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忽然来不及-三毛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忽然来不及-三毛传

若图片与书名不一致,以书名和定价为准!

11.02 3.8折 29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魏丽敏 刘克敌 作者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71026

出版时间2016-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84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29元

货号7202027

上书时间2024-06-22

中图网旗舰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忽然来不及-三毛传
定价:29元
作者:魏丽敏 刘克敌 作者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33471026
字数:276000
页码:38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她本有可能是绘画奇才,也可能因自闭抑郁终生,但阴差阳错,成为20世纪华文世界极富传奇色彩的女作家。她一生走遍万水千山,笔下的异域风情和浪漫曲折的情感故事,感动过无数读者。而她扑朔迷离的结局,也让海峡两岸文人同声叹惜。让我们走进她的世界、她的心灵……
内容提要
本书记述了台湾著名文学作家三毛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读者从该传记中,可以发现三毛是怎样兼具探险家的勇气、旅行者的奇遇及艺术家的浪漫,又是怎样一步步“误入文学歧途”的。本书利用大量珍贵史料,对三毛以及她的著作尤其是她的情感历程给予生动详尽的描述,并特别还原和分析了三毛自杀的过程和内在心理因素。
目录

作者介绍
魏丽敏,浙江桐乡人,已出版人物传记两部,另发表小说、散文和评论多篇,现供职于某杂志社。刘克敌,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文学博士,有《陈寅恪和他的同时代人》《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日常生活》等著作出版。
序言
前言
引  子
    2010年1月4日的夜,寒意颇浓,呼出的气息瞬间变成白雾,带着冷意与飘忽。
    习惯性打开电脑,看到凤凰卫视的谈话类节目《锵锵三人行》有更新,随意地打开,屏幕上是一个熟悉的女作家名字——三毛。在当年很多文艺青年心目中,三毛是总让他们激动不已的作家,不少人不仅熟读她的所有作品,爱屋及乌,也对她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有浓厚兴趣。时至今日,三毛和她的书依然在广大读者中有深刻影响,甚至很多人到台北旅游,其中一个游览项目就是去三毛故居参观。
    在我看来,三毛是一个率真而纯粹的人,她在字里行间所体现的真性情,都是她内心的所思所想,绝不矫揉造作。三毛曾说:“我的作品几乎全是传记文学式的。不真实的事情,我写不来。我希望不要再等十年我就能够再拿笔写,我以后要走我的路,找寻我的路,但是有一点,我知道我做不到的,就是写不真实的事情……你们在没有看到我发表文章的时候,也许你们会说:‘三毛不肯写,因为她不肯写假话。她要写的时候,写的就是真话。当她的真话不想给你知道的时候她就不写。’”
    她的一生充满传奇,她聪慧敏感,她因“我手写我心”的真诚取得了文学上的成功,同时也为这成功所累,更因为这暴露在读者面前的人生而饱受非议。其实,对她人生中很多事情我们不需要猎奇式地过分探究,她自己差不多都已通过文字讲述。于我,有时很同情她所经受的那些伤痛,有时会欣喜她所遇到的那些“好人”,当然也很是羡慕她的洒脱,甚至是在我看来的任性。
    三毛一生很是辛苦,更多的是内心的苦涩,她曾对姐姐陈田心说:“姐姐,我活一世比你活十世还多。”所以在她短暂的40多年的生命里,她轰轰烈烈,率性而活。以前看三毛的文字,当小说也当散文,更多的是关注在其字里行间的情,看她为我们展现的沙漠、大海……而没有去认真研究她生命的各个结点。虽然很多年前就知道三毛是自杀的,却没有关注过她死亡的细节。我一直很认同钱锺书的观点:如果鸡蛋好吃又何必知道是哪只母鸡所生的呢?我对待文学作品的态度一向如此,“文如其人”不见得处处适用。书,好读就行。毕竟文人的传奇太多,三毛也并不是唯一的独树一帜。
 
