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永顺 毛笔 益顺笔店 江西抚州临川人 益阳曾永顺 [长27.3cm]
¥
800
七五品
仅1件
制作者曾永顺
尺寸27.3 × 27.3 cm
上书时间2016-11-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七五品
- 商品描述
-
益阳曾永顺笔墨店的情况
作者:酆纪纲
益阳曾永顺笔墨店,是我市一家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名牌老店,专制笔墨兼营石板石砚等文化用品,历史悠久信誉卓著。
老板曾卓芳,是江西抚州临川人。他青年时,在江西家乡,留学习过制笔技术,因父亲在湖南安化经营书纸笔墨业务,逐在安化帮助父亲经营。因业务不佳,由安化迁到桃江经营了一段时间,后来又迁到益阳,在大码头上首河岸边开设曾永顺笔墨店。他发挥技术特长,采取自产自销的经营方式,逐步得到发展,从小到大,有了一定时积累,到“五四”运动时期,群众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抵制日货,当时小学生启蒙用的习字板,多是用日本在中国出产的一种薄铁片做成的产品,当然属于抵制之类。曾卓芳遂乘机在桃江许家洲舞风山建起了一座文具工厂,利用当地青石原料制作石板石砚石笔等,作为小学生启蒙练字的文具用品,向各学校推销,形成独家专销优势,又向滨湖各县大量批销,提出“发扬国货,抵制日货”的响亮口号,获得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又因小学生使用方便,练字效果较好,销路很广,业务蒸蒸日上,获利甚丰。于是,他就在原营业地址购买旧居,重新兴工扩建两层砖木结构房屋门面,扩大经营,前店后厂。中进建成三层楼房,最高顶层为家属居住,中层为制笔生产工场,下层为食堂仓库,后进旧房作制墨工场和厨房杂屋等用。由于管理有方,业务不新发展,资金积累盈余更多。他为了进一步扩大企业范围,展开销路,开拓新的市场,创名牌优势,派其亲弟到长沙省城,在太平街增设曾永顺笔墨分店,一方面扩大名牌声誉,扩大营业;一方面便于联系采购所需生产原材料,让产品批销的面更加广阔。
抗日期间,长沙文夕大火,分店遭到了一些损失,加之日寇不断进犯长沙,只得收束回益。曾卓芳当时已逾八十高龄,店业完全由其儿子曾镛丰负责经理。当时,长江下游一带,许多城市沦陷,国民党南京政府已西迁四川重庆,各文化部门和大专高校内迁。因交通滞阻,各文化单位所需笔墨高级品种难于购到,多向益阳曾永顺购买;又因该店在湖南省内,有了名牌声誉,故邮寄赴渝者不少。这时的业务可说是达到鼎盛时期,制笔工人增加到百余人。有时任务忙,还加班加点赶制成品,遇到开学期间,有供不应求之势。曾永顺笔墨厂在国运艰危时期却获利不少,企业继续有所发展。但曾镛丰嗜好鸦片洒色,身患肺病子1945年辞世,死时年仅48岁,该店只得由其妻安郭淑贞、曾仙娣二人负责掌管,对外业务由该店派曾镛丰的堂侄曾广祺担任经理,直至解放后。1956年工商业改造时实行公私合营,定股资金为6840元,职工人数55人。
曾永顺在曾卓芳创业阶段,有其成功的经验,对销售讲究信誉,善于利用机遇;对产品制作,质量精细,要求严格,苗于听取群众意见,集思广益,极力维护名牌声誉。如生产毛笔,从原料方面就有研究,用的羊毛和黄鼠狼的尾毛,必须是西北地区出产的,兔毛必须是湖北的准毛。因为这些地方是草原区,畜类生长的锋毛未损,用这种毛制出来的笔,书写起来流利,刚劲而柔软,笔锋秀丽美观,坚韧耐用。而南方所产的毛类,因畜类出入山林,锋毛受损,难以保证质量。仅此说明该店在选料方面,严格认真地把好质量关。又如制墨方面,原料选用西烟、牛皮膏等。如制作名牌龙门牌墨,配料就用猪胆、冰片、元寸等,这种墨书写后的墨迹,色泽美观有凸突之感,在砚池内磨墨时香味芬
