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安全机制理论与分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际安全机制理论与分析

若图片与书名不一致,以书名和定价为准!

10.64 3.8折 28 全新

库存5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能武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0473251

出版时间2008-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62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28元

货号3359137

上书时间2024-06-26

中图网旗舰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国际安全机制理论与分析
定价:28元
作者:徐能武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01
ISBN:9787500473251
字数:283000
页码:362
版次: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运用国际关系学、政治学的有关理论,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国际安全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基础理论性研究。从纵向角度,梳理了国际完全机制历史演变的过程;从横向展开的角度,剖析了国际安全体系中的类型结构及相互关系;结合历史和实例分析,探讨了国际安全机制的合法性与有效性。本书是一部从全新角度系统探讨国际安全机制理论问题的专著,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现实意义。
目录
序导论  一  国际安全机制相关范畴探讨    (一)国际机制    (二)国际机制、国际制度与国际组织    (三)国际安全机制  二  国际安全机制研究的意义和现状    (一)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的现状  三  国际安全机制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系统论的相关方法    (三)新制度主义的相关方法章  国际安全机制的起源与构建  一  国家安全利益和国际安全机制    (一)国家安全利益的来源    (二)国家安全利益的内容    (三)国际安全机制与国家安全利益关系  二  国际政治权力和国际安全机制    (一)利益和国际政治权力    (二)国际政治权力的来源    (三)国际政治权力结构与安全机制  三  权力互动与制度博弈    (一)互动性权力与协作博弈    (二)多边权力与协调博弈    (三)强制性权力与劝说博弈    (四)公开权力与保证博弈第二章  国际安全机制的历史演变  一  近代主权国家间国际安全机制的产生    (一)欧洲均势    (二)欧洲协调  二  世界性国际安全机制的出现和发展    (一)国际联盟安全机制    (二)联合国安全机制  三  冷战时期其他国际安全机制的演变    (一)柏林机制    (二)北约和华约    (三)欧安会的综合安全机制    (四)苏美双边军控安全机制第三章  国际安全机制的基本类型  一  内向型安全机制和外向型安全机制    (一)内向型安全机制    (二)外向型安全机制  二  全球性安全机制、地区性安全机制和双边安全机制    (一)全球性安全机制    (二)地区性安全机制    (三)双边安全机制  三  地缘战略领域安全机制和军控领域安全机制    (一)地缘战略领域安全机制    (二)军控领域安全机制  四  基础机制、遗留机制和变更机制    (一)基础机制    (二)遗留机制    (三)变更机制第四章  国际安全机制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一  国际安全机制嗨合法化问题    (一)国际安全机制的合法性    (二)国际安全机制合法化的基础    (三)国际安全机制的合法化  二  国际安全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一)国际安全机制合法性与有效性的关系    (二)国际安全机制有效性的解析    (三)国际安全机制有效性的相关影响因素  三  国际安全机制有效性与局限性    (一)国际安全机制有效性的背景假定    (二)国际安全机制局限性的各种表现第五章  国际安全机制的自主成长  一  国际安全机制的惯性与变革    (一)国际安全机制变动的图景框架    (二)国际安全机制变迁的模式    (三)惯性的阻因与变革的动力  二  国际安全机制的转型与成长    (一)国际安全领域的权力转移    (二)国际安全领域的问题转移    (三)国际安全机制的范式转移  三  国际安全机制的发展趋势    (一)相互依存中加强的共同利益    (二)来自多样安全威胁的外部强制力    (三)基本的共同理念和道义准则——新安全观    (四)权力分配结构认同的博弈第六章  国际安全机制的参与博弈  一  无政府状态下的参与决策    (一)无政府状态对参与决策的影响    (二)无政府状态下参与的交易成本分析    (三)无政府状态下参与需要整体性视野  二  利弊得失考量中的参与权衡    (一)参与的收益与成本分析    (二)参与互动中的动态权衡  三  多重安全机制下的参与选择    (一)机制的复杂结构与参与选择    (二)机制的复杂作用和参与调整    (三)磨合中塑造新的安全机制体系结语参考文献致谢
作者介绍
徐能武,湖南平江人,1972年10月生。毕业于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2007年赴香港科技大学中国跨国关系研究中心访问学习。现为国际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国际安全问题研究。先后在《外交评论》等刊物上发
序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