    1991年1月4日,正在住院的三毛,坐在病房卫生间的马桶上用自己的丝袜自缢,走时并没有留下任何的遗书。这一切发生得太突然,让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她这一生经受了太多的非议,最后连死都是让人措手不及,揣测颇多。
    关于三毛的面貌,我见过最多的是她的一张黑白照片,头发盘起,耳朵上带着硕大的铃铛模样的耳环。她有着精致的五官:淡而细长的眉毛,下面嵌着一对乌黑的眼珠,高挺的鼻子,薄薄的嘴唇轻轻抿着。脖子上戴着一串繁复的项链。用现在的话说,走的是民族风。而在没看到她的照片之前,我所想象她的样子有两个:一个是精致优雅的女作家,带着高冷与孤傲,穿着考究富有特色,浓妆下看不清五官;另一个是随遇而安的流浪者,带着不拘与无畏,穿着随意而舒适,不修边幅显得凌乱。两个极端的想象,而她们都不是她,她只是她,一个别具一格的存在,一个十分另类的女性。
    那期的《锵锵三人行》主持人窦文涛邀请了艺人孟广美和三毛生前的好友眭澔平,后者首次披露了三毛自杀前最后一次电话中的声音。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她的声音。三毛的声音与我想象的很不一致,我原以为会是齐豫那种富有沧桑感的《橄榄树》一样的声音,但录音中的她所展现的是一种温婉,同时带着孩童般纯真的声音:
 
    小熊,如果你回台湾了,我是小姑,你如果回台湾了,请你打医院。如果回来了,小熊,你不在家,好,我跟你说我是三毛,如果你明天在台北,请你打医院,再见。
    眭澔平,我是三毛,你在不在家,人呢?眭澔平,你不在家,好,我是三毛。
 
    这是三毛生前住院期间打给好友眭澔平的最后两通电话录音,而眭澔平那时候正在香港办去俄罗斯的签证。在那个没有手提,没有BB机的年代,他错失了三毛给他的电话,幸好还留下这一段弥足珍贵的电话录音。
    小熊,是三毛对其好友眭澔平的昵称。这两段珍贵的电话录音,大概是这位传奇女作家留在这个世界的最后的声音。可惜在三毛给这位友人打电话时他正在旅途中,未能及时接到她的电话。直到三毛去世后,眭澔平才听到这个电话。如果他能及时听到,三毛的悲剧是不是就不会发生了?如果他能及时听到……有太多的假设,但这就是人生,我们无法让时间重来。
    眭澔平说:“因为以前她跟我们家住得很近,走路大概十分钟,所以有时候她心情不好就打电话。你刚才听她叫我小熊,因为每一个西方孩子都有一个Happybear,就是一个小熊,所以她觉得给别人温暖的就是小熊,所以她就叫我小熊。她称她自己是小姑,小姑独处的小姑。所以我也很遗憾我没有接到,听到这段声音我觉得好像就在眼前一样,很心疼。因为这是一个这么丰富精彩的朋友,而且她对人,对朋友是这么样地掏心挖肺,对人这么好。”
    遗憾并不止于此,之前两人都出了书,于是互赠。三毛送给眭澔平的正是她出版的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这次她不仅题了字,还偷偷地放进了一封薄薄的信。可惜被再一次错过,直到三毛死后才被发现:
 
    小熊,我走了,这一回是真的。
    当敦煌飞天的时候,澔平,我要想你。
    如果不是自制心太强,小熊,你也知道,我那批三百七十五把钥匙,会有起码一百把交给谁。
    这次我带了白色的那只小熊去。为了亲它,我已经许久不肯擦上一点点口红。可是它还是被我亲得有点灰扑扑的。
    此刻的你,在火车上还是在汽车里呢?
    如果我不回来了,要记住,小熊,我曾经巴不得,巴不得,你,不要松掉我的衣袖,在一个夜雨敲窗的晚上。
    好,同志,我要走了。
    欢迎你回台湾来。
                                                                    爱人:三毛
 
