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经故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佛经故事

若图片与书名不一致,以书名和定价为准!

6 3.0折 20 全新

库存10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潘明权,李叔严 编著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ISBN9787806964927

出版时间2008-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56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20元

货号3051847

上书时间2024-06-21

中图网旗舰店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佛经故事
定价:20元
作者:潘明权,李叔严 编著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8-01
ISBN:9787806964927
字数:190000
页码:256
版次: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佛教故事多如恒河沙数。历代用通俗的语言讲授佛教的经义内容,形成了这些浅近生动、蕴涵深远的故事。     本书收录了其中的224个佛经故事,大多是以人物、动物,佛事、世事为主题,无不处处寓意学佛信佛,劝善向善,戒贪惩恶,而又不离开佛教的本意。
内容提要
佛经是佛教文化的源头,要想走近佛教文化,必须对佛经有所了解。但佛经卷帙浩繁,博大精深,别说我们普通人,就是得道高僧、佛学专家,穷其一生,也难识其万一。本书选择了浩瀚佛学故事中的一些容易理解且有故事性的经文,用说故事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目录

作者介绍
蓝毗尼园诞太子    两千六百多年前,古印度北部有个叫迦毗罗卫的国家,这个国家现在尼泊尔王国境内,距离印度边界只有几十公里。迦毗罗卫国虽然是个小国,但是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世代居住着释迦族,属于印度四大种姓中的第二等级刹帝利种姓。国王名叫首图驮那,世称净饭王,贤明能干。王后摩耶夫人,是邻国天臂城善觉王的长女,美丽贤惠。有一天,摩耶夫人做梦,见一头白象入怀中而怀孕。按照古印度的风俗,妇女都要回到娘家分娩。临近产期,摩耶夫人告别国王,率领婢女和仆人等一齐回娘家天臂城。    这一天相传是二月十五日(按中国的说法为农历四月初八),春光明媚,春日融融。回家途中,已经走到离天臂城不远的一个花园,即摩耶夫人的父亲善觉王所建的蓝毗尼园时,摩耶夫人就已经感到腹痛难忍,知道马上要临盆生产,就立刻吩咐婢女、仆人做准备。人们赶紧用布匹围成一个大布帐,只让婢女们在布帐中侍候摩耶夫人。不一会儿,摩耶夫人的腹痛加剧,连忙用右手扶住一棵大无忧树,并扶着树干慢慢躺倒在树荫下的临时床铺上,由接产婆和婢女们为自己接生。这时,一个婴儿已经急不可待地降生了。与此同时,只见晴空中飘来了片云,天上降下了洁净的绵绵春雨,好像天上有九条龙吐水为新生婴儿沐浴。这生下的婴儿就是释迦牟尼,这一天,正好相当于我国的农历四月初八,佛教把这天命名为佛诞日,又称浴佛节。传说,释迦牟尼诞生以后,向东南西北各走了七步,每一步脚下都被一朵从地下涌出的莲花托住,口中念道:“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释迦牟尼降生的传说一直流传到现在。佛教院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都举办盛大的法会浴佛,举行隆重的释迦佛降生的浴佛仪式,用香花、净水,浇洒在裹红肚兜、右手指天、左手指地的婴儿像(又称太子像)上,纪念和庆祝释迦牟尼的诞辰。“释迦”是释迦牟尼所在王族的族名,意思是“能仁”,“牟尼”是他的名字,意思是“寂默”、“能仁寂默”的意思,也有人解释为释迦族的贤人、智者、大雄。    作者于2000年5月访问尼泊尔时,在蓝毗尼园中的摩耶夫人庙中,看到供着三块内容相似的浮雕石刻。石刻图中,左边的摩耶夫人右臂抬起,用手攀住树枝;右边是几位侍女似在为摩耶夫人分娩而忙碌着;石刻图中右下角有一个婴儿缓缓向前走,地面有七朵莲花。这就是释迦牟尼从摩耶夫人右胁下降生后,九龙吐天水为婴儿沐浴,即在地上行走七步的故事。    童年慈悲救伤雁    迦毗罗卫国虽然是个小国,但是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释迦牟尼是这个小国的王子,所以,他童年时锦衣玉食,过着优裕的生活。有一天,释迦族的许多少年在花园中游玩,其中不少少年在比赛射箭,正在此时,有一群大雁飞过,引起大家一阵欢叫,都说,看谁的本领大,可以射下大雁。王子的一个堂弟,名叫提婆达多,他张弓射箭,正好射中了其中的一只大雁。    中箭的大雁落下,掉到王子的园中。王子看到受伤的大雁,非常痛心,他把大雁身上的箭小心拔出,并为它敷上药,包扎好伤口。这时,提婆达多寻找大雁来到王子的花园,王子把雁交还给他。王子说:“我想把它留下,让它养好伤,再把它放生。”提婆达多不肯,王子说:“人皆有慈悲众生之心,何况这是一只受了伤的大雁。”    两人争执不下,就请来释迦族中的几位长者,评论是非。一位智慧长者说:“谁能哺养好这只大雁,大雁就应当归谁。”许多长者都同意这个主张。提婆达多虽然想坚持要这只大雁,因为道理在王子这边,而且没有办法反对这么多同族的长者,也只好同意这个评判,于是大雁就归了王子。王子养好了大雁的伤,把它重新放归山林。    但是,争要大雁的这件事,埋下了提婆达多与王子的矛盾。    《佛本行经》    观农耕田生悯心    一天,净饭王带着少年王子和他的小伙伴(都是周围小国其他王族的少年)出宫游玩,直至野外,看到地里的农民们在辛勤地耕种。王子看到,农民们在烈日之下赤裸着瘦弱的上身,弯身躬背地役牛耕田,一个个面黄肌瘦,干瘪的肚皮々可以看出他们的饥饿,汗流浃背,张嘴喘气,正是他们干渴难忍,什么话都无法形容他们非常辛苦的感受。不时,地主还厉声呵斥,催他们拼命干活。    受痛苦的还有那些耕牛,同样是烈日炎炎,同样是汗流浃背,同样是在耕田,只要走得慢一点,或者耕到硬土而耕不动时,气喘吁吁,人们还要用鞭子狠狠抽打牛背,或用绳子拽非常敏感、引起痛楚的牛鼻子,而且,耕牛们也同样是又饥,又饿,又渴,又累。    翻出的土壤中,地里的小虫露出地面,各种飞鸟把小虫子一一吃掉。大鸟吃不到虫子,就啄小鸟,小鸟吃不到虫子,只飞来飞去在旁边吱吱地叫。    P3-6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