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夏先后说
¥
30
6.5折
¥
46
九品
仅1件
作者易华 著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4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9-1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易华 著
-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4
-
版次
1
-
ISBN
9787105118625
-
定价
4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2页
-
字数
260千字
- 【内容简介】
-
《夷夏先后说》的内容提要如下:人类是一种喜爱迁徙的动物,人类史就是一部迁徙的历史。每一个民族或国家都是由不同的移民构成的。所谓土著,相对于新来者而言,是早到的移民。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相对于欧洲殖民者而言,是先到的亚洲移民。相对于夏而言,夷是东亚土著。受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和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启发,参考布罗代尔长时段(LongDuree)和沃勒斯坦世界体系(WorldSystem)概念,特提出“夷夏先后说”如下:历史记载或传说表明夏朝建立之前东亚为夷蛮之地,大禹父子在夷之中建立了夏朝之后才有东夷西夷之分。考古学发掘和研究表明夏朝建立之前东亚尚未有游牧与农耕之分,正是夷创造了东亚新石器时代定居农业文化,夏或戎狄引进了青铜时代游牧文化。体质人类学研究表明夷属蒙古人种,可能来自南亚;部分夏或戎狄属印欧人种,来自中亚。语言学研究表明汉语、韩语、日语是典型的混合语:夷语或华澳语是底层,夏言或印欧语是表层。夷夏结合与转换才开创了中国的历史,形成独特的东亚文化传统。
夷夏不仅有东西之分,而且有先后之别。夷为东亚土著,创造了东亚新石器时代定居农业文化;夏人西来,传播了青铜时代游牧文化。汉族的历史是夷夏结合的历史,汉人、汉语、汉文化均是夷夏混合的结果。夷夏转换是东亚上古史上的关键。在人类历史上,喧宾夺主的事时有发生,而数典忘祖亦是常事。正本清源,夷夏先后说化解了东亚文明本土起源说与外来传播说的矛盾,对理解东亚民族与文化的形成和东亚历史不无小补。
- 【作者简介】
-
易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人员。长期从事游牧与农耕民族关系研究,发表《青铜之路》、《尧舜与炎黄》、《从万里长城到避暑山庄》等论文;合著《世界生物学史》、《北疆通史》、《草原文化》;《夷夏先后说》是首部个人专著。
- 【目录】
-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第一章绪论
一、本土起源说或演化论
二、外来传播说或传播论
三、东西二元说或互动论
第二章从夷到夏:历史人类学论证
一、夷蛮与夏
二、夏与戎狄
第三章从石器到青铜:考古人类学论证
一、夷与新石器时代定居农业文化
二、夏与青铜时代游牧文化
第四章蒙古人种与印欧人种:体质人类学论证
一、蒙古人种与夷
二、夏与印欧人
三、夷夏混血:汉族及其他
第五章从浯系到语海:语言人类学论证
一、汉藏语系假说
二、汉语的底层:夷语与华澳语系假说
三、汉语的表层:夏言与汉印欧语系假说
四、汉语作为混合语:从语系到语海
第六章讨论与结语
一、中国文化起源
二、民族形成
三、民族认同
四、结语
附录一中国民族主义——从归纳到演绎的尝试
附录二青铜时代世界体系中的中国
关键词对照表
后记
重印后即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