芳色泽光亮,字迹墨色鲜艳。久存不变质。而一般做墨之烟,多是安化山区木材的土烟,质量差。管理方面,该店制作成品,要求严格,生产成品都要注明工序制作人的名字,各负其责.如做成一枝笔,共四道工序:做头,上杆、整理、刻字、售出以后,如顾客反映有问题,就可按工序找制作人负责。在劳动报酬上,采取多劳多得的方式,技术好的,每月可收入银元六、七十元,这样能够促进笔墨质量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
50年代以后,由于钢笔和蓝墨水在社会上日益普及。笔墨市场相对缩小.业务不及以前。公私合营后,该店转入人民印刷厂归口管理。
毛师傅和他的祖传毛笔手艺
■ 本报记者 陈敏 实习生 童晨 李思芊
“估计现在没人做纯手工的毛笔了,益阳城区就只我一家!”8月26日中午,在资阳区建设街小巷的一个阁楼,毛师傅埋头整理笔架,满屋发黄的字画、淡淡的墨香,家中布局古色古香,这让人仿佛觉得回到了久远的年代。
毛师傅大名毛志仁,是土生土长的益阳人,当年坊间曾流传这样一句口头禅:“曾永顺的笔,危复兴的墨”。那么,曾永顺究竟何许人?据有关资料记载,清代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江西人曾永顺来益阳经营笔墨庄,生意鼎盛时期,曾拥有雇工、学徒达200多人,成为远近闻名的笔墨作坊。毛师傅回忆道,上世纪四十年代初,他的父亲毛尧卿师承曾永顺第二代弟子黄福桂,学习制作毛笔,在曾永顺笔墨庄足足干了36年。
“我们几个兄妹小时候帮父亲‘打下手’,看都看熟了!”毛师傅说,父亲制作毛笔讲究精益求精,很多时候,为了打磨不慎将双手弄得血肉模糊,缠上纱布后,接着制作,不省过一个环节,更不会偷工减料。父亲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让他记忆犹新:“绝不能马虎,少任何一道工序都有可能砸掉祖师爷的牌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永顺”这三个字无疑成为古城益阳的一块金字招牌。一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曾永顺笔墨庄生意还红红火火,产品远渡重洋名扬四海。后来,曾永顺笔墨庄改名为益顺笔厂,历经“文革”十年浩劫,笔墨手工制作业元气大伤,一蹶不振。那时候,厂里的学徒大多停工“闹革命”,盲目冲到街上摇旗呐喊瞎起哄。毛师傅的父亲自始至终坚守岗位,他多次告诫儿子道:“多做事,少耍嘴皮子,人心浮躁败家子!”
年近五十的毛志仁从小对毛笔的制作可谓耳濡目染,30年前他拜父为师,一心研制毛笔。几年前,毛师傅下了岗,他自己开了一家毛笔作坊,“益阳制作毛笔已有三四百年了,哎,现在制作毛笔只能当做是一个爱好,不能用来养家糊口。”毛师傅苦笑着对记者说。
他将自己的住房改成了一个毛笔作坊。面积约十平米左右,却俨然是个小小毛笔博物馆。最为显眼的是,墙角笔架上有支用人发制作的毛笔,静穆,大气,像是个至尊的长者。毛师傅指着墙上贴着的各式书法作品介绍道。“那些都是全市的书法爱好者来我这里买笔墨时信手写的,我舍不得丢掉,留着做纪念。”因为从小帮父亲制作毛笔,毛师傅对一些制作流程烂熟于心。
毛笔虽小,生产工艺却很复杂:制杆、毛分拣、扯尾、碱洗、作毛、散毛、齐毛、切毛、疏寸、兑笔、元笔、刻字等一共有百多道工序,个个都不轻松;制笔的核心技术,是“尖、圆、齐、健”,也就是古人说的笔之“四德”。因为工序繁杂,毛师傅说自己一天只能制作十几支毛笔。毛师傅一边展示那些上百年的制笔工具,一边介绍他制作毛笔的整个过程,末了,他顺手拿张纸,用自己亲手制作的毛笔洋洋洒洒写了一行字。“呵呵,孔夫子不嫌字丑,闲来无事我就会随手写几个字。”毛师傅说这些的时候,眼睛一直盯着柜台里那些规格各异的毛笔,言语间透着几分无奈:“如今,用毛笔写字的人找不出几个了,我真的很担心祖师爷传下的这点手艺废掉了,那多可惜!”
