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文学》十七年
  • 《人民文学》十七年
  • 《人民文学》十七年
  • 《人民文学》十七年
  • 《人民文学》十七年
  • 《人民文学》十七年
  • 《人民文学》十七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民文学》十七年

9 3.2折 28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红强 著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4

上书时间2024-03-22

北京轩雨阁书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红强 著
  •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0
  • 版次 1
  • ISBN 9787801708007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12页
  • 字数 15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1949-1966〈人民文学〉十七年》作者在十七年的整体语境中把握《人民文学》在那个时期处于文学运动风口浪尖的状况,不仅呈现出那个时代的运动事件,而且还有那些非凡人物的非凡面目神态。
  本书对《人民文学》这块当代文学活化石进行了宏观义理和微观诗体的辨析,从而具备了学术和智慧的双重愉悦和价值。而某些客观的“史”的展示,又替中国文学和作家做出了集体忏悔。
【目录】
第一章生而权威
一、新中国文艺的方向
《人民文学》的起点
题词者、主编和登记人
三位一体的主编们
二、期刊群体之间的等级性秩序
新中国的期刊体制链
在中央级报刊之间
为地方级期刊树立标准
三、“象征效应”为核心的传播发行
剔除商业因素
沈从文的复活
文学新人的突变

第二章《人民文学》的内部生产机制
一、编辑群体的选择
主编的六次更迭
编辑的三次大换血
二、编委胡风
一封退稿信
《三十万言书》中的全盘计划
身陷八卦阵
《睡了的村庄这样说》
三、体现规划要求的组稿与审稿
大规划与大拼盘
审稿机制的六次微变
四、选择作家与作家姿态
头题小说177篇,107人
“指导者”:茅盾和丁玲
“人民的本色”:巴金、冰心、老舍、艾芜
“问题”作家赵树理
新堆力量的主流化

第三章《人民文学》“异端”文学的生成
一、《人民文学》“异端”文学的四条脉络
《除夕》与写“真实”
方纪与“人性”书写
《回答》《望星空》与自省
《羊舍一夕》与风格叙事
二、《我们夫妇之间》引发的争论
不经意的发表
也牧的创作转折
小说改编和占据了“市场势力”
新文学在城市的生存权之争
三、秦兆阳与“干预文学”的生成
有限度的“思想纲领”
《人民文学改进计划》的三个文本
不断摇摆的版面安排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修改之争

第四章“双百”时期的论坛——“短论”和“创作谈”
一、栏目与专题
二、从呼唤“先进”到规范“鸣放”
三、对文学生产机制的整体批评
四、一次文学传统的回归
附录:新时期的《人民文学》
一、王者归来
二、文学资源分割与权威下降
三、我们的生活、经验和灵魂
后记
参考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