    关于这封信,眭澔平解释说:“她擦或者不擦口红,都代表她心情的不同状态。我们现在火车里或汽车里也都有不同的境界,火车就表示你可以换车厢,她问我在火车里,还是在汽车里,因为汽车里是你跟别人挤在一起,是不能改变环境,即便跟你讨厌的人在一个空间,你也得忍受,火车就表示在这边你可以轻松地去不同的车厢,如果这个车厢里的人你不喜欢,换一个车厢。至于擦口红,她心情不好,她就会亲这个小熊,所以就不涂口红,如果我看到她今天没有涂口红,我就知道她的心情不好。看她这封信,看了我就锥心刺骨,她当时心情是落到谷底,她已经许久不肯擦上一点口红。所以哪一句都有一个我们一年当中聊天的那些,大家共同理解的一个话题,一般人看不懂的。”
    这个访谈节目给我太大的震撼,命运是神奇的,我总是忍不住做很多的假设。也许三毛在与命运打赌,也或者她早已感知到了死亡的来临,毕竟三毛本身就充满了传奇色彩。这场死亡是她早已做好的决定,也许她也曾犹豫过,曾渴望不要发生。所以她埋下了太多的线索,事后看有太多的因素都可以制止这场死亡的降临,却被一一错过:不论是给朋友的信、打的电话,还是母亲一刻的松懈、护士一时的不察或者她自己随时可以终结的死亡过程,哪怕她有一点的求生意志。只要这期间的任何一个因素被破坏,那么悲剧就不会发生。但一切还是发生了,发生得那么突然,那么令人措手不及。带着很多人的遗憾与惋惜,她去天堂,解脱了她所有的伤痛。
    三毛的内心真的太孤独了,她流浪了太久,才找到她的爱人——荷西,但命运却让荷西过早离去。她的一生虽然丰富多彩,但却坎坷多难。流浪是她的一个标志,也许只有不断地行走,才能让她忘却孤独。三毛曾说她希望将来有钱了以后,她要做一个很大很大的小熊,在台北街头。如果任何人感觉到孤独、无助,需要一个拥抱的时候,投一个10块钱,就可以去抱一抱。最后她选择离开,带着她的“白色的小熊”,不再孤独、无助。
    三毛说:“我的写作生活,如果不是我的丈夫荷西给我自由,给我爱和信心,那么一本书都写不出来。”她的写作生活就是她的爱情生活,而她的人生观就是她的爱情观。
    陈田心曾说:“家人除了我爸妈,都没见过荷西。”也正因为如此,有人曾怀疑荷西是否存在,甚至说他并没有死。这些显然不怀好意的猜测,这些谣言也一度让三毛精神濒临崩溃,将她往绝路上又推了一把。
    三毛死后,眭澔平几乎走遍三毛所有走过的地方,三毛在世界各地的朋友也都成为他的朋友。他帮三毛实现了很多生前的愿望,比如到西班牙加纳利群岛,见到了三毛当初的西班牙邻居和中国饭店的那些朋友,他们告诉他三毛很久以前就想可以把鱼翅当面条吃,把冰淇淋当饭吃等,然后他都一一帮她做到。
    三毛的母亲缪进兰曾写过《有文,有识,有趣》一文,里面提及女儿三毛:“我的二女儿在公共场所看起来很会说话,可是她在家中跟她父亲一色一样,除了写字还是写字,她不跟我讲话……以前她写作,躲回自己的公寓里去写。我这妈妈每天就得去送‘牢饭’。她那铁门关得紧紧的,不肯开,我就只好把饭盒放在门口,凄然而去。有时第二天、第三天去,那以前的饭还放在外面,我急得用力拍门,只差没哭出来。她写作起来等于生死不明。这种情形,在国外也罢了,眼不见为净。在台湾,她这么折磨我,真是不应该。说她不孝顺嘛,也不是的,都是写作害的。”三毛可以很多天不与家人讲一句话,可是她的文章里都是对话。三毛极不爱应酬,即使跟家人在一起也是。有一次她过生日,全家人为了她订了一桌菜,临出门,她突然说,她绝对不去,怕吵。缪进兰说:“这种不讲理的事,她居然做得出来。我们只有去吃生日酒席——主角不出场。”
    因为长期伏案写作,三毛的肌腱发炎,背痛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甚至还哭了一次。医生看过下了诊断说:“从此不可伏案。”结果三毛却说:“这种病,只有写字可以使我忘掉令人发狂的痛。”她仍旧坚持写,一字一痛地写,一放笔就躺下沉默不语,她说:“痛得不能专心看书了,只有写,可以分散我的苦。”
    三毛短暂的一生,创作了18册作品集,除了一册是电影剧本,其余均为散文。而她自己多次强调她只会用第一人称写作,不会用第三人称写别人的故事。这也是三毛文字区别于其他人的特别之处,正如她的为人:不晦涩、不轻浮、不做作、真性情!
    这就是真实的三毛、可爱的三毛!
那么,就让我们带着好奇与崇敬,本着追求真实的原则,走进三毛的世界,去揭开她人生的七彩画册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