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史纲(全二卷)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史纲(全二卷)

正版新书 下午发货 有问题联系客服 谢谢

31.36 3.2折 98 全新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翦伯赞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6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9-18

有财分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正版书,,从未翻阅, 年限久的自然的旧,每天下午发货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翦伯赞
  •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6
  • 版次 1
  • ISBN 9787570530472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848页
  • 字数 800.00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两卷,第一卷主要讲述先秦时期的中国历史,分为前氏族社会、氏族社会、古代社会及初期封建社会四个部分,作者按照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阐释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演进轨迹,将先秦史追溯到北京猿人的出现,将原书社会划分为前氏族社会与氏族社会,肯定了殷商是“中国史上之奴隶制经济的阶段”,阐明了西周封建论,确定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即初期封建社会。
  第二卷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介绍了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不仅注重文献资料的考辨,更充分利用当时的考古学成果,将考古学与历史学结合为一。如敦煌汉简和居延汉简的发现,为研究汉代边疆屯戍、烽燧制度、兵役制度、户籍制度等提供了很多史料,弥补了史籍记载之不足。又如大量汉代画像砖的出土,提供了汉代人们生活和战斗场景、音乐舞蹈、喜剧等方面形象资料,本书对这些考古新发现做了深入研究,结合文献资料给予新的阐述。
【作者简介】
翦伯赞(1898-1968),著名历史学家,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1919年毕业于武昌商业专门学校,1924年到美国加州大学研究经济,1925年冬回国后一直从事文化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等职。主要著作有《历史哲学教程》《先秦史》《秦汉史》《中国史料学》《中国史纲》《中国史论集》《中国历史概要》等。
【目录】
中国史纲(第一卷):史前史 殷周史

