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集粹(芦笙篇):芦笙乐谭
  • 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集粹(芦笙篇):芦笙乐谭
  • 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集粹(芦笙篇):芦笙乐谭
  • 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集粹(芦笙篇):芦笙乐谭
  • 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集粹(芦笙篇):芦笙乐谭
  • 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集粹(芦笙篇):芦笙乐谭
  • 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集粹(芦笙篇):芦笙乐谭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集粹(芦笙篇):芦笙乐谭

20 4.4折 45 九品

仅1件

贵州遵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方刚、贵州省音乐家协会 编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1

版次1

印刷时间2010-0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12-31

绥阳大禹书室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方刚、贵州省音乐家协会 编
  •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1
  • 版次 1
  • ISBN 9787221086884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152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贵州位于祖国大西南云贵高原东部,面积为17.6万平方公里,97%为山地和丘陵。全境山脉纵横,珠江、长江水系的支流奔流于万山丛中。在中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贵州是一条民族交会的大走廊,是一块多民族的集结地。华夏族系、氐羌族系、苗瑶族系、百越族系的诸民族及蒙古、回、满等民族于不同时期、不同方向进入贵州,与贵州的原住民相交会,逐渐形成了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这种分布特点,使贵州文化,特别是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化呈现出了小块多元的特色!
贵州高原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贵州历年来多处出土的史前文化遗址,清楚地显示出贵州高原上古人类活动的足迹。出土文物还证明,商周时期,贵州逐渐从铜石并用过渡到青铜时代;战国晚期,贵州开始有了铁器;西汉中、后期,贵州快速进入铁器时代。
【作者简介】
杨方刚,1930年出生于江西广丰,汉族。原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副主编,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贵州民族音乐研究会会长,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原评审专家。
杨方刚为《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贵州卷》的主编;此外主编或联合主编的音乐学术专著还有《中国民族音乐研究》、《贵州创作歌曲导读》、《侗族大歌研究五十年》、《本土乐话——贵州大学音乐家论坛》等多部。其主要研究方向和主要学术成果为贵州民间芦笙音乐文化研究,发表的论文有《芦笙记谱法的研究与实践》、《对贵州民间芦笙的逆向考察》、《贵州传统芦笙音乐研究的社会视角》、《贵州苗族芦笙文化研究》、《芦笙乐的变革探析》等。其中《贵州苗族芦笙文化研究》和《芦笙乐的变革探析》两文,获“凯里国际芦笙节”学术论文一等奖;关于芦笙记谱法的创见,对于贵州民间传统芦笙乐的采录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目录】
题引
一苗族芦笙的文化属性
二苗族芦笙乐曲的审美创造
第一章穿越亘古时空
第一节传说中的古代芦笙
一以声为号
二以音抒情
第二节尘封千年的礼器芦笙
第三节现实生活中的民间芦笙
一芦笙基本形态
二芦笙演奏的主要形式
三一种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
第四节民问芦笙的记谱

第二章长歌万里迁徙
第一节悲壮的乐舞
第二节苍劲的笙曲

第三章大音通神育人
第一节神器法器
一祭祖
二做嘎
第二节信号·代言
一信号
二代言
第三节养心育人

第四章乐舞形态多姿
第一节独具一格的乐舞
一炫技芦笙
二舞乐并重的芦笙
三舞乐融为一体的芦笙
第二节自成体系的芦笙音乐
一由一两个基本乐素铺衍而成的成套芦笙曲
……

第五章薪火世代传承
第六章侗、水、瑶族芦笙
编后闭卷遐思浮想联翩
歌碟目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