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教师与学生史研究
  • 中国教师与学生史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教师与学生史研究

50 4.2折 119 八五品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国权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1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B 113 内

上书时间2024-05-31

鸿业书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馆藏有章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赵国权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11
  • 版次 1
  • ISBN 9787520392440
  • 定价 11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受法国年鉴学派的影响,中外历史研究开始视野下移,并向生活史转向,中国教育史研究也紧跟历史研究转向的步伐,开始关注普通人群的教育生活及教育史学科的重新建构,本研究所涉及的中国教师史、应试与学校史以及学科史,便是近年来中国教育史研究的主要热门话题,且无论是研究主体、研究视角、学科支持还是研究结论等多有创新。,研究主体的针对性。以往对中国教育史的研究,多是倾向于对中国教育思想与教育制度的研究,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人的地位不突出,只见物而不见人,而教师与学生正是教育及教学活动得以实现的两大主体。因此,本研究让教育活动中的两大主体即教师及学生,从幕后走到前台,让他们成为教育舞台的主角,借以改变以往教育史研究中的“见物不见人”现象,让教育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史,而不是“物”的教育史。
【目录】
教师与学生史

  理念·境界·情操——《竺可桢日记》阅读札记

  传统教师观的历史沿革及意义

  名师教学技能为何难以复制:从古代塾师教学“绝活”难以传承谈起

  先秦时期中国教师理论体系概述

  先秦创始墨家的原创性教育思想探析

  元代书院山长角色的转变——以元末学者陶安为中心的探讨

  明清宫廷教育与皇子的读书生活

  清代官学教师捐纳制度研究

  清代江南乡村女塾师述略——以苏南苏、松、常、太为例

  清末小学教师的转型与在职培训

  上说下教:江州“义门陈氏”家族教育活动场景再现

  民国时期中小学教师与训育

  民国高校教师生活研究的历史定位

  民国时期大学教师“跑街式生活”研究

  回归人本:陈鹤琴、陶行知教育本土化办学探索的价值共识

  陈宝泉师范教育思想探析

  大学生生活的主体叙事及其特质(1977-1990)

科举与教化

  科举制的废止与科举学的兴起

  八股文的作用和意义

  卑微者的尊严:宋代伎艺人的文艺教化活动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论科举考试的文化渊源

  校非“围城”:董渭川“学校社会化”思想的启示

  课本抗战之山东《战时教科书》

  抗战时期日伪在山西实施的奴化基础教育

教育史学研究

  教育生活史:教育史学研究新领域

  旧套路与新范式:历史视野中的大学理念研究

  寻求支点与突破:对教育活动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人的重新发现与教育关系的尝试性重构——以晚清教育活动变迁为例

  实践一生存哲学中的“身体”:构建教育历史的另类视角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