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公分25公分绒布面精装 朱蜕华典中国历代印谱特展图录 收录印谱一百七十六部,涵盖西泠印社、国家图书馆、浙博 浙图、南京图、天一阁、君匋艺术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紫竹斋等公家收藏机构,同时又有松荫轩、宝甓斋、艺友斋、平湖玺印篆刻博物馆、步黟堂、秋水斋、见明楼等,可谓蔚为大观图录收录600年篆刻史上,174部珍稀印谱、800多方原色印稿、2000多幅原色书影,每种印谱都有详细的文字著录说明。
  • 32公分25公分绒布面精装 朱蜕华典中国历代印谱特展图录 收录印谱一百七十六部,涵盖西泠印社、国家图书馆、浙博 浙图、南京图、天一阁、君匋艺术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紫竹斋等公家收藏机构,同时又有松荫轩、宝甓斋、艺友斋、平湖玺印篆刻博物馆、步黟堂、秋水斋、见明楼等,可谓蔚为大观图录收录600年篆刻史上,174部珍稀印谱、800多方原色印稿、2000多幅原色书影,每种印谱都有详细的文字著录说明。
  • 32公分25公分绒布面精装 朱蜕华典中国历代印谱特展图录 收录印谱一百七十六部,涵盖西泠印社、国家图书馆、浙博 浙图、南京图、天一阁、君匋艺术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紫竹斋等公家收藏机构,同时又有松荫轩、宝甓斋、艺友斋、平湖玺印篆刻博物馆、步黟堂、秋水斋、见明楼等,可谓蔚为大观图录收录600年篆刻史上,174部珍稀印谱、800多方原色印稿、2000多幅原色书影,每种印谱都有详细的文字著录说明。
  • 32公分25公分绒布面精装 朱蜕华典中国历代印谱特展图录 收录印谱一百七十六部,涵盖西泠印社、国家图书馆、浙博 浙图、南京图、天一阁、君匋艺术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紫竹斋等公家收藏机构,同时又有松荫轩、宝甓斋、艺友斋、平湖玺印篆刻博物馆、步黟堂、秋水斋、见明楼等,可谓蔚为大观图录收录600年篆刻史上,174部珍稀印谱、800多方原色印稿、2000多幅原色书影,每种印谱都有详细的文字著录说明。
  • 32公分25公分绒布面精装 朱蜕华典中国历代印谱特展图录 收录印谱一百七十六部,涵盖西泠印社、国家图书馆、浙博 浙图、南京图、天一阁、君匋艺术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紫竹斋等公家收藏机构,同时又有松荫轩、宝甓斋、艺友斋、平湖玺印篆刻博物馆、步黟堂、秋水斋、见明楼等,可谓蔚为大观图录收录600年篆刻史上,174部珍稀印谱、800多方原色印稿、2000多幅原色书影,每种印谱都有详细的文字著录说明。
  • 32公分25公分绒布面精装 朱蜕华典中国历代印谱特展图录 收录印谱一百七十六部,涵盖西泠印社、国家图书馆、浙博 浙图、南京图、天一阁、君匋艺术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紫竹斋等公家收藏机构,同时又有松荫轩、宝甓斋、艺友斋、平湖玺印篆刻博物馆、步黟堂、秋水斋、见明楼等,可谓蔚为大观图录收录600年篆刻史上,174部珍稀印谱、800多方原色印稿、2000多幅原色书影,每种印谱都有详细的文字著录说明。
  • 32公分25公分绒布面精装 朱蜕华典中国历代印谱特展图录 收录印谱一百七十六部,涵盖西泠印社、国家图书馆、浙博 浙图、南京图、天一阁、君匋艺术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紫竹斋等公家收藏机构,同时又有松荫轩、宝甓斋、艺友斋、平湖玺印篆刻博物馆、步黟堂、秋水斋、见明楼等,可谓蔚为大观图录收录600年篆刻史上,174部珍稀印谱、800多方原色印稿、2000多幅原色书影,每种印谱都有详细的文字著录说明。
  • 32公分25公分绒布面精装 朱蜕华典中国历代印谱特展图录 收录印谱一百七十六部,涵盖西泠印社、国家图书馆、浙博 浙图、南京图、天一阁、君匋艺术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紫竹斋等公家收藏机构,同时又有松荫轩、宝甓斋、艺友斋、平湖玺印篆刻博物馆、步黟堂、秋水斋、见明楼等,可谓蔚为大观图录收录600年篆刻史上,174部珍稀印谱、800多方原色印稿、2000多幅原色书影,每种印谱都有详细的文字著录说明。
  • 32公分25公分绒布面精装 朱蜕华典中国历代印谱特展图录 收录印谱一百七十六部,涵盖西泠印社、国家图书馆、浙博 浙图、南京图、天一阁、君匋艺术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紫竹斋等公家收藏机构,同时又有松荫轩、宝甓斋、艺友斋、平湖玺印篆刻博物馆、步黟堂、秋水斋、见明楼等,可谓蔚为大观图录收录600年篆刻史上,174部珍稀印谱、800多方原色印稿、2000多幅原色书影,每种印谱都有详细的文字著录说明。
  • 32公分25公分绒布面精装 朱蜕华典中国历代印谱特展图录 收录印谱一百七十六部,涵盖西泠印社、国家图书馆、浙博 浙图、南京图、天一阁、君匋艺术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紫竹斋等公家收藏机构,同时又有松荫轩、宝甓斋、艺友斋、平湖玺印篆刻博物馆、步黟堂、秋水斋、见明楼等,可谓蔚为大观图录收录600年篆刻史上,174部珍稀印谱、800多方原色印稿、2000多幅原色书影,每种印谱都有详细的文字著录说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32公分25公分绒布面精装 朱蜕华典中国历代印谱特展图录 收录印谱一百七十六部,涵盖西泠印社、国家图书馆、浙博 浙图、南京图、天一阁、君匋艺术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紫竹斋等公家收藏机构,同时又有松荫轩、宝甓斋、艺友斋、平湖玺印篆刻博物馆、步黟堂、秋水斋、见明楼等,可谓蔚为大观图录收录600年篆刻史上,174部珍稀印谱、800多方原色印稿、2000多幅原色书影,每种印谱都有详细的文字著录说明。

