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 汪劲松 书法 楹联【集宋诗句】
¥
30
八品
仅1件
题名楹联【集宋诗句】
年代建国后 (1949至今)
类别水墨(黑白)
材质纸本
装裱形式软片
尺寸138 × 72 cm
款识钤印汪劲松
货号20210432
上书时间2024-11-1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有折痕 磨埙 详情参考图片
- 商品描述
-
翰墨纪事
2018-10-10 16:47
2018年9月,舒城县文物管理所对舒城中学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楼进行修缮,在整理南楼二楼校史展室和书画展室资料时,我特别注意到几件珍藏的书法作品,这几件作品的作者都是与舒城中学有关的名家和大家。为不使相关史实湮没,几经搜罗,一番运思,遂凑成以下文字,亦可从书法艺术这一侧面,窥视舒城中学百多年历史中的文化传承和精神影响。
两位书法家校长
在舒城中学将近120年办学历史中,历任校长共有20多人,这其中有两位是大名鼎鼎的书法家,一位是王仁峰,另一位是司徒越。
先说王仁峰,熟悉舒中校史的人都知道,王仁峰是舒城石岗人,舒城中学创始人和首任校长。他是“同盟会”元老,近代民主革命家,曾与柏文蔚、凌焦庵等人在南京准备武装起义,为制造弹药失去左臂,故人称其为“王一手”。在创办舒城中学之前,他还在舒城桃溪创办第二高等小学校,又曾任省立合肥二中校长,后陆续在芜湖、贵池、桐城、舒城从事教育工作。
王仁峰(1886-1967)
(王仁峰书法作品)
只因其教育成就过于突出,世人鲜有知道王仁峰其实是大书法家。他酷爱书法,尤擅魏碑,与安庆杨大沁、寿县张树侯并称“安徽三大家”,他喜藏书画,建有“秋水山堂”书斋。
这次在展室资料中我们看到了王仁峰的四件书法作品,一件是一副对联,草书体,上联是“开卷群言挥其雅”,下联是“援琴六气为之真”,上款为“永荣同学雅鉴”,下款为“晦释王仁峰”,并有两方印章。“晦释”是王仁峰的号。该副对联在辗转收藏中曾有破损,后经修补,故联后又有“三石老人缀补,年八十七”字样。整幅作品遒劲有力,深沉厚重,于斯可见其书法功力之深厚。
王仁峰的其余三件作品都是行书体,一是中堂,写的是李白《夜泊牛渚怀古》诗,另两件是条屏,书写七言诗。其行书流畅自然,不失名家风范。
王仁峰书法作品存世极少,现存这四件作品当是舒中珍藏精品。
另一位书法家校长司徒越,原名孙方鲲,字剑鸣, 寿县人,上世纪六十年代曾任舒城中学副校长、校长。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安徽分会名誉主席,安徽省考古学会、博物馆学会理事。
司徒越((1914-1990))
司徒越草书作品释字:中堂“寿”字,对联“古纸硬黄临晋帖,矮笺自碧录唐诗”。
司徒越的书法艺术独树一帜,饮誉中国书坛。他的书法正、草、隶、篆、甲骨、金文兼优,尤以狂草见长。在草书方面,他极重视继承传统,但又不墨守成规,勤于探索,力求创新,终于形成了刚健豪放、婉转流畅的独特风格,为海内外所推崇。他还工诗文、精篆刻、通考古,博学多才。曾发表《鄂君启节续探》、《关于芍陂始建时期的问题》、《草书獭祭篇》等重要论文。
三件书法至宝
展藏中还有三件书法作品非常突出,引为至宝。
第一件是校友王国璠的字,正文是:“为民族立孝,为国家立功,为苍生立命,为儿孙立言,一德一心,以争千秋。”落款为“敬录先君仁峰公题伏虎初声句祝伏虎苑纫刊纪念,校友王国璠”,后有印章两方。
该件作品为行楷体,规整中有律动,体现深厚的书法功底。
王国璠(1917-2009)与王祖贤
王国璠是王仁峰之子,台湾著名影星王祖贤之祖父,舒中校友。早年曾入军统,受到世叔胡适严训,1949年去台后,遂转而潜心研究方志学,是在台湾研究台湾史的第一人,同时又成为汉姓氏学专家,著有《郑成功传》等,曾任台北市文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王国璠这幅字的缘起是,1996年舒城中学创办校刊《伏虎苑》,王国璠得知后,将其父王仁峰当年为校刊《伏虎初声》题写的句子书写出来,寄来舒中,既表达对母校舒中的深厚感情,也希望舒城中学能薪火相递,传承王仁峰老校长的办学思想。
王仁峰的这“四为一以”题词现在已经成为舒城中学倡导“仁风精神”的精髓,是舒城中学现代办学的根脉所在。它是舒城中学校歌的经典歌词,是仁风亭内石碑上镌刻的不朽名句,是仁风楼上高高悬挂的教育箴言。
第二件是校友刘有成的字。刘有成教授1996年10月第一次回母校舒城中学,此时距离他1933年离开舒城中学到合肥读高中,已过去63年。这一天母校舒城中学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刘教授感慨良多。记得在逸夫楼接待厅,时任校长李长安提议,请刘教授为母校题词,我随即笔墨伺候,刘教授饱蘸浓墨,写下了“树兴国之本,育华夏英才”10个楷书大字,字体沉雄凝练,气度不凡,大家鼓掌称赞,其情其景,现在想来,宛在眼前。这一幅字是刘教授对母校的褒扬,也是对母校的无限期望。
刘有成(1920-2016)
刘有成,舒城人,有机化学家,中国自由基化学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曾任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2013年获得中国化学学会物理有机化学终身成就奖。刘教授1931年入舒城中学读初中,是舒城中学建校后第一届初中毕业生。2002年10月舒城中学百年校庆,刘教授再回舒中,2014年三回舒中,并将其个人部分图书捐赠母校图书馆。
第三件是校友唐德刚的字。唐德刚,肥西唐老圩人,美籍华人学者,史学博士,历史学家、传记文学家、红学家。曾任哥伦比亚大学中文图书馆馆长,受聘为纽约市立大学教授、亚洲研究系系主任,著有《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等。
唐德刚(1920-2009)
唐德刚于1932年入舒城中学就读。后虽远居异国他乡,但对母校拳拳之心不减,2000年9月26日,唐德刚回母校访问。我仍记得是在南楼二楼东会议室,我们一班人热情接待了唐德刚先生。唐先生精神矍铄,侃侃而谈,向我们讲述少年时代历历往事。校长李长安请唐先生留下墨宝,先生欣然命笔,当场写下了一首诗:
“一瞬之间六十年,锡泉伏虎忆当年。 当年哪有今年好,六十归来老少年。”
诗中“锡泉”指校园北面水渠,名“锡杖泉”,“伏虎”指舒中所在地原为伏虎寺旧址,俗称舒城中学为“伏虎寺中学”,即此也。
这一首诗感慨时光流逝,旧忆难忘,今昔对比,乐观豁达。全诗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尤其是末一句“六十归来老少年”,大有老顽童调皮可爱的形象,令人忍俊不禁,让人不觉联想到北宋诗人程颢《春日偶成》中“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诗句。
唐先生的这一幅行草体书法作品,笔意清淡,自然随性,透视出作者恬淡超然、不拘于形的情怀。
上述三件墨宝因其作者特别的身份和非凡的影响,而成为舒城中学校史资料中的珍藏,今不揣浅陋,略而述之,以补阙如也。
(作者:舒城中学 汪劲松)
— 没有更多了 —
有折痕 磨埙 详情参考图片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