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5-2016年-中国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1985-2016年-中国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

若图片与书名不一致,以书名和定价为准!

22.04 3.8折 58 全新

库存5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彭红碧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47417

出版时间2017-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02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58元

货号7632879

上书时间2024-06-26

中图网旗舰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1985-2016年-中国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
定价:58元
作者:彭红碧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09647417
字数:227000
页码:202
版次: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文围绕中国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这一主题,在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评述的基础上,通过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运用经济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分析框架探讨我国城乡关系对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的具体影响,以回答农民工工资水平高低的决定问题,并就此提出政策建议。
目录
1 导论1.1 选题背景与意义1.1.1 选题背景1.1.2 研究意义1.2 相关研究综述1.2.1 国外研究综述1.2.2 国内研究综述1.3 研究目标和内容1.3.1 研究目标1.3.2 研究内容1.3.3 相关说明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4.1 研究方法1.4.2 技术路线1.5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1.5.1 重点和难点1.5.2 创新点1.6 不足之处1.6.1 相关描述略微不足1.6.2 缺乏相关定量分析2 农民工工资形成的基本问题2.1 农民工工资形成的起点:农民工的产生2.1.1 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突出2.1.2 人口流动制度壁垒的松动2.1.3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显性化2.1.4 迁移利益的驱动2.2 农民工工资形成的一般决定因素2.2.1 工业部门的工资形成2.2.2 市场因素的决定作用2.2.3 制度因素的决定作用2.2.4 一般决定因素的形成根源2.3 农民工工资形成的特殊决定因素:城乡关系2.3.1 城乡关系的内涵和特征2.3.2 城乡关系的决定作用2.4 农民工工资形成的结果:工资水平2.4.1 农民工工资水平与三方利益2.4.2 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判断视角2.5 本章小结3 城市改革时期的农民工工资形成(1985 ~1992年)3.1 城乡关系的根本作用3.1.1 城乡二元结构的强化3.1.2 城乡关系的具体作用3.2 农民工市场属性的决定作用3.2.1 农民工市场的次级属性3.2.2 次级属性的具体作用3.3 农民工工资形成的市场机制3.3.1 农民工工资形成的基础因素3.3.2 农民工工资形成的动力机制3.3.3 农民工工资形成的供求机制3.3.4 农民工工资形成的竞争机制3.4 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整体情况及基本判断3.4.1 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整体情况3.4.2 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基本判断3.5 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的评介3.5.1 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归纳3.5.2 制度因素与市场机制比较3.6 本章小结4 市场化改革时期的农民工工资形成(1993-2002年)4.1 城乡关系的演变及作用4.1.1 城乡关系的演变4.1.2 城乡关系的作用4.2 工资制度的决定作用4.3 农民工工资形成市场机制的演变4.3.1 农民工合作的经济需求4.3.2 农民工供给的波动性4.3.3 农民工供给竞争的变动4.4 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总体情况与基本特征4.4.1 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总体情况4.4.2 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基本特征4.4.3 农民工工资水平特征产生的原因4.5 本章小结5 统筹城乡时期的农民工工资形成(2003-2016年)5.1 新型城乡关系的决定作用5.1.1 城乡关系转折的背景5.1.2 城乡关系转折的表现及作用5.2 农民工工资形成市场机制的变动5.2.1 农民工合侔的发展需求5.2.2 农民工市场供求关系的逆转5.2.3 农民工市场竞争关系的转变5.3 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5.3.1 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基本情况5.3.2 农民工工资水平的主要特点5.3.3 农民工工资水平特点的形成5.4 本章小结6 农民工工资形成的总体分析6.1 城乡关系的特殊性6.1.1 一种剥夺关系6.1.2 制度安排的结果6.1.3 失衡程度严重6.2 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的扭曲性6.2.1 由制度因素和市场机制共同构成6.2.2 制度因素起主要作用6.2.3 市场机制受制于城乡关系6.3 农民工工资水平偏低的扭曲性6.3.1 低工资与高增长的矛盾6.3.2 低分享与高贡献的矛盾6.3.3 低增速与高市场化的矛盾6.3.4 农民工工资的生存性实质6.4 农民工工资水平偏低的非公平性6.4.1 同工不同酬6.4.2 福利内容的缺失6.4.3 其他内容的削弱6.5 农民工工资水平偏低的负面效应6.5.1 对农民工和农民的负面效应6.5.2 对企业发展的负面效应6.5.3 对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6.5.4 对社会发展的负面效应6.6 本章小结7 政策建议与新的研究方向7.1 结论与反思7.1.1 结论7.1.2 反思7.2 政策建议7.2.1 改革相关制度,调整城乡关系,平衡城乡利益7.2.2 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农民工市场,消解其发育缺陷7.2.3 培育市场因素,健全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形成正常工资水平7.2.4 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支持“三农”发展,增强农民工竞争力7.3 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介绍
彭红碧,1976年生,女,四川省隆昌县人,经济学博士,成都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访问学者。先后在《现代经济探讨》《经济管理与研究》《城市经济》《农业现代化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项目3项。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