980 980 全新

仅1件

内蒙古呼和浩特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不详

出版社上海书画

出版时间2019

印刷时间2019

装帧精装

开本8开

纸张铜版纸

页数439页

定价980元

上书时间2024-02-02

云朵稀缺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印谱作为辑录玺印和篆刻作品的文献载体,滥觞于北宋,至明隆庆年间顾氏《集古印谱》始风靡于世。印谱的产生与发展,其内容与形制的构成及演变,与篆刻艺术的传承、尤其是文人篆刻的发生和明清篆刻流派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是印学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10月16日至10月30日,西泠印社联合浙江省博物馆、浙江图书馆、南京图书馆、香港松荫轩以及其他公立机构和印谱收藏名家,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三楼书画厅)举办“朱蜕华典——中国历代印谱特展”。展品以西泠印社社藏为主,结合海内公私收藏共同展出,展品规模共计135部, 以“历代印谱发展分期(印谱史)”、“主题印谱”、“锌版印谱”三大主线展开,通过印谱、印蜕、文字相结在金石热、篆刻热的当下,西泠印社作为中国篆刻的YIN领者,迎来了秋季雅集盛会——朱蜕华典·中国历代印谱特展。这是次印谱的大规模集结,为配合本次展览,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朱蜕华典——中国历代印谱特展图录》将同步发行。

全书以“历代印谱发展分期(印谱史)”“主题印谱”“锌版印谱”三大主线展开,通过印谱、印蜕、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全面、直观的展现读者丰富的印谱发展全过程。

历代印谱发展分期(印谱史)按照时间顺序分为“滥觞时期·唐至明中叶”“定型时期·晚明”“全盛时期(雅玩时期)·清初至清中叶”“全盛时期(学术考据时期)·清中叶至清末”“全盛时期(推广研究时期)·清末至民国”五个部分展开,对QUAN面了解印谱发展史有较为清晰地认识。

主题印谱板块按照民国时期具有影响的印谱辑拓者分为“西泠四家”:丁仁、王福庵、吴隐、叶为铭;“浙西四家”:丁仁、葛昌楹、高络园、俞人萃;张鲁盦辑拓印谱和“宣和印社”方节庵四部分。

在书末板块,详细介绍近代锌版印谱制作的XIN工艺,收录部分锌版原物,使读者对锌版的钤印工艺一目了然。

全书总计收录印谱一百七十六部,涵盖西泠印社、国家图书馆、浙江省博物馆、浙江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君匋艺术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紫竹斋等公家收藏机构,同时又有松荫轩、宝甓斋、艺友斋、平湖玺印篆刻博物馆、步黟堂、秋水斋、见明楼等SI家所藏JING品印谱近十种,可谓蔚为大观。

