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的审美传播(签赠本)
  • 新闻的审美传播(签赠本)
  • 新闻的审美传播(签赠本)
  • 新闻的审美传播(签赠本)
  • 新闻的审美传播(签赠本)
  • 新闻的审美传播(签赠本)
  • 新闻的审美传播(签赠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闻的审美传播(签赠本)

18 5.1折 35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德宏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1-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F6

上书时间2024-04-13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孙德宏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2011-03
  • 版次 1
  • ISBN 9787108036384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8页
  • 字数 228千字
【内容简介】
  新闻美学研究,至今是新闻传播研究的薄弱环节。本书作者在“美是人的终极理想”的基础上,深入地论证了新闻传播与审美之间的关系,指出人文关怀是新闻审美传播的根本价值。作者立足于新闻传播活动的全过程,从事实、传播主题、文本接受主体诸方面,对新闻审美传播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全书思路清晰,观点新颖,并有鲜活的经验和生动的案例分析。作为一位曾在新闻领域中多次获奖的资深记者,其理论探索有着十分充分的实践和经验支撑。本书对新闻传播学界和传播业界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孙德宏,文学博士,高级编辑。现任工人日报社社长、总编辑。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首批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首批“全国新闻出版系统领军人物”,国内多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文学院兼职教授。在从事新闻工作的二十多年里,共发表论著、论文和新闻、文学作品近三百万字,出版著作六部。论文、评论、通讯、版面曾六次获中国新闻年度最高奖——中国新闻奖,其中独立采写的通讯《寻找时传祥》获第六届(1995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并分别被节选入全国初中、全选人全国高中语文课本。
【目录】
第一章 为何研究新闻的审美传播

  一、问题的缘起

  二、新闻传播与美学的关联性研究现状

  三、“大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理由

  四、关于“大报”与“都市报”的讨论

  五、本书的基本逻辑

第二章 新闻传播的美学依据和审美品质

  一、美,是人类的终极理想

  二、从审美角度重新认识新闻传播

  三、真实、客观、新奇:新闻传播的审美品质

  四、新闻审美传播在报业市场机制中的有效性

第三章 人文关怀与新闻传播

  一、新闻传播中的信息价值与审美价值

  二、人文关怀中的美学问题

  三、人文关怀是新闻审美传播的核心价值

  四、新闻审美传播的特殊人文品格

  五、全面提高新闻传播的审美价值

第四章 新闻传播的审美构成及其实现方式

  一、以审美的眼光发现和捕捉新闻素材

  二、以人文关怀作为素材展开的阐释立场

  三、以尊重受众的审美诉求作为新闻传播的落脚点

  四、新闻的审美传播是通过思想形式实现的

  五、在传递信息中坚定而感性地显现和传播思想

  六、推动“以人为本”是传播思想的根本指向

第五章 新闻审美传播中的文本与修辞问题

  一、新闻文本与其他文本

  二、传播主体的理想和想象

  三、新闻文本的隐喻和象征

  四、新闻审美传播中的隐喻、想象、象征的关系

  附录 寻找时传祥

第六章 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热点的美学扫描与分析

  一、新时期中国新闻传播是不断确认“人”的价值的历史

  二、“新闻评论热”的崛起及其审美取向的流变

  三、“深度报道热”的全面崛起及其审美流变

  四、“现场短新闻热”的昙花一现及其对审美传播的影响

  五、新时期中国新闻传播审美流变的大致线索

  六、新时期中国新闻传播实践的审美追求给我们的启示

结语:关于理想、思想、想象以及尊严等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