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乾盛世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

13.74 5.8折 23.8 全新

库存80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默 主编

出版社广东旅游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0

装帧平装

货号SJLT

上书时间2024-11-28

姿妤书城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默 主编
  •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10
  • ISBN 9787807666691
  • 定价 23.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23cm
  • 页数 152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康熙治国、康熙亲政·鳌拜被捕、满汉官员品级划一、南怀仁修正历法、吴三桂起兵·三藩反清、三藩请求撤除、武英殿刻书正式开始等。
【目录】

康熙治国/001
康熙亲政·鳌拜被捕/004
满汉官员品级划一/006
南怀仁修正历法/008
吴三桂起兵·三藩反清/010
三藩请求撤除/012
武英殿刻书正式开始/013
南怀仁建新仪器/015
“河西三将”讨逆/017
南怀仁铸神勇大炮/018
布尔尼叛清/019
尚之信叛而复降/020
俄国尼古拉使团人京/021
清军收复福建/022
靳辅任河道总督治理黄河/023
清军占厦门/024
郑经病逝·台湾内乱/026
康熙推广种痘/027
清军攻占昆明·三藩之乱结束/028
清重视方略体制/030
施琅平台湾·台湾设一府三县/032
康熙南巡·治淮黄河/035
清军收复雅克萨/038
军屯边疆/040
再征雅克萨/042
库伦伯勒齐尔会盟/044
永远禁止妇女殉葬/045
康熙第二次南巡/046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048
康熙初征噶尔丹·乌兰布通激战/050
边防卡伦制度实行/052
“提督九门”形成/054
祠堂体制完成/055
清宫医药体系完成/058
清代官服形成/061
康熙二征噶尔丹/063
三征噶尔丹/065
恢复加强驿传体系/067
康熙第三次南巡/070
清三彩、五彩出现/072
康熙帝第四次南巡/073
开始修建避暑山庄/074
康熙帝第五次南巡/075
礼仪之争引起康熙驱教/076
康熙第六次南巡/078
废立太子之争/079
江南科场案发生·清朝采取防弊措施/081
赴俄使团出发/082
清政府实行“永不加赋”政策/083
康熙帝主持编纂《数理精蕴》/084
清初实行摊丁人地/085
清代幕制开始兴盛/086
康熙推广新稻种/088
俄国传道团进入北京/089
重申海禁/091
清政府用兵西藏/092
《皇舆全图》开中国近代地图先河/094
商业集团兴起/096
康熙帝去世/098
雍正帝即位/099
秘密立储制度建立/101
完善摊丁入地制/102
年羹尧死/103
雍正推广官话/104
清廷大败噶尔丹/105
雍正帝去世·乾隆帝继位/107
博山玻璃工艺进入清廷/108
清官丝织集古代工艺大成/109
官修《明史》成书/112
《大清律》编成/114
清官学系统完备/115
清政府组织编纂医书《医宗金鉴》/117
清廷赈救黄淮灾区/118
禁止种烟/119
永定河开渠筑坝/120
圆明三园建成/12l
中国钱庄成熟/123
民间手工业勃兴/125
乾隆首次南巡/127
制定《西藏善后章程》/128
国家宗教体制形成/129
清军攻克伊犁/13l
清军再定准噶尔/133
乾隆第二次南巡/134
平定回疆/135
乾隆帝第三次南巡/137
乾隆第四次南巡/138
定巡查与俄国疆界例/139
乌鲁木齐建城/140
控制民间火器/141
乾隆第五次南巡/142
乾隆第六次南巡/143
乾隆登基五十年/144
清廷建南北大阁藏书/145
福康安领兵平定西藏/146
英国使者马戛尔尼访华/147
纪昀主持编《四库全书总目》/148
川楚陕各地白莲教大起义/150
乾隆退位/152

内容摘要
 中华文明的历史充满了辉煌与苦难,成就和挫折。它的历史无处不在,决定着我们中国人今天的思想和感情。当今的中国和中国人是中华文明的历史造就的,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的延伸,也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华文明的历史之河奔流到现在。总结历史、展望未来,这就是李默编著的《康乾盛世/图说历史丰碑》的意义和使命。
本书力求总结和回顾中华文明的全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在内容结构上,既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具有相当的广博性,既有严谨、准确的学术价值,又有活泼、流畅的可读性。《康乾盛世/图说历史丰碑》综合了大规模学术著作的系统性、严密性和普及读物的全面性、简易性,它既可作为大型工具书检索中华文明的各个成分,又可作为通俗的读物进行浏览。

