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私立铁肩中学 1948年 现为株洲醴陵二中 民国瓷笔筒(高11cm径7.9cm)
¥
2000
六五品
仅1件
制作者湘醴大同
尺寸11 × 7.9 cm
货号书柜
上书时间2022-05-0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六五品
- 商品描述
-
铁肩中学
学校创建于抗战胜利前夕的1945年,当时选址清水江杨木档张氏宗祠,原名称祥瑞中学,由张啸霞(早年是同盟会会员,参加过辛亥革命)任董事长,张本仁(毕业于黄埔军校,曾任陈明仁旧部参谋长)任校长,1946年夏,由该中学教导主任朱孜砻(曾中山大学任教)老师提议,借用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诗句中的“铁肩”二字更名为“铁肩初级中学”,到目前为止,校名仍称铁肩中学。解放初期,铁肩中学是中共地下党员组织活动的重要场所,为迎接醴陵的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
峥嵘七十年 ——醴陵二中建校70周年校史报告
马白超
2010年10月16日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建国61周年国庆刚刚过去,醴陵二中又即将迎来建校70周年校庆。全校师生在兴高采烈地迎接校庆到来之时,自然会想知道,我们醴陵二中这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是怎么走过来的。
岁月如歌。醴陵二中建校以来的70年,是艰苦创业的七十年,是风风雨雨的七十年,是英才辈出的七十年。经过了三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创造了醴陵二中的几度辉煌。
醴陵二中是由开明中学和铁肩中学合并而成的,所以,讲醴陵二中的校史,先得从开明中学和铁肩中学讲起。
上世纪三十年代,醴陵县只有醴师和遵道中学两所中等学校,每年只能招一百多人。当时醴陵有八所高小,春秋两季毕业生在五百人以上。醴陵的高小毕业生,凡有条件上中等学校读书的,相当一批人要到长沙读书。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及“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疯狂的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犯我国,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和前途命运的抗日战争爆发了。当时湖南虽远离京沪战火,但省会长沙却频频遭日本飞机轰炸。为了安全起见,长沙大中学校纷纷西迁南徙偏远山区。由于交通阻塞等原因,醴陵大量青少年面临失学的困境,这就是开明中学诞生的时代背景。
1940年,醴陵先贤王名伟、罗才冈、文家驹、彭熙明、赖以明、巫雪鳌六君子,目睹抗日战争的严峻形势,深悯家乡莘莘学子在学业上嗷嗷待哺惨状,创办了开明中学,以遂育才兴国之志。校长是王名伟,校址选在泗汾巫祠和毗邻的城隍庙,校名的含意是“开启资质秉赋,明智达识晓礼”,1941年推文斐为董事长,1943年文斐逝世,先后由陶广、王芃和易鼎新继任董事长。
办学伊始,校舍、图书、仪器、教具、师资一无所有,办学经费异常拮据,创办人变卖家产,四处求援,创业之艰难是可想而知的。
1944年春,醴陵危急,开明中学只得迁往清水江,在杨木档张祠开学。1944年6月,日军侵占了醴陵,学校被迫停课疏散。1945年春,校长王名伟率领教员赴杨木档复课,清水江乡公所攻击学校“宣传赤化,麻醉青年”,派武装干涉,学校只好把校址迁徙明月乡(现大障镇)塘村邓祠(在原马恋乡)招生复课,就读学生200余人。学校辗转,历尽艰辛。1945年8月,日军无条件投降,开明中学迁回泗汾巫祠,1950迁至三高(现二中红楼,“三高”是原“醴陵县第三高级小学”的简称)。
要办好一所学校,遂“育才兴国”之志,关键是聘请一批学识渊博,思想进步的德才兼备的教师。当时,开明中学群英荟萃,人才济济:
王名伟,湖南大学经济系毕业,血气方刚,满腹经纶。
罗才冈,上海大厦大学毕业,是1933年在上海加入共产党的老共产党员,解放后,他任醴陵一中校长,1952年冬任湘潭专署文化局局长。
文家驹,中央大学毕业,中共地下党员,后来是岳阳师专校长。
文斐,在日本留学时加入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是早期的民主革命者。
刘佛年,英国剑桥大学毕业,大学教授,后来是华东师大校长,中国著名的教育家。
易鼎新,机电专家,后来曾任湖南大学和浙江大学教授,解放后曾任湖南大学校长。
谢仁发,国立政治大学毕业。
瞿启福,中山大学毕业。
其他教师,如王绍先、朱德霈、唐士义、丁子暌、陈松年、李华炎、廖秉然、谢世升、谢柏准、杨冰寒、文杜英等先生,都是一些名师,他们当中,有的请他去做官,他不去,有的被高薪聘请却被婉言谢绝,他们心甘情愿地到条件极为简陋和艰苦的开明中学办学和执教,这种奉献精神难能可贵。
开明中学治校严谨,提倡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师生平等,感情融洽,教师教书诲人不倦,学生读书孜孜以求,学校形成了“朴实、活泼、勤勉、求索”的良好学风。教学质量很高。1943年,开明中学第二班参加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南岳毕业会考”成绩列为优等。开明中学正式被省教育厅立案。从此,开明中学,正式成为名正言顺的初级中学。
值得一提的是:在学校经费极其困难和教职工薪金微薄的情况下,开明中学特设立“清寒免费”学额,资助家境困难的优秀学生,这一壮举,不但使一些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没有辍学流失,而且极大地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这一举措,倾注了学校对贫困子弟的一片爱心和真情,使受益学子终生难忘。
更值得重彩一笔的是:学校注重对学生的思想熏陶。校长王名伟思想进步,罗才冈、文家驹等教师是共产党员。他们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经常对学生进行抗日救国教育,灌输民主与进步思想,在师生中秘密发展共产党员。在老师启发下,学生都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读书是为了救国,救国必须读好书”的道理,校园里洋溢着“书声、琴声、抗日救国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海外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氛围。
当时正值国共合作时期,罗才冈引进了一位身穿灰军装的八路军代表鲁阳进驻开明中学,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抗日救国教育,1941年,这位军代表受国民党所迫离开学校时,全校师生列队相送,送到湾塘五里墩才挥手依依惜别。
同学们得悉醴陵危急时,个个痛心疾首,他们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我们在太行山上》和《毕业歌》等抗日歌曲,人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奔赴抗日前线,为收复失地而战。
同学们毕业之后,有的奔赴了抗日的前线,有的参军参干,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南下,为祖国解放而英勇奋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