序…………………………………………………………001

一、前氏族社会

第一章  中国人种的起源与历史的序幕………………009

第一节 开天辟地的时代 ……………………………………… 009

第二节 “北京人”的出现 ……………………………………… 011

第三节 中国的伊甸乐园 ……………………………………… 014

第四节 新的人种之外来 ……………………………………… 019

第二章  前氏族社会的经济构造………………………023

第一节 有巢氏时代:中国的早期旧石器文化与原始

采集经济 ……………………………………………………… 023

第二节 燧人氏时代:中国的中期旧石器文化与采集

狩猎经济 ……………………………………………………… 026

第三节 伏羲氏时代:中国的晚期旧石器文化与采集

狩猎经济之发展 ……………………………………… ………031

第三章  前氏族社会的生产关系与家族关系……… 035

第一节 有巢氏时代:原始群与血族群婚 ………………… 035

第二节 燧人氏时代:性别、年龄别社会与亚血族群婚 … 039

第三节 伏羲氏时代:氏族社会的萌芽与亚血族群婚

家族向对偶婚家族之过渡 ………………………………… 042

第四章  前氏族社会的意识诸形态……………… 046

第一节 言语的发生及其形成的过程 ………………………… 046

第二节 宗教的发源及其原始的形态:万物有灵 …………… 048

第三节 原始的艺术:卵石彩绘、鹿角雕刻及原始舞蹈 ……052

二、氏族社会

第五章  中国人种的分布与氏族社会的形成…………061

第一节 世界的新面貌与中国历史的新形势 ………………… 061

第二节 中国人种的大移动与史前文化的大交流 …………… 065

第六章  氏族社会的经济构造…………………………070

第一节 神农、黄帝时代: 中国的早期新石器文化与

畜牧、种植的发明 …………………………………… 070

第二节 尧、舜、禹时代:中国的中期新石器文化与

畜牧、种植经济的发展 ……………………………… 077

第三节 夏代:中国的晚期新石器文化与田野农业之出现 …… 083

第七章  氏族社会的家族关系与社会组织………………088

第一节 对偶婚家族与族外婚 ………………………………… 088

第二节 中国的母系氏族社会及其向父系氏族社会之转化 …… 093

第八章  氏族社会的意识诸形态………………………  101

第一节 氏族社会的宗教:图腾主义的信仰、咒术与

祖先崇拜 ………………………………………………… …… … 101

第二节 氏族社会的艺术:陶片上的彩画、骨石的雕刻

与舞蹈 ………………………………………………… 107

三、古代社会

第九章  商族的起源与古代国家的建立………………115

第一节 古代的世界与古代的中国 …………………………… 115

第二节 史前的商族的出发点与分布区域 …………………… 117

第三节 商族的大征服与夏族的大移动 ……………………… 123

第十章  商代的社会生产力……………………………128

第一节 殷墟出土的青铜器文化 ……………………………… 128

第二节 商代是青铜器时代还是石器时代? ………………… 131

第三节 商末有没有铁器的应用? …………………………… 136

第十一章  商代的社会经济构造………………………140

第一节 农业取得了支配地位 ………………………………… 140

第二节 畜牧退到次要的地位,渔猎娱乐化 ………………… 144

第三节 手工业分工的发达 …………………………………… 146

第四节 商业交换的繁荣 ……………………………………… 148

第十二章  商代的社会关系及其发展…………………152

第一节 商代社会关系的构成:奴隶所有者与奴隶 ………… 152

第二节 商代社会关系的发展:盘庚迁都与商末的

东南征伐 …………………………………………… ………… 156

第三节 商代社会关系的决裂:“武王伐纣”“前徒

倒戈”与商代奴隶制国家的灭亡 ……………………………… 161

第十三章  商代的家族关系……………………………163

第一节 一夫一妻制家族形态的成立与“多父”

