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合作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合作研究

若图片与书名不一致,以书名和定价为准!

21.62 4.7折 46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邸敏学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06662

出版时间2012-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69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46元

货号5598308

上书时间2024-03-17

中图网旗舰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合作研究
定价:46元
作者:邸敏学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516106662
字数:282000
页码:26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合作研究》共分四篇,第一编是理论篇,主要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以及学界的研究成果,回答什么是劳资合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企业实行劳资合作的可能性。第二编是现实篇,主要是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劳动者和企业主在国家、企业的现实地位和实际拥有的权力,我国劳资关系的基本态势,说明实行劳资合作的必要性。第三编是分析篇,主要是从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所处的文化环境、制度环境、世界环境的视角,论证劳资合作的现实可能性。第四编是操作篇,主要研究了劳资合作所需要的思想认识、国内外经验借鉴和劳资关系主体的愿望和行动等主客观条件。认为初步具备这些条件,就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选择劳资合作的试点,逐步推行劳资合作。本书将理论与实践、定性与定量、历史与现实、系统性与专题性研究相结合,融教材、专著于一炉,适宜于从事劳动关系的研究人员及其大学生、研究生阅读。
目录
序第一编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合作理论 第一章 非公有制经济的再生  第一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界定  一 非公有制经济的内涵  二 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  第二节 非公有制企业再生的条件  一 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低  二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 党和政府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四 推行市场取向改革  第三节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一 非公有制经济的曲折发展  二 非公有制经济的“再生”、发展 第二章 非公有制企业的劳资关系  第一节 劳资关系的概念  一 劳资关系的含义  二 劳资关系的特征  三 劳资关系的类型  第二节 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理论  一 劳资关系理论的历史渊源  二 当代劳资关系理论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资关系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资关系思想  二 我国劳资关系的曲折发展 第三章 我国实行劳资合作的基础  第一节 劳资合作的界定  一 学界关于劳资合作的争议  二 劳资合作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劳资合作的理论基础  一 毛泽东的劳资合作理论  二 威茨曼的分享经济理论  三 李炳炎的分享经济理论  第三节 劳资合作的制度基础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劳资关系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以实行劳资合作  第四节 劳资合作的主体基础  一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具有特殊属性  二 劳资合作是劳资关系主体的主张第二编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的状况 第四章 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地位和权利  第一节 非公有制企业的劳动者  一 我国学界关于劳动者的界定  二 企业主和高管不属于劳动者  第二节 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实际地位  一 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在国家的地位  二 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在企业的地位  第三节 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合法权利的实现程度  一 劳动者权利的界定  二 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集体劳权尚未受到重视  三 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个人劳权受到侵害 第五章 非公有制企业主的地位和权利  第一节 非公有制企业主的界定  一 关于私营企业的界定  二 关于私营企业主的界定  第二节 非公有制企业主的地位和权利  一 非公有制企业主的经济地位和权利  二 非公有制企业主的政治地位和权利  三 非公有制企业主的社会地位和权利 第六章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的基本态势  第一节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双方的地位不对称  一 现实的劳资关系具有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性质  二 现实的劳资关系是被管理者与管理者的关系  三 现实的劳资关系是工资享有者与利润享有者的关系  四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主体不成熟  五 政府在劳资关系中的角色尚不清晰  第二节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进入矛盾“凸显期”  一 劳资关系不稳定隐患上升  二 劳资冲突日益严重第三编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合作的可能性 第七章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面临的社会文化环境  第一节 儒家文化  一 整体主义  二 家族主义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 集体主义  二 共同富裕  三 和谐社会 第八章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面临的社会制度环境  第一节 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一 基本经济制度为非公有制企业实行劳资合作奠定了制度基础  二 基本经济制度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政策依据  第二节 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双重属性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劳资关系的基础  第三节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的特殊性质  一 “自觉”的劳资关系  二 “受控”的劳资关系  三 “资方主导”的劳资关系 第九章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面临的世界经济环境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一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二 经济全球化对劳动关系的影响  第二节 统一国际劳工标准  一 国际劳工标准的内涵  二 统一国际劳工标准的趋势  第三节 推行社会责任标准  一 社会责任标准的内涵  二 推行社会责任标准第四编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合作试行的条件 第十章 充分认识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合作的意义  第一节 劳资合作是劳资关系的最高形态  一 劳资冲突与劳资合作的原因  二 劳资合作在劳资关系中的地位  第二节 劳资合作可以实现劳资关系的帕累托效应  一 帕累托效应  二 劳资合作有助于实现帕累托效应  第三节 现阶段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合作的现实意义  一 有利于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 有利于提升劳动者的收入  三 有利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第十一章 借鉴国内外处理劳资关系的先进经验  第一节 西方发达国家处理劳资关系的经验  一 德国  二 日本  三 美国  第二节 我国处理劳资关系的经验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处理劳资关系的经验  二 改革开放以来处理劳资关系的经验 第十二章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合作的试行  第一节 确立良好的劳资关系  一 消除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存在的不和谐因素  二 完善“三方协商机制”  三 逐步与国际劳工标准接轨  第二节 劳资双方自愿  一 企业自愿  二 工会配合  第三节 政府积极引导  一 舆论引导  二 法律引导  三 政策引导 附录 有关劳资合作思想的论述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序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