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花夕拾-鲁迅作品精选珍藏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朝花夕拾-鲁迅作品精选珍藏版

若图片与书名不一致,以书名和定价为准!

8.94 3.0折 29.8 全新

库存4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鲁迅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121349

出版时间2014-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61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29.8元

货号6633418

上书时间2024-06-23

中图网旗舰店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朝花夕拾-鲁迅作品精选珍藏版
定价:29.8元
作者:鲁迅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214121349
字数:360000
页码:36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朝花夕拾》是鲁迅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包括十篇散文,较完整地记录了他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脉络,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清末民初的社会风貌图。那些难以忘怀的童年趣事,那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鲁迅先生充满爱与温情的回忆中跃然纸上。本书除《朝花夕拾》外,还收录了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和书信集《两地书》,内容详实,以飨读者。海报:
目录
野草 题辞_002 秋夜_004 影的告别_006 求乞者_008 我的失恋_010 复仇_011 复仇(其二)_013 希望_015 雪_017 风筝_019 好的故事_021 过客_023 死火_028 狗的驳诘_030 失掉的好地狱_031 墓碣文_033 颓败线的颤动_034 立论_036 死后_037 这样的战士_041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_043 腊叶_045 淡淡的血痕中_046 一觉_047 自言自语_049 朝花夕拾 小引_056 狗·猫·鼠_058 阿长与《山海经》_065 《二十四孝图》_070 五猖会_076 无常_08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_086 父亲的病_090 琐记_095 藤野先生_101 范爱农_106 后记_113 两地书 序言_126 集 北京(一九二五年三月至七月)_130 第二集 厦门——广州(一九二六年九月至一九二七年一月)_193 第三集 北平——上海(一九二九年五月至六月)_312 附录 旧体诗_340 新体诗_358
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作家和评论家。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浙江绍兴人。1902年留学日本,后弃医从文。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小说、白话小说和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其传世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等。
序言
小引[发表于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五日北京《莽原》半月刊第二卷第十期。]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中国的做文章有轨范,世事也仍然是螺旋。前几天我离开中山大学的时候,便想起四个月以前的离开厦门大学;听到飞机在头上呜叫,竟记得了一年前在北京城上日日旋绕的飞机。我那时还做了一篇短文,叫做《一觉》。现在是,连这“一觉”也没有了。    广州的天气热得真早,夕阳从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书桌上的一盆“水横枝”[水横枝:栀子所制的一种盆景,多见于南方温暖地带。取其一段插于水中,可长出绿叶,供观赏之用。],是我先前没有见过的:就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中,枝叶便青葱得可爱。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做着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很可以驱除炎热的。    前天,已将《野草》编定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他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文体大概很杂乱,因为是或作或辍,经了九个月之多。环境也不一: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流离中:一九二六年,“三一八”惨案爆发,作者发表一系列文章抗议北洋政府的暴行,并称三月十八日为“民国以来黑暗的一天”,为此遭北洋政府通缉。此后作者颠沛流离,多处避居。“流离中”即指此段时间。]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学者们:指历史学家顾颉刚等人,当时均在厦门大学任教。]挤出集团之后了。                                                                                        一九二七年五月一日,鲁迅于广州白云楼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