书中收录印谱中有南宋王俅编著的《啸堂集古录》,SHOU次将玺印归属于金石学著录一部分。明代顾从德编辑的,目前存世较早的原钤印谱《顾氏集古印谱》。被视为篆刻的教科书的明代徐上达的《印法参同》。SHOU部印人集体篆刻汇编印谱,明张灏编集的《承清馆印谱》。此外有明清印人篆刻作品集结的“三堂印谱”——《学山堂印谱》《赖古堂印谱》《飞鸿堂印谱》。清汪启淑编集的铜印主题印谱《汉铜印丛》和所见印谱小者《锦囊印林》。清代KAO据学的兴起也带动了一批印谱的辑成,如清代吴云辑玺印《两罍轩印考漫存》,吴式芬《双虞壶斋印存精萃》,罗振玉辑录的早期唐宋官印主题印谱《隋唐以来官印集存》等。民国时期一大批主题印谱的集结也收录此书中,《宋元明犀象玺印留真》为葛昌楹辑宋、元、明犀角XIANG牙印谱,陈巨来初学元朱文印时从吴湖帆家中借得此谱,研读数年终成就其元朱文地位,而《塙斋印冣》辑钤陈巨来篆刻作品共计二百四十方。葛昌楹又辑邓石如篆刻印谱成《邓印存真》,为研究邓石如篆刻艺术的重要资料。《丁丑劫余印存》时为丁仁、高时敷、葛昌楹、俞人萃四人于丁丑(一九三七)吴淞战役后将所存之印章钤拓汇辑而成,收录从明代至民国初年,上下四百余年,共收录二百七十三家印人的一千九百余方印章,是明代以来篆刻丛谱之GUAN。

印谱的产生与发展,其内容与形制的构成及演变,与篆刻艺术的传承、与文人篆刻的发生和明清篆刻流派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印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此次“朱蜕华典·中国历代巴图艺术设计书店  11:32:30
《朱蜕华典——中国历代印谱特展图录》分为“历代印谱发展分期(印谱史)”、“主题印谱”、“锌版印谱”三大章。 历代印谱发展分期(印谱史)按照时间顺序分为“滥觞时期 唐至明中叶”“定型时期晚明”、“全盛时期(雅玩时期)清初至清中叶”、“全盛时期(学术考据时期)清中叶至清末”、“全盛时期(推广研究时期)清末至民国”五个小节。 主题印谱,按照民国时期最具影响的印谱辑拓者分为“西泠四家”:丁仁、王福庵、吴隐、叶为铭;“浙西四家”:丁仁、葛昌楹、高络园、俞人萃;张鲁盦辑拓印谱;“宣和印社”:方节庵,四个小节。锌版印谱:介绍了近代印谱制作的新工艺:锌版,收录部分锌版原物,使读者对锌版的钤印工艺一目了然。 全书总计收录印谱一百七十六部,其中有三十七部未在本次展览中展出。

巴图艺术设计书店  11:32:33
图录收录600年篆刻史上,174部珍稀印谱、800多方原色印稿、2000多页原色书影,每种印谱都有详细的文字著录说明。

巴图艺术设计书店  11:32:58
因为各种原因,部分来自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公藏单位,还有香港松荫轩、上海宝甓斋等私藏单位的重要珍贵印谱,在展览中并没有出现,而《图录》中则全部收录。不仅有目录、题跋、书名页等重要信息页面,更有超多原大原钤印作体现。图录收录印谱总数为176种,大大超过了展出的数量,不仅有目录、题跋、书名页重要书影2000多页,更有820多方原大原钤印作,极具学习、鉴赏、文献与收藏价值。这里挑选了未能展出的其中10部:

巴图艺术设计书店  11:34:17
若)慕刻历代玺印而成。全谱总录印1618方。成谱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西泠印社藏。14、明·晓采居印印辑拓者:吴迥(亦步)。二册,不分卷。全书共收印490方。成谱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西泠印社藏。15、明·松谈阁印史辑印者:郭宗昌。三册,不分卷。武平郭宗昌辑录历代玺印而成。全书共收印936方。成谱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西泠印社藏。16、明·印法参同辑拓者:徐上达(伯达)。十六册,分卷。此谱是一部指导篆刻的专着,从字法、章法、刀法及各种技法,体察详尽,阐述明白,可看作是一部篆刻出发的教科书,是明代有代表性的印学巨著。成谱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西泠印社藏。17、明·承清馆印谱辑拓者:张灏。四册。首部印人集体篆刻汇编印谱。成谱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西泠印社藏。