“多母”之说 …………………………………………………… 163

第二节 一夫一妻制家族形态的发展与原始杂婚制的遗风 … 169

第十四章  商代社会的意识诸形态……………………174

第一节 文字的起源及其最初阶段 …………………………… 174

第二节 科学的萌芽:历数的发明 …………………………… 177

第三节 艺术:铜器上的镂刻、陶器上的花纹、音乐

与舞蹈 ………………………………………………… 179

第四节 宗教:上帝的出现,骨卜与龟,祖妣同祀 ………… 185

四、初期封建社会

第一篇  西周:初期封建社会的形成

第十五章  周族的起源与初期封建国家的建立………191

第一节 周族的起源与羌族 …………………………………… 191

第二节 西周时代的世界与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活动 ………… 195

第三节 西周初期封建国家建立的过程 ……………………… 198

第四节 新旧社会秩序的斗争与初期封建国家建立的完成 …201

第十六章  西周社会的经济构造………………………204

第一节 庄园制度的成立与所谓“井田制” …………………… 204

第二节 庄园制度下的农业生产与力役地租 ………………… 208

第三节 庄园制度下的手工业与商业 ………………………… 212

第四节 庄园经济的发展与西周的没落 ……………………… 216

第十七章  西周时代的社会关系………………………222

第一节 等级制度的形成与西周的政治组织 ………………… 222

第二节 爵位的等级制与“五服”“五等”之说 ………………… 225

第三节 西周的“庶人”是“奴隶”还是“农奴” ……………… … 229

第十八章  西周社会的意识诸形态……………………233

第一节 宗教:天道设教与祖先崇拜 ………………………… 233

第二节 科学、文学与艺术 …………………………………… 237

第二篇  春秋战国:初期封建社会的发展及其转向

第十九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世界与中国…………………242

第一节 世界的新形势 ………………………………………… 242

第二节 中国境内诸民族的大争斗与大融混 ………………… 244

第二十章  春秋、战国时代历史发展的倾向…………250

第一节 封建地方经济之发展与“五霸继起”的局面

之出现 ………………………………………………… 250

第二节 封建地方经济发展之均衡与“七雄并峙”的

局面之出现 …………………………………………… 256

第二十一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经济构造……259

第一节 铁器的普遍应用与生产组织的演变:由领邑制

过渡到郡县制 ………………………………………… 259

第二节 农业劳动生产性的提高与地租形态的转化:由

力役地租过渡到现物地租 …………………………… 262

第三节 庄园经济的解体与初期城市经济之兴起:农民

的逃亡,独立手工业者与独立商人之出现 ………… 267

第四节 新旧土地所有者的斗争与历史的新转向 …………… 269

第二十二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关系……………274

第一节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等级制度的演变 ………………… 274

第二节 土地所有关系的改变与爵位制的紊乱 ……………… 276

第三节 农奴的两极分化:向上升华为商人,向下沉沦

为皂隶 ………………………………………………… 278

第二十三章  春秋、战国社会的意识诸形态…………282

第一节 宗教:天道观念的动摇与演变 ……………………… 282

第二节 哲学的诸流派 ………………………………………… 285

第三节 文学与艺术的发展 …………………………………… 290

        中国史纲(第二卷):秦汉史

序………………………………………………………………001

五、中期封建社会

第一篇  中期封建社会的序幕

第一章  秦族的渊源、建国及其历史形势…………………009

第一节  秦族的渊源与秦代封建专制主义国家的创立  ……… 009

第二节  秦代中国境内各种族的活动  ………………………… 014

第三节  秦代的世界形势  ……………………………………… 022

第二章  秦代社会经济的构造及其转向………………………028

第一节  土地所有的关系之改变与农业  ……………………… 028

第二节  生产技术之综合与手工业  …………………………… 035

第三节  经济制度之划一与商业  ……………………………… 039

第三章  秦朝政权的性质、组织、发展及其灭亡…………046

第一节  秦朝政权的性质及其组织  …………………………… 046

第二节  秦代社会关系的变化  ………………………………… 053

第三节  秦代政权的发展  ……………………………………… 059

第四节  陈胜吴广的所领导的农民大暴动与秦代的灭亡 ……… 068

第四章  秦代的意识形态及其变化…………………………078

第一节  焚书坑儒与文化思想在血与火之前的大审判  ……… 078

第二节  文字的统一与艺术的大综合  ………………………… 086

第三节  神的世界之变动与宗教的新发展  …………………… 091

第二篇  中期封建社会的确立与展开

第五章  西汉王朝的建立及其历史形势……………………098

第一节  楚汉之争与西汉王朝的建立  ………………………… 098

第二节  汉族的形成与国内其他各种族的活动  ……………… 113

第三节  西汉时期世界的新形势  ……………………………… 126

第四节  西汉与中亚商路的开通  ……………………………… 134

第六章  西汉的社会经济构造………………………………152

第一节  西汉的农业  …………………………………………… 152

第二节  西汉的手工业  ………………………………………… 175

第三节  西汉的商业都市与国际贸易  ………………………… 193

第七章  西汉政权的性质、组织、发展及其崩溃…………230

第一节  西汉政权的性质及其组织  …………………………… 230

第二节  西汉政权的发展  ……………………………………… 254

第三节  西汉政权的崩溃  ……………………………………… 279

第八章  东汉王朝的继起及其历史形势……………………307

第一节  新市、平林与东汉王朝的创立  ……………………… 307

第二节  东汉时国内各种族的活动及世界的形势  …………… 319

第三节  东汉与边疆各族及邻国的关系  ……………………… 331

第九章  东汉的社会经济构造………………………………347

第一节  土地分配与农业生产的向上  ………………………… 347

第二节  土地兼并、赋税、徭役与农民的赤贫化 ……………… 356

第三节  手工业发展与科学的发明  …………………………… 365

第四节  商业、都市、钱币与国际贸易的再展开  …………… 373

第十章  东汉政权的性质、组织、发展及其崩溃…………388

第一节  东汉政权的性质及其组织  …………………………… 388

第二节  东汉政权的巩固及其在边疆地区统治的加强 ………… 399

第三节  边疆各族的叛变与东汉统治的崩溃  ………………… 413

第四节  外戚、宦官、党锢之祸与东汉政权的腐烂  ………… 422

第五节  黄巾大暴动与东汉王朝的灭亡  ……………………… 436

第十一章  两汉时代的意识诸形态…………………………448

第一节  崇儒术黜百家与文化思想的再审判  ………………… 448

第二节  儒家哲学的发展  ……………………………………… 456

第三节  两汉的科学:农艺、水利、天文、历算、医药、

        地理与历史学  ………………………………………469

第四节  两汉的文学:辞赋、歌谣、五言古诗与古乐府

      歌曲  …………………………………………………… 476

第五节  两汉的艺术  …………………………………………… 486

第六节  两汉的宗教  …………………………………………… 510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