精彩内容
 康熙是清代前期比较宽厚圣明的统治者之一。他在位61年,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为清代“康乾盛世”的到来奠定了政治与经济上的基础。
这一切又是和康熙治国思想以及采取的治国措施分不开的。
1662年,康熙即位。当时,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非常尖锐,被战争破坏的社会生产急待恢复,国家财政也十分困难。为了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建立大一统的封建统治秩序,康熙在亲政以后便学习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策略,把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正统思想,大力倡导汉族知识分子最热衷的程朱理学。他甚至下令将朱熹升配孔庙,序为十一哲。
还重用一批理学家,如李光地、汤斌、熊赐履等,不仅与他们研讨理学,而且还让他们编纂理学书籍,如《性理精义》等。为了在全国推广理学,康熙把朱熹所注四书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因为程朱理学有利于统一思想,建立封建统治秩序。
康熙在利用理学的同时,还注意把儒家的政治思想贯彻到治国措施中去。
康熙认为对老百姓要“仁以育之,所以养也;义以正之,所以教也”,既要
在物质上保障人民生活,又要在精神上进行礼义教育,才能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他还认识到“政苛则国危,法峻则民乱”,因此提出“治天下之道以宽为本”的才略。在立法司法上,反对严刑峻法,主张尚德缓刑,并要
求官吏做到“讼简刑清,与民相安于无事”。他还提出治理国家要“澄清本源”,也就是“薄税敛,敦教化,使百姓足衣食以兴礼义,惜廉耻而重犯法”。以民为本,也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康熙接受了这一
思想,并承认“国家根本在百姓”,民心向背决定着国家政权的命运,因此他将安民作为治天下的核心关键,为此他经常巡视各地,了解民情,关心民间疾苦,而且重视与民休养,称之为治理天下的基本政务。为了达到“养民”目的,康熙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曾说:“国家要务,莫如贵粟务农”,并采取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
康熙八年,他下诏停止了圈地运动,又下令让明末农民战争中农民夺回耕种的原明朝官僚勋戚的田地即归耕种者所有,称为“更名田”。此外康熙为减轻人民的负担,还大规模减免赋税。
平定吴三桂等三藩之乱后,康熙认识到“吏治不清”是“民生不遂”的重要原因,便开始选用贤才,整顿吏治。在这一方面,康熙又接受了儒家的人治思想。他说:“从来有治人无治法,为政全在得人”,“睢治天下之道。
莫大于用人”,“用得其人而天下之事自然就理”。
康熙选用人才以德才兼
备为标准,而尤以德为最重要。他曾说,地方官“务使德胜于才,始为可贵”。
所谓“德”,也就是“忠君循分”、“洁己爱民”,即对上要忠于君主,对下要安抚百姓。在整顿吏治方面,康熙实行奖廉惩贪,强调官吏“节操清廉,最为紧要”,尤其重视督抚的人选,因为任命督抚是政府治理地方的重要环节,而且督抚又是下层官吏的表率,只要督抚清廉,下层
官吏便不能“加意于民”,百姓便可以安居乐业。
此外,康熙对国家统一与主权的独立有着较为进步的思想。当沙俄力图侵占黑龙江流域部分领土时,他立即派兵进驻额苏里与瑷珲,坚持黑龙江流
域一河一溪不可弃之于“鄂罗斯”。后来两次雅克萨之战也是这种思想的实施贯彻。当教皇格勒门第十一禁止中国人尊孔祭祖时,康熙严词告诫外国传教士“慎无扰乱中朝”。在对内方面,康熙历来反对分裂割据,所以他派兵收复了台湾,平息了三藩以及新疆、青海、西藏等地贵族叛乱,维护了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
康熙六年(1667)春,四辅政大臣之首索尼带头奏请康熙帝亲政。七月三日,经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允许,择吉亲政。七日,康熙帝行亲政礼,御太和殿,王以下文武百官上表庆贺,同时宣诏天下,并分别派遣内秘书院学士等告祭岳镇海渎诸神。
尽管康熙已经亲政,但专制朝政的鳌拜竟丝毫不肯放权,而且变本加厉。
康熙亲政以后,一方面不断给辅政大臣加官晋爵从而稳住局势,一面在群臣中直接树立自己的威信,并暗中准备降伏鳌拜事宜。
康熙八年(1669)五月十六日,鳌拜人见,康熙一声令下,将鳌拜擒获。同时,康熙命议政王大臣等逮捕鳌拜的十三名党羽及另一辅政大臣遏必隆等有关官员,五月二十八日,议政王大臣康亲王杰书等审问鳌拜同党,定出鳌拜罪状三十款,拟处以极刑。
康熙帝闻讯,传旨:念鳌拜效力年久,不忍加诛,著革其职,抄没家产,严加拘禁。鳌拜的众多党羽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惩治,许多遭受鳌拜打击的官员得以平反昭雪。鳌拜被擒后,康熙帝才真正实现了“亲政”。
P1-4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