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远自迩: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和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行远自迩: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和研究

行远自迩

13.5 3.0折 45 全新

库存4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铁城 著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长春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2-06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SJLT

上书时间2024-11-10

姿妤书城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铁城 著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长春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 2022-06
  • 版次 1
  • ISBN 9787519274702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1页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梅州中学历史现状调研报告、课题(含子课题)研究报告、历史、历史高中复指导、反思和教研心得等方方面面。

精彩内容:

课程改革背景下梅州市中学历史课堂现状分析梅州地处广东省东北部,北邻赣南,东连闽西,是粤闽赣边区域中心城市。梅州是客家人比较集中的聚居地之一,“文物由来流”,被誉为“世界客都”;是元帅的故乡,也是历史名城。一、梅州素有“之乡”的美誉,崇文重教氛围浓厚,文教底蕴深厚教育一直是“世界客都”梅州的突出优势和重要品牌。梅州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土瘠民贫,但客家人富有理想与担当,具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梅花端的种梅州”,梅花为百花魁首,激励着历代莘莘学子以“梅花香自苦寒来”自勉,蕴含着梅州成为“之乡”的深刻意义。客家人自认是中原冠带之后,负有传承中原正统的责任,民众素养底蕴深厚,自古视上学求知、教化子女、树德良行为人生头等大事,有着“耕可养身读可养心,身心无恙多可安泰;饥能壮志寒能壮气,志气不凡必有大成”的优良品,形成了“宁肯挑担、柴、做苦力,也要供子女读书”的优良传统和社会风尚。崇文尚学,读书至上;光前裕后,教育为先;客家风华聚梅州,呈现出“学舍多文教盛、满街儿女挟书囊”的盛况。科举试是古代衡量一个地方文教事业发展水的重要尺度,梅州历代骄人,“九子七成才”“三代三翰院”“父子同进士”等关于科举的故事至今还为客家人津津乐道。山多田少的自然环境、历代的重视和支持、地方士绅的办学、强大的社会奥论是梅州教育兴盛的外在因素,而深厚的家学渊源和书香风气、竞争的乡土环境、家族的全方位支持、广泛的社会网络、善于抓住机遇则是其教育兴盛的内在因素。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的千余年间,全州登科第者共计中进士234人,选翰林院学士33人,举人1645人,秀才16479人。特别是清朝时期,梅州科举高居全省,被誉为“人文秀区”,成为的之乡。崇文尚学传统,让梅州较早形成了相当庞大的教育规模。清乾隆年间,时任广东督学的吴鸿称“嘉应(梅州的古称)之为州也,人文为岭南冠”,学校密度之大,少见。据不统计,清宣统三年(1911),嘉应州共有小学堂803间、中学堂9间、女子学堂2间。梅州各地都有古老的学宫、学堂,兴宁学宫、五华学宫、梅县丙村三堡学堂等遗存至今。民国时期,梅州教育亦走在了全省乃至前列。曾在梅州传教20余年的法国神父赖查斯在其客家词典自序中,记述了当时梅州的教育盛况:嘉应州,这个不到三四十万人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随处都是学校,一个不到三万人的城市中,便有十余间中学和数十间小学,人数几乎超过城市内居民的一半。按照人比例来说,不但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和它相比较,是较之欧美各国也毫不逊。1935年,当时的省教育厅查全省国民教育,梅县(今梅县区)列居。1945年,国民报告普及教育情况,江苏武进名列,梅县居第二。梅州历来发达的教育造了一代又一代的名士英才,历梅州孕育了两院院士30名,大学校长340名,国共两党将军518名。中华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几十年里,梅州教育更是呈快展的势头,先后实现了普及初等教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梅州基础教育仍处于整个广东省前列。2000年获得了“普九”市称号。崇文重教的传统塑造了客家人在逆境中奋斗求生、在苦寒中开天辟地的独特格,支撑了梅州在客观条件比较落后的情况下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梅州成为近代的之乡、华侨之乡和足球之乡,强化了梅州作为“世界客都”的效应。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特别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梅州基础教育的发展水与省内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断加大。课程改革强烈地冲击着现有的教育人才体系,对广大教师的专业结构、专业技能提出了新挑战,教师专业素质难以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成为梅州教育发展的“瓶颈”。山区学校的教师在职业道德意识、教育观念、创新意识、研究能力、知识面等诸多方面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潜在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作者简介】
:
张铁城
    1967年7月出生,梅州市教学研究室历史教研员,高级教师,广东教育学会中学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新一轮(2018-2020年)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在多年的教研工作中秉承“行远自迩,丽泽相成”的理念,坚信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携教育初心与时代同行,致力于提高山区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和研究,构建富有新时代特色的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共同体。曾在《中学历史教学》(华南师范大学主办)、《中小学教材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学校教育研究》等各类ISSN或CN刊物发表教学论文8篇,参与编写的《客都梅州》系列乡土教材初中版于2013年正式出版并经广东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批准在梅州市初中历史课堂使用。于2013-2016年主持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历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项目于2016年9月结项,并于2017年3月荣获梅州市第八届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目录】


上篇

知之深,行愈达——躬行篇

课程改革背景下梅州市中学历史课堂现状分析·

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有效促进历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实施过程,

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有效促进历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有效促进历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课题中期结

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有效促进历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工作

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有效 促进历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有效促进历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子课题研究过程

山区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梅州山区高中历史教师为例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自主学模式研究

山区学校高效历史课堂模式研究

注重细节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

乐学高效历史课堂模式研究

目标导航+历史体验+探究能力提升模式研究

构建学导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模式的研究

以生为本打造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策略研究

下篇

以匠心,致初心——学思篇

略论研究学中历史课题的选择

历史新课程的过程和设计

开发客家地方教材支撑梅州绿崛起

2011年梅州市初中生学业试历史试卷分析和初中历史建议

突出主题 打造历史高效课堂

2012年广东高文综历史试题简评与2013年备建议

2014年梅州市初中生学业试历史试卷分析和提高初中历史有效的策略

基于素养立意的历史课堂优化策略

主动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助推梅州加快实现振兴发展宏伟目标

让校园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基于历史意识培养的史料优化策略

高卷历史命题特点和历史复新路径

把握高历史命题趋势知行合一提升历史备质量

附录

新趋势·新挑战·新机遇

2018年广东省“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省级培训”培训志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