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高水材料充填采煤技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超高水材料充填采煤技术

若图片与书名不一致,以书名和定价为准!

69.56 3.7折 188 全新

库存4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春东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35757

出版时间2017-08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99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188元

货号7570190

上书时间2024-06-27

中图网旗舰店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超高水材料充填采煤技术
定价:188元
作者:孙春东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030535757
字数:460000
页码:299
版次:
装帧:平脊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邯郸矿区具有地表村庄密集、人口众多、村庄压煤比重大的特点,如何高效开采村庄下压煤,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是矿区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本书紧密结合超高水材料充填采煤技术的发展历程,系统地总结了邯郸矿区超高水材料充填采煤理论、技术与实践方面的创新成果。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超高水材料的基本性能和工程特性、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工艺方法、充填工艺系统和装备、矿山压力显现及覆岩活动规律、地表沉降规律及控制等内容。结合超高水材料充填采煤工程案例,通过地表沉降观测、工程探查、充填体承载监测、等效采高理论验证,阐述超高水材料充填固结体的整体稳定性及其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设计的要素及主要原则等。
目录
序前言章 绪论1.1 传统采煤方法存在的突出问题1.2 国内外充填采煤技术沿革1.2.1 国外充填采矿技术发展历程1.2.2 国内充填开采技术发展历程1.3 充填采煤技术现状1.3.1 现代充填采煤特征1.3.2 充填采矿分类1.4 充填采煤技术发展趋势1.5 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技术研发应用及发展第2章 超高水材料及性能2.1 超高水材料的基本组分2.1.1 超高水材料水化反应2.1.2 超高水材料固结体微观特性2.2 超高水材料的基本性能2.2.1 固结体力学特性2.2.2 固结体物理化学特性2.2.3 浆体流变特性2.2.4 浆体的流动性2.3 超高水材料固结体工程特性2.3.1 不同形态固结体力学性能2.3.2 大尺寸固结体蠕变特性2.3.3 固结体侧限受压承载特性2.4 影响超高水材料性能的因素第3章 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工艺3.1 采空区袋式充填开采工艺3.1.1 工艺特点3.1.2 袋式充填开采工艺的应用3.2 采空区开放式充填开采工艺3.2.1 工艺特点3.2.2 开放式充填开采工艺的应用3.3 采空区混合式充填开采工艺3.3.1 间隔交错式充填3.3.2 分段阻隔式充填第4章 超高水材料浆体制备系统4.1 井下浆体制备系统4.2 地面浆体制备系统4.2.1 地面浆体制备设备4.2.2 地面浆体制备自动控制系统4.3 浆体输送系统4.3.1 输送泵浆体输送系统4.3.2 浆体自流输送系统4.3.3 浆料混合装置4.3.4 风水联动管路清洗系统4.4 制浆系统的推广应用第5章 充填工作面液压支架5.1 充填液压支架研究现状5.2 整体式充填液压支架5.2.1 基本原理5.2.2 结构形式5.3 分体式充填液压支架5.3.1 基本原理5.3.2 结构形式5.4 悬移式充填液压支架第6章 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覆岩活动及矿压规律6.1 覆岩活动规律及矿压观测基本方法6.1.1 微地震监测6.1.2 围岩应力在线监测6.1.3 支架工作阻力在线监测6.1.4 充填体承载应力监测技术6.2 开放式充填开采工作面覆岩活动及矿压显现6.2.1 陶―煤矿充I工作面6.2.2 陶―煤矿充Ⅵ工作面6.3 袋式充填开采工作面覆岩活动及矿压规律6.3.1 陶―煤矿12706工作面6.3.2 亨健煤矿2515工作面第7章 袋式充填开采覆岩控制机理及关键要素7.1 袋式充填开采覆岩结构特征7.1.1 充垮开采覆岩结构对比7.1.2 袋式充填开采覆岩控制要素7.2 袋式充填开采“支架―围岩”作用关系7.2.1 袋式充填工作面需控围岩7.2.2 袋式充填工作面“支架―围岩”关系7.3 袋式充填开采覆岩控制机理及关键要素7.3.1 袋式充填开采覆岩控制机理7.3.2 影响充填效果的因素分析7.3.3 充填开采参数对覆岩活动的影响7.3.4 提高工作面充填效果的保障措施第8章 开放式充填开采覆岩控制机理及关键要素8.1 开放式充填开采覆岩控制机理及力学模型8.1.1 开放式充填覆岩控制机理分析8.1.2 开放式充填开采覆岩整体结构力学模型8.1.3 基本顶受力分析8.1.4 直接顶断裂步距分析8.2 开放式充填开采“支架围岩”作用关系8.2.1 直接顶初次破断期间支架初撑力分析8.2.2 直接顶周期破断期间支架初撑力分析8.2.3 支架工作阻力分析8.3 开放式充填开采覆岩活动特征模拟分析8.3.1 UDEC数值计算模型建立8.3.2 模拟结果与分析8.3.3 地表移动变形特征8.4 开放式充填开采覆岩控制关键要素8.4.1 利用支架尾梁提高充填液面8.4.2 提高充填率的其他措施第9章 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地表沉降规律及控制技术9.1 地表沉降观测方法9.1.1 观测工作流程9.1.2 技术依据9.2 单一工作面充填开采地区地表沉降观测9.2.1 地表移动观测站的布设原则与观测方法9.2.2 观测设备9.2.3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与测点布设9.2.4 亨健矿25 15工作面地表观测结果9.2.5 陶―矿12706工作面地表观测结果9.2.6 实测地表下沉率9.3 单一工作面充填开采地表沉降规律研究9.3.1 概率积分法简介9.3.2 地表下沉实测参数拟合计算9.3.3 等效采高9.3.4 地表下沉系数9.4 充填开采地表沉降控制技术9.4.1 影响充填效果的要素分析9.4.2 袋式充填开采提高充填率控制地表沉降效果9.4.3 开放式充填开采提高充填率控制地表沉降效果0章 区域充填开采地表沉降规律10.1 区域充填开采充分采动地表沉降规律10.1.1 陶―矿邯长铁路下12706区块充填开采情况10.1.2 亨健矿2515区块充填开采情况10.1.3 陶―矿七采区充填开采情况10.2 区域充填开采效果工程验证及分析10.2.1 充填工作面开采情况10.2.2 充填过程中遇到的问题10.2.3 充填体应力监测10.2.4 工程验证10.2.5 充填体残余强度10.2.6 对2515区块充填效果10.3 超高水材料固结体稳定性综合分析10.3.1 钙矾石生成及稳定性10.3.2 采空区充填体泌水因素综合分析10.3.3 区域充填固结体稳定的技术途径1章 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设计11.1 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设计的总体原则11.1.1 总体原则11.1.2 地表建(构)筑物破坏等级划分标准与要求11.2 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设计流程11.2.1 一般流程11.2.2 优化设计流程11.3 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设计内容11.3.1 超高水材料选择11.3.2 充填率及充填采区布置11.3.3 充填开采工艺系统设计11.3.4 充填开采“三机”配套11.3.5 采充工作制度11.4 核心技术要素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序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