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世界而生:霍奇金传:哲人石丛书・当人科技名家传记系列 馆藏无笔迹
  • 为世界而生:霍奇金传:哲人石丛书・当人科技名家传记系列 馆藏无笔迹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为世界而生:霍奇金传:哲人石丛书・当人科技名家传记系列 馆藏无笔迹

15 5.0折 30 八五品

仅1件

湖北十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费里(Ferry G.) 著;王艳红、杜磊 译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2-07-07

春风书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英]费里(Ferry G.) 著;王艳红、杜磊 译
  • 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11
  • 版次 1
  • ISBN 9787542835116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22页
  • 字数 325千字
  • 丛书 哲人石丛书·当人科技名家传记系列
【内容简介】
  多萝西·霍奇金是一位卓越的化学家。她于1910年生于开罗,1932年毕业于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后进入剑桥大学当研究生。1934年回牛津大学担任教学和研究工作。1947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她用X射线晶体学的方法,在1949年测定出了青霉素的结构,1957年又测定出了维生素B12的结构,并因此在1964年成为迄今为止英国唯一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女科学家。1965年获得英国功绩勋章。她的研究促进了青霉素的大规模生产以及后来DNA结构的发现。她不仅是一位积极的和平倡导者,还热情帮助中国、加纳、印度等第三世界国家的科研。多萝西·霍奇金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1959年她率英国科学家代表团赴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庆典。至她去世前一年的1993年,她共8次访问中国。她在国际上首先宣布中国科学家破解了胰岛素结构。
  本书是多萝西·霍奇金的第一部传记。就像霍奇金温和的天性和执著的信念一样,费里协作的这本淡而不俗的传记不仅清楚地阐述了霍奇金的科研工作,还以大量翔实的资料,向读者展示了这位杰出女性热情待人的温暖和内心深处的善良。本书还详细描写了霍奇金和中国科学家之间相互理解的令人感动的纽带。
【作者简介】
  乔治娜·费里(GeorginaFerry),自由撰稿科学作家、电台主持人。她曾经担任过《新科学家》杂志的编辑,以及BBC广播电台3频道和4频道的《科学此刻》等节目的制片人。1989年,她因系列广播节目《健康的七个阶段》荣获葛兰素科学作家奖。她的作品见诸包括《独立报》、《卫报》和《每日电讯报》在内的多家全国性报纸。她现在是《今日牛津》杂志的科学编辑(现在是主编)。她和丈夫以及两个儿子居住在牛津。
【目录】
中文版序
序言
第一章“这是个有点吵闹的童年”(开罗和诺福克,1910-1928年)
第二章“你不明白吗,你得知道!”(萨默维尔和牛津,1928-1932年)
第三章“我在剑桥的岁月里充满了新发现”(J·D·贝尔纳与剑桥,1932-1934)
第四章“如果全都不对,那我确确实实是活该”(年津胰岛素和托巴斯,1934-1937年)
第五章“在寻找蛋白质的真相时,没有人是无关紧要的”(蛋白质和怀孕,1938-1939年)
第六章“所有这些关于青毒素的吵闹……”(战争怀青霉素,1939-1945年)
第七章“看上去结构非常漂亮的分子”(美国、苏联和维生素B12,1946-1960)
第八章“我似乎将人生的多数时间花在不解决结构上”(诺贝尔奖与胰岛素,1960-1969年)
第九章“并非为自己而生,而是为世界而生”(中国、非洲、印度、教育与和平,1959-1988)
第十章“最近所有的事都更有希望了”(退休以及退休之后,1977-1994年)
文献摘要
注释
译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