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
  •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
  •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
  •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
  •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

10 2.4折 42 八五品

仅1件

天津东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万超、黄江松、赵雅萍 著;辛向阳 编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e5

上书时间2021-09-12

默趣堂书屋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郭万超、黄江松、赵雅萍 著;辛向阳 编
  •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8
  • 版次 1
  • ISBN 9787201095639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0页
  • 字数 19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概述了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此,在吸收、借鉴国外城镇化建设启示的基础上,我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必须注重与产业协同发展,与宜居城市建设相互促进,从而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城市品牌”。
【作者简介】
      郭万超,男,籍贯山东,北京大学法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曾到美国、加拿大、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访问。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城镇化发展概述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
一、改革开放前:城镇化波浪起伏时期
二、改革开放后:城镇化稳步推进时期
三、1996年至今: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第二节 我国城镇化的主要特征
一、我国城镇化起步晚、水平低但速度较快
二、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脱离且明显落后于工业化水平
三、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为主
四、政策导向作用对城镇化的影响十分明显
五、城镇化中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
第三节 我国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化水平增长缓慢且在很长时间内严重滞后于工业化
二、城镇化贪大求全、滥用耕地
三、城镇化不讲质量但求数量 缺乏文化特色和产业支撑
四、城镇体系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征地拆迁问题重重
五、城镇化与不合理的行政区划相矛盾
六、土地制度、户籍制度阻碍了城镇化

第二章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第一节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与意义
一、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
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一、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公平共享
二、四化同步,统筹城乡
三、优化布局,集约高效
四、生态文明,绿色低碳
五、文化传承 彰显特色
六、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七、统筹规划,分类指导
第四节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目标
一、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 提升城镇化质量
二、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形成合理的城镇结构体系
三、转变城镇发展方式 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
四、统筹城乡,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

第三章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调发展
第一节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与工业现代化
一、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二、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工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第二节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一、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二、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的重要作用
三、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第三节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
一、第三产业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
二、我国第三产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三、促进第三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第四章 国外城镇化概述
第一节 美国城镇化概述
一、美国城镇化的历程
二、美国城镇化的特点
三、经典案例一一堪萨斯州的肖尼镇
第二节 英国城镇化概述
一、英国城镇化的历程
二、英国城镇化的特点
三、经典案例:田园城镇一一莱奇沃思
第三节 日本城镇化概述
一、日本城镇化的历程
二、日本城镇化的特点
三、经典案例一一“零排放”的北九州
第四节 国外城镇化的启示
一、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二、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三、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四、促进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

第五章 新型城镇化与宜居城市建设
第一节 什么是宜居城市
第二节 宜居城市的评价标准
第三节 全球最宜居的城市
第四节 坚持“四个原则”,实现建设宜居城市目标
一、坚持让市民在出行方式拥有充分自由权的原则,建设平衡、高效、公平的交通系统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设宜人的生态环境
三、坚持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原则,塑造浓厚的、有特色的城市文化氛围
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第五节 实现“三个转变” 创新城市管理
第六节 东京宜居城市建设之路
一、加强区域一体化发展,走都市圈发展模式
二、建成世界上最发达的城市轨道交通
三、充分开发和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实现城市精明增长
四、注重文化建设,发展多元文化

第六章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品牌
第一节 城市品牌化
第二节 城市品牌要素
第三节 城市品牌分类
第四节 城市品牌定位
第五节 构建城市品牌体系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