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政治人理性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论政治人理性

5 2.5折 20 八五品

仅1件

湖北黄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志伟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新2027

上书时间2019-10-23

昨日书屋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志伟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12
  • 版次 1
  • ISBN 9787500454007
  • 定价 2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9页
  • 字数 193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主旨是针对当前学界一些学者试图以“经济人理性”假设取代“政治人理性”假设,即所谓“经济学帝国主义”向政治学等学科领域进行“理性殖民”的现象,运用比较分析的理论框架,从经济和政治行为主体的视角,分别阐述了“政治人理性” 和“经济人理性”的内涵,指出了“经济学帝国主义”学理上的主要错误,揭示了政治行为与经济行为这两种行为理性的主要比较差异。同时,运用制度分析的方法,进一步揭示了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在核心范畴和价值追求方面的比较差异;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对政治学和经济学从“古典”到“当代”主要发展和变革,以及这些发展、变革对于经济学与政治学基本学理的影响进行了宏观概括和总体评述;运用“应然分析”和“实然分析”的方法,进一步指出了“经济学帝国主义”学理上的根本错误。本研究在比较分析“政治人理性”和“经济人理性”的过程中,还就“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权力的合法获得与合法使用”和“效率与公平的抉择”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作者的见解。
【作者简介】
刘志伟,1957年11月出生于武汉市。先后在纺织厂做摆管工,在乡村林场务农,在军队当士兵、集团军军部干事和总部中校副处长,现在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任职。先后就读于河南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洛阳师范学院历史系获大专文凭,国防大学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北京大学政
【目录】
导论

  一  问题提出:人的多样性与“经济学帝国主义”

  二  主要概念:理性、经济人理性和政治人理性

  三  分析视角与分析方法:行为主体分析的视角和比较分析的方法

  四  基本思路:概念分析、比较分析、制度分析和历史演变

第一章  经济人理性:从“斯密问题”到恩格斯的“恶欲说”

  第一节  解读“斯密问题”:从德国历史学派到阿马蒂亚·森

    一  德国历史学派:“自利论”与“利他论”的对立观

    二  阿马蒂亚·森:“自利论”与“利他论”的二元观

    三  亚当·斯密:人性基本假设“自利论”的一元观

  第二节  经济人理性:自利行为、市场行为、价值理性行为

    一  自利行为:自利性与自私性

    二  市场行为:市场性与非市场性

    三  理性行为:理性与非理性

  第三节  “恶欲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经济人理性”评价的再解读

第二章  政治人理性:权力分析与利益分析

  第一节  追问“权力”:权力的内涵与权力的结构

    一  权力的内涵:是意志?还是利益?

    二  权力与权威:权力主体的两种影响力

  第二节  政治人理性:自利行为、社会公共性行为、工具理性行为

    一  特征:以满足精神需要为主要特征的自利行为

    二  特征:社会公共性行为

    三  特征:政治行为主体的工具理性

第三章  比较分析:政治人理性的经济学误读

  第一节  双重疑惑:经济人理性的单一化和外衍化

    一  单一化:经济人理性≠人的自利性

    二  外衍化:经济人理性≠政治人理性

  第二节  五重比较分析:经济人理性与政治人理性的区别

    一  比较分析: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二  比较分析:平等与不平等

    三  比较分析:均衡与非均衡

    四  比较分析:个人本位与集体本位

    五  比较分析:私法与公法

第四章  制度分析:两种制度的核心范畴和两种理性的价值追求

  ……

第五章  历史演变:后古典时期的政治人理性与经济人理性

结论

参考文献

感谢生活:回首漫漫来时路(代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