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文库:两汉儒生的社会角色
  •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文库:两汉儒生的社会角色
  •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文库:两汉儒生的社会角色
  •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文库:两汉儒生的社会角色
  •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文库:两汉儒生的社会角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文库:两汉儒生的社会角色

一版一印

200 八五品

仅1件

黑龙江哈尔滨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禹平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18-11-1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禹平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29892
  • 定价 5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9页
  • 字数 33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汉代是中国古典文化定型的时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高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挖掘汉代历史的细节,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汉代儒学历来是国学的热点,历代大家多有著述。《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文库:两汉儒生的社会角色》从儒生的生存状况出发考察儒学的发展,是研究中国文化传承的全新视角,很具有启发性,为进一步展开研究打下了基础。
【作者简介】
禹平,1966年生,吉林省长春市人。毕业于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1年作为交换教授赴韩国国立江原大学任教。现任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汉语言文化系主任。
【目录】
前言
第一章两汉儒生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先秦的儒生
一儒的起源
二早期儒生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秦朝的儒生
一“一任于法”的统治思想下儒生的社会地位与作用
二秦末的社会动荡与儒生的际遇

第二章两汉儒生的分类
第一节汉代人对儒生的分类
一董仲舒、何休与应劭对儒生的分类
二王充的儒生分类
三其他具有儒生分类性质的叙述
第二节今人关于两汉儒生分类问题的阐述
第三节本书关于汉代儒生分类问题的基本看法

第三章两汉儒生群体社会角色的构成及变化
第一节儒生群体社会角色的构成情况
一在学的儒生
二事教的儒生
三从政的儒生
四隐逸的儒生
第二节两汉儒生群体总量变化的阶段性特点
一汉初的儒生群体
二武帝至新莽时期儒生群体
三东汉时期儒生群体
四汉代儒生群体的来源
第三节两汉儒生地域分布的一般特征
一两汉儒生地域分布特征形成的历史条件
二两汉儒生地域分布的特征

第四章儒生与两汉政治统治
第一节建言议政
一汉初儒生安定国家的建言
二武帝时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策
三西汉后期儒臣应对社会危机的主张
四东汉儒生反宦官的“清议
五儒生担任议政的主要职官
第二节参与行政管理
一儒生出任地方长吏
二儒生仕朝入拜卿相
第三节儒生在西汉统治集团内从边缘到核心的地位变化
一汉初儒生在政治上的边缘地位
二武宣时期从边缘到核心的过渡
三元帝以后儒生主导地位的确立

第五章儒生与两汉社会经济
第一节参与国家经济政策的议定
一西汉时期儒生的经济政策之议
二新莽时期王莽的经济改革
三东汉时期儒生有关经济的建言
第二节从事经济事务管理
一儒官参与国家的经济管理
二儒吏从事地方的经济管理事务
第三节经营生计活动
一西汉儒生的生计活动
二东汉儒生的生计活动

第六章儒生与两汉礼制建设
第一节儒生与汉初至宣帝时期礼制的建立
一叔孙通制朝仪、宗庙礼
二文景时期儒生对礼制建设的建言与贡献
三武帝至宣帝时期礼仪活动中的儒生
第二节元帝到新莽时期的礼制变革
一元帝至西汉末儒生主导的礼制变革
二王莽新朝礼制
第三节儒生与东汉时期的礼制完善
一光武帝时期的礼制创建
二汉明帝时期的礼制建设
三章帝以后的礼制建设

第七章儒生与两汉文化教育
第一节儒生的经学传承活动
一两汉儒生传经的学术源流
二两汉儒生经学传承的具体方式
三儒生经学传承活动的特点
第二节儒生的著书立说
一说经解经类
二政论史著类
三诗赋文论类
四其他杂著类
第三节儒生保存整理典籍文献的活动
一从事典籍的搜集管理
二从事典籍的整理
三从事典籍的训释
第四节儒生与两汉文化交流
一儒生与中原、边郡间的文化交流
二儒生与中外文化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