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剧场史
  • 中国古代剧场史
  • 中国古代剧场史
  • 中国古代剧场史
  • 中国古代剧场史
  • 中国古代剧场史
  • 中国古代剧场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古代剧场史

18 4.3折 42 八五品

仅1件

江苏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廖奔 著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7-05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A28外

上书时间2023-04-21

老季书屋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廖奔 著
  •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97-05
  • 版次 1
  • ISBN 9787534815317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70页
  • 字数 248千字
【内容简介】
关于我国古代剧场的研究,长期以来,大抵见于散篇文章,且数量很少,此外,中外学人的戏曲史著作中也常有论及(或偶有论及),但往往只是涉及某个时代、某个方面。30年代出版了周贻白先生的《中国剧场史》,有首创之功,惟因限于种种条件,对古代剧场样式的演化和变迁的叙述,所缺方面殊多。建国以来,随着对戏曲文物的重视,各地古戏台陆续发现,尤其是在山西、陕西一带保存的金元戏台吸引了不少专业工作者去研究,产生过不少论文,也有很多探讨,或可认为是数十年来最为集中的一次“古代剧场研究热潮”。这也是客观上为产生比较全面、丰富的中国剧场史著作创造了一种条件。果然,廖奔同志的《中国古代剧场史》“应运而生”。作者从80年代起就研究古代剧场史,多有积累和心得。这本著作正是他十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从它的内容看来,确实可称是迄今最为全面而系统地论述古代剧场史的专著。
本书主旨在于论述剧场形制的变迁史,就必需大量引用材料,作者既掌握、运用了大量文献资料,也掌握和大量运用了大量文物资料(在这方面作者作了诸多的实地考察),并搜集了160多幅图片,还附有多种调查统计表格,这就使本书呈现出材料十分丰富的特点。作者自己说:由于我国古代剧场史的研究所能依据的资料既零散又断续,需要综合梳理,“因此,本书在笔法上只得以考证为主,目的在于说明问题”。但实际上作者是把大量材料组织在历史的发展框架中,条分缕析,考论相兼,而发展脉络自见。我的总体印象是:材料多广而不显臃肿,征引详尽而未觉繁琐,却更助论述的坚实。这也是本书的一个重要的长处。
【目录】

序言
第一章剧场变迁
第一节无剧场意识期
第二节正式剧场的成立及其发展
第三节中国剧场形式的随意性
第二章戏台沿革
第一节溯源
第二节露台
第三节舞亭类建筑
第四节从单纯的“亭”到区分前后台
第五节明清戏台式样
第三章汉魏场地
第一节厅堂式演出
第二节殿庭式演出
第三节广场式演出
第四章晋唐场地
第一节六朝寺院百戏
第二节唐代戏场
第三节唐代剧场设施
第五章勾栏演剧
第一节称谓
第二节历时
第三节地域
第四节规模
第五节构造
第六节内容
第七节经营
第八节安排
第六章堂会演剧
第一节历代堂会演剧述例
第二节演出场所
第三节演出俗规
第四节戏价与封赏
第七章戏园演剧
第一节酒楼演唱
第二节酒馆演剧
第三节清代酒馆戏园
第四节酒馆戏园的构造和经营
第五节酒馆向茶园剧场的过渡
第六节茶园分布
第七节茶园构造
第八节茶园经营
第九节茶园演出
第十节茶园观众
第八章神庙演剧
第一节渊源
第二节神庙结构
第三节神庙剧场
第四节庙戏演出
第五节庙戏环境
第六节神庙经济
第七节庙戏观众
第九章宫廷剧场
第一节历代宫廷演出场所
第二节南京御勾栏
第三节清官戏台
第四节清宫戏台的设备(一)
第五节清宫戏台的设备(二)
第六节大戏台演出
第七节意义
第十章其它剧场
第十一章近代变迁
第十二章中外剧场比较
附录一图片及表格目录
附录二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