:高3.5cm,口径18厘米,壁厚0.4厘米,重450克。胎体厚实致密,胎质细腻,釉面细小冰裂状纹片结合,釉质滋润,釉面泛酥光,青白釉色,盘面绘制明代人物对弈图,衬以祥云及兰花草图案,连枝寿桃饰边,外套双圈,蓝色青花人物花卉图案饱满润泽。盘外面对称饰以四束蓝色青花牡丹图案,底足直径达10.2厘米,而且露胎,外双圈饰蓝边,外盘底宋体落款“宣德年制”。典型明朝早期宣德年青花哥窑陶瓷风格,尽显清幽淡雅、朴茂自然之风范。
█ 青花瓷
青花瓷,又名“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引领时代潮流,超脱、大气,而且文化底蕴深厚,精灵毓秀。 明朝是青花瓷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发展了元青花的技术,并不断加以改进,使其在明末清初达到巅峰,并在康雍乾时期继续发展。作为中国瓷器的代表,有关青花瓷器的研究方兴未艾,更多的人将从中了解到它的独特魅力。现代意义上的青花瓷器,作为一种成熟的单独的瓷器艺术品种,只是元朝末期景德镇在引进波斯技术和青料的基础上烧出的,真正占有突出地位的,是在明朝。
元朝的统治时期并不长,不到一百年,便被雇农出身的朱元璋推翻了。朱元璋上台第二年,就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专门为宫廷和上层人物烧制青花瓷器。官窑垄断着生产青花的最优质青料与瓷土,并限制着民窑青花的品种与样式。在明初洪武时期,洪武青花与元青花大致相似,即一般的青花色泽偏于暗黑,器型上大致相同,在图案装饰上,趋向于多留空白地,同时万字纹和扁菊花纹使用较多,瓷器的底足较大而露胎。
█ 哥窑
哥窑名列宋代五大名窑,在陶瓷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哥窑胎多紫黑色、铁黑色、也有黄褐色。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釉面泛一层酥光,釉色以炒米黄、灰青多见,釉面大小纹片结合。
经染色后大纹片呈深褐色,小纹片为黄褐色,也称‘金丝铁线’“墨纹梅花片”“叶脉纹”‘文武片’等。这是传世哥窑的主要特征之一。器形有各式瓶、炉、尊、洗及碗、盆、碟等。多见仿古造型,底足制作不十分规整,釉面常见缩釉和棕眼。
《中国陶瓷史》这样叙述:
造型有各式瓶、炉、洗、盘、罐等。论胎有厚薄之分,其胎质有瓷胎和砂胎两种,胎色有黑灰、深灰、浅灰、土黄多种色调,釉色也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黄各色。从时间上讲,这里应有早晚之别,从产地说也有恐非一个瓷窑的作品,情况是比较复杂的。
记载“哥窑”的古文献主要有:元代的《至正直记》,明代的《格古要论》、《遵生八笺》,清代的《博物要览》以及明代的《浙江通志》等。但究竟哥窑窑址何在?性质如何?一直是陶瓷史研究中众说纷纭、悬而未决的问题。
流传于世的“哥窑”经典器大多源自清宫旧藏,由于这批器物与古文献中的记载的“哥窑”特征不符,而且没有考古资料佐证,因而造成了中国陶瓷史上最大的悬疑。
为区别于明、清文献中所记载得哥窑(龙泉章生一窑),宫中名为“哥窑”的传世品,后世鉴赏家称其为“传世哥窑”。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