巴图艺术设计书店  11:35:12
有释文,右列说明文字,左系己撰七言绝句一首。成谱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西泠印社藏。43、清·历朝印史辑拓者:黄学圮。六册。如皋黄学圮刻印钤蜕而成。集辑周代迄明代史官及名人学士姓名治印,每人各刻印一方,下注释文及传略。成谱于清嘉庆二年(1797)。西泠印社藏。44、清·铜鼓书堂藏印辑拓者:查礼、查惇。四册,一函。总录印846方。此谱成书于清嘉庆四年(1799)。宝甓斋藏。45、清·种榆仙馆印谱辑拓者:陈鸿寿。八册不分卷。郭宗泰辑古杭州陈鸿寿刻印而成。钤印本。成谱于清道光元年(1821)。西泠印社藏。46、清·兰亭序印存辑拓者:夏学礼。一册,不分卷。元和夏学礼刻。钤印本。此谱以王羲之《兰亭序》入印,一句一印,全谱共录印56方。成谱于清道光七年(1827)。西泠印社藏。47、清·古蜗篆居印述辑拓者:程芝华(萝裳)。四册,分卷。休宁程芝华(萝裳)慕刻程邃、汪肇龙、巴慰祖、胡唐四家印作。总录印196方。成谱于清道光七年(1827)。48、清·小石山房印苑辑拓者:顾湘、顾浩。十二册。海虞顾湘、顾浩辑元、明、清名家刻印而成。成谱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6)。西泠印社藏。49、清·簠斋印集辑拓者:陈介祺。十二册,不分卷。总录印2429方。成谱于清咸丰三年(1851)。西泠印社藏。50、历代名将印印辑拓者:不详。四册,不分卷。是谱辑钤清代印人赵穆作历代名将姓名印。总录印100方。成谱时间不详。松荫轩藏。51、清·双虞壶斋印存辑拓者:吴式芬。八册。海丰吴式芬辑。是谱选审精严,钤拓尤佳,被罗振玉誉为近代最精美的印谱。成书约于道光二十年(1840)前后。西泠印社藏。52、清·封泥考略辑拓者:吴式芬、陈介祺海丰吴式芬、潍县陈介祺辑。石印本。辑录自先秦古玺至新莽官私印封泥。为汇封泥成谱且详加考释的第一部重要著作。全谱总录封泥867方。成谱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西泠印社藏。53、清·吉金斋古铜印谱辑拓者:何昆玉(伯瑜)八册,六卷。高要何昆玉依据潘正炜和叶志铣的藏印编成。总录印1266方。成谱于清同治五年(1866)。西泠印社藏。54、清·二百兰亭斋古铜印存辑拓者:吴云。二函十二册。归安吴云辑自自藏历代玺印钤盖而成。此谱藏印得自嘉兴张庭济清仪阁,后与自己所藏印编纂而成。总录印903方。成谱于清光绪二年(1876)。西泠印社藏。55、清·漱石轩印集辑拓者:钟权。四册,四卷。与《漱石轩印存》合而为漱石轩印谱全本。钟权以“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音列序。辑录自刻印作而成。总录印635方。成谱于清光绪年间。浙江图书馆藏。56、清·百将百美合璧印谱辑拓者:赵穆。八册,不分卷。以历代名将及美人姓名入印。是谱在赵穆谢世前已有三册行世,是赵氏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辑自刻印而成,后其子赵小铁于一九二五年扩为《百将百美合璧印谱》八册本。浙江图书馆藏。

巴图艺术设计书店  11:35:29
57、清·两罍轩印考漫存辑拓者:吴云。四册,九卷。归安吴云集自藏玺印钤蜕而成。官印122方,私印64方。成谱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西泠印社藏。58、清·西泠四家印谱辑拓者:丁丙。四册。钱塘丁丙辑录西泠前四家丁敬、蒋仁、黄易、奚冈印蜕而成。钤印本。依照印人分为:“龙泓山人印谱”“吉罗居士印谱”“秋景庵主印谱”“蒙泉外史印谱”四册,每谱前皆有印人小传。成谱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西泠印社藏。59、清·十六金符斋印存辑拓者:吴大澄。二十六册。吴县吴大澄辑自藏历代玺印,黄士陵、尹伯圆审编而成。总录印1140方。成谱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西泠印社藏。60、清·八千卷楼印存辑拓者:丁丙。八册。钱塘丁丙辑浙派八家刻印谱录。收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八家印蜕。总录印149方。成谱约在清光绪三十年(1904)。西泠印社藏。61、清·清仪阁古印偶存辑拓者:张廷济(叔未)。六册。张廷济辑自藏玺印钤盖而成。以官印、私印、古玺印编次。成谱于清咸丰六年(1856)。西泠印社藏。62、清·列仙印玩辑拓者:叶为铭(品三)一册,不分卷。总录印48方。成谱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西泠印社藏。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