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石油地质志(卷10):四川油气区
  • 中国石油地质志(卷10):四川油气区
  • 中国石油地质志(卷10):四川油气区
  • 中国石油地质志(卷10):四川油气区
  • 中国石油地质志(卷10):四川油气区
  • 中国石油地质志(卷10):四川油气区
  • 中国石油地质志(卷10):四川油气区
  • 中国石油地质志(卷10):四川油气区
  • 中国石油地质志(卷10):四川油气区
  • 中国石油地质志(卷10):四川油气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石油地质志(卷10):四川油气区

实物拍图

20 1.5折 134 九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四川油气区石油地质编写组 编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9-05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R11

上书时间2024-08-02

涛涛书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实物拍图避免争议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四川油气区石油地质编写组 编
  •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89-05
  • 版次 1
  • ISBN 9787502103149
  • 定价 134.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16页
  • 字数 82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石油地质志(卷10):四川油气区》是《中国石油地质志》第十卷,涉及范围主要是四川盆地。另外,还包括四川盆地外围的部分地区。
四川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源远流长,远在公元前的秦汉时期就已出现了人工钻凿的盐井,伴随而出的天然气早在西晋时期就有文字记载,《博物志》中说:“临邛火井一所,从(纵)广五尺,深二三丈”,远早于巴库巴拉汗地区有据可查的1594年由工长阿拉赫等所建的井,西晋文学家郭璞(公元276~324年)曾以“饴戎见轸于西邻,火井擅奇乎巴濮”赞美四川的火井奇观。到了明清两代,钻井和天然气开采不断发展,形成了由开井口、下石豳、锉大口、下木竹。扇泥、锉小口及至见功的一套完整的工艺技术。在我国,最早开发的气田就是四川自流井气田,在公元1253年的宋朝即有深58丈的钻井记录。较之1859年E.德雷克在美国所钻的第一口井(69英尺)也早六百年,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英雄业绩,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目录】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地理概况
第二节油气勘探概况

第二章勘探历程
第一节古代萌芽工业阶段(1840年以前)
第二节近代地质调查阶段(1841~1949年)
第三节现代勘探开发阶段(1950年~现在)

第三章地层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地层分述

第四章构造
第一节大地构造背景
第二节构造旋回和构造演化特征
第三节主要断裂
第四节褶皱构造
第五节构造单元划分
第六节构造对油气的控制

第五章油气生成和演化
第一节生油(气)岩的划分
第二节主要生油气层概述
第三节生油气层地质条件
第四节油气的演化

第六章碳酸盐岩储集层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碳酸盐岩储集层的特征
第三节碳酸盐岩储集层的类型
第四节碳酸盐岩储集层发育的地质因素

第七章水文地质
第一节油气田水的水化学特征和分布规律
第二节盆地内油气藏主要的水动力系统
第三节水文地质条件对油气运移聚集的控制

第八章油气藏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油气藏特征
第三节油气藏类型的划分
第四节油气藏实例

第九章油气田分布特征
第一节良好的生储盖层组合
第二节有利的储集相带
第三节区域性隆起带的双重作用
第四节褶皱适中的背斜构造
第五节中新生代环状凹陷的油气聚集条件

第十章油气田各论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川东气区
第三节川南气区
第四节川西南气区
第五节川西北气区
第六节川中油气区

第十一章资源预测及勘探前景
第一节震旦系上统至三叠系中统资源评价与预测
第二节上三叠统煤型气资源评价与预测
第三节侏罗系自流井群资源评价与预测
第四节对各级资源量预算成果的几点说明
第五节对资源评价结果的认识
第六节勘探前景
附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实物拍图避免争议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