曾永顺毛笔手工技艺的传承采用古老的家庭式传承技艺,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于2010年已成功入选益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毛志仁说,听到这个消息,他感觉很振奋,这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确实值得保护。
曾永顺笔墨店
拥有200多年历史的曾永顺笔墨店是一家著名的老字号,开设于清初,专制笔墨,兼营石板石砚,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益阳曾永顺笔墨店开办于清末光绪年间,老板叫曾卓芳,江西抚州人。他年轻时在家乡临川学过制笔技术,其父在湖南安化经营书纸笔墨,因此入湘帮忙打点生意。后由于生意不景气,遂从安化迁到桃江,最后在益阳大码头上首河岸边开设了这家文化用品商号。铺号采取自产自销方式,积沙成塔,靠自我滚动发展起来。五四运动以后,各地掀起抵制日货热潮,一种蒙童推广的习字板涵盖其中。这是一种日本在中国产的薄铁皮制成品,随着新文化运动普及而来。曾卓芳遂乘机在县境桃江的许家洲舞凤山建起了文具工厂,利用当地质量上乘的青石原料制作石板、石砚和石笔等产品。由于唱响“发扬国货、抵制日货”口号,方便小学生使用,练字效果也较好,一些学校便推行开来,销路特别广,获利甚丰。于是,曾永顺笔墨店在原基址购进旧居,开始进行大规模改扩建,采用砖木结构,一共三进,前店后厂。门面为两层,下层为铺屋,上层为店员居所;中进为三层,最高层为家居用房,中层为制笔生产工场,下层为食堂仓库;后进旧房作制墨工场和厨房杂屋之用。随着业务扩张,管理完善以及资金的不断积累,也因为需要提升品牌形象,扩大知名度,民国元年,曾卓芳派其弟至省城长沙的太平街开设一家分店。曾永顺笔墨店在创业之初,就积累了一套自己的成功经验。其中包括善于抓住商机,狠抓产品质量,销售讲究信誉等。对产品制作,要求严格,务求精益求精。如生产毛笔,从原料开始,用的羊毛和黄鼠狼的尾毛,必须是西北地区所产,兔毛必须是湖北的准毛。曾卓芳认为,这些地方是草原区,畜类生长的锋豪未损,以此制笔,不仅书写流利,刚劲而柔软,而且笔锋秀丽美观,坚韧耐用。而南方的毛皮出没于山林,锋毛受损,质量难于保证。又如制墨,原料均选用西烟、牛皮膏等材料。其著名的龙门牌墨,配料还加入猪胆、冰片和元寸等成分。此墨在砚池里磨研,气味芬芳。书写的墨迹,色泽美观且有凸突之感,墨色光鲜,久存不变质。而用资水上游木材加工的土烟,质量逊色不少,仅供加工一般用墨之需。 管理方面,曾永顺要求苛严。生产成品要注明工序制作人姓名,各司其责。以做一支笔为例,它包括做头、上杆、整理和刻字等四道工序。如售出后顾客发现质量问题,可按工序追查归谁负责。在分配报酬上,采取多劳多得方式,技术好的,一个月高达银洋60-70元。抗战期间,长沙发生“文夕大火”,分店遭受不少损失,加之日寇不断进犯长沙,分店只好紧缩回益阳。其时,老板曾卓芳已逾80高龄,店业基本由其子曾镛丰负责。由于包括上海、南京、武汉、长沙等许多沿海沿江的大城市相继沦陷,国民政府机关迁往重庆,大批学校以及文化机构随之内迁,益阳一度成为避难之所。因交通阻滞,各类教育文化机构所需笔墨等高档文化用品难于获取,只好到益阳曾永顺笔墨店购得。因曾永顺笔墨店在湘省声誉鹊起,所以不少赴渝人士慕名来函来电邮购,业务量很大。此时,光制笔工人就有100余人,加班赶制已成常态,即便如此,每逢开学之际,还时常供不应求。因此,同许多益阳别的商号一样,曾永顺笔墨店在国运艰危时获利不少,企业发展至鼎盛时期。但因曾镛丰嗜好鸦片,耽于酒色,抗战刚结束就死了,年仅48岁。后来商号只好由其一妻一妾共同掌管,堂侄曾广祺负责经理对外业务,一直到建国。1956年公私合营时,曾永顺笔墨店股本仅剩6840元,职工55人。50年代初,随着钢笔和蓝墨水大量推广普及,延续200多年的毛笔及相关产业日益萎缩,曾永顺笔墨店也被划入人民印刷厂名下。此后,在现代工业的挤压下,缺少扶持的传统笔墨业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条件,只能走向衰亡,定格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