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通史(全13册)
  • 西藏通史(全13册)
  • 西藏通史(全13册)
  • 西藏通史(全13册)
  • 西藏通史(全13册)
  • 西藏通史(全13册)
  • 西藏通史(全13册)
  • 西藏通史(全13册)
  • 西藏通史(全13册)
  • 西藏通史(全13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西藏通史(全13册)

正版全新,可开发票

2296 8.0折 2880 全新

库存10件

云南昆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拉巴平措,陈庆英

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

ISBN9787521103816

出版时间2022-09

装帧精装

定价2880元

上书时间2023-08-19

昆明求索文化书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西藏通史:全13册(典藏版)》
作者: 拉巴平措
出版社: 中国藏学出版社
ISBN: 9787521103816
出版时间: 2022-03
版次: 1
装帧: 精装
《西藏通史》必须立足史料,充分吸收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遵循“厚今不薄古”的原则,实事求是,努力探讨西藏地方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根据西藏历史发展与祖国内地王朝更迭进程大体接近,以及元朝西藏地方纳人中央政府直接行政管辖之下以来基本相同的特点,把《西藏通史》分为“早期卷”、“吐蕃卷”(2册)、“宋代卷”、“元代卷”、“明代卷”、“清代卷”(2册)、“民国卷”(2册)、“当代卷”(3册)8卷13册。每卷分为上下编,上编以专门论述各个时代西藏地方政治史发展脉络为主,下编集中叙述专题和制度史。还用较大的篇幅来叙述当代中国西藏地方历史,特别是不同领域各项事业的成果,以展示自西藏和平解放,特别是在民主改革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新西藏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国的历史是由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共同缔造的,藏族是中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西藏自古是中国的一部分。历史上,西藏地方与祖国内地及其他兄弟民族地区经济上相互依存、政治上密切关联、宗教文化上水乳交融、风俗习惯上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元朝西藏地方纳入中央王朝行政管辖之后,历代中央政府一直对西藏地方实施着有效的管辖。总结历代西藏地方发展稳定和社会治理的基本规律与成败得失,发掘中国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经验,既有助于继承和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增强民族自豪感,也有助于凝聚西藏各族人民的向心力,更好地为实现把西藏建设成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的宏伟目标,并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全区划分为5个地级市即自治区首府拉萨市、日喀则市、昌都市、林芝市、山南市,以及阿里、那曲等2个地区,合计7个地级行政单位,70 个县(合计74 个县级行政单位),691 个乡级行政区,包括 140个镇、534个乡、8个民族乡、9 个街道办事处。全区总面积为 120 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12.8%。
西藏自治区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据相关统计资料,到 2014年年末,西藏全区总人口为 312 万人,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91.50%以上。西藏西面和北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相连,东面与四川省、云南省相连。从西北到东南沿喜马拉雅山脉漫长的边界线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等国接壤,国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是中国国际边界线最长的省区之一。西藏是中国西南边疆要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西藏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中国西南边疆的安全,关系到国家的核心利益,我们必须予以高度关注。西藏地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通过对西藏历史和文化的研究,编撰一部多卷本的《西藏通史》,系统、全面地回顾西藏历史的进程,总结其发展规律,鉴古而知今,为西藏自治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十分必要。而现今经由学术界发掘整理的丰富的藏文和汉文文献资料为完成这一课题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是我国西藏地方的开拓者,藏族祖先自古就繁衍生息在这片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高原上。西藏的藏族及其他兄弟民族都是中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在伟大祖国的创造与发展过程中尽了自己的光荣的责任。在西藏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杰出的领袖人物,如唐代吐蕃王朝的建立者、一代英主松赞干布,政绩卓著的赤松德赞;元朝时期为西藏融入中央政府行政管辖之下作出过杰出贡献的萨迦班智达、八思巴;明朝时期,西藏地方出色的政治家大司徒·绛曲坚赞,以及清朝时期为西藏地方稳定和发展、为密切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五世达赖喇嘛、颇罗鼐、七世达赖喇嘛、六世班禅额尔德尼等,可谓哲人辈出。西藏不仅是藏族文化的发祥地,而且也是藏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方,西藏地区的文化往往成为藏族文化的代表和象征。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创造了独特的物质文明和灿烂的精神文明。如闻名遐迩的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桑耶寺、萨迦寺、白居寺和拉萨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等一大批重要的文化遗产,就是传统西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就的一个个缩影。其中,布达拉宫和大昭寺还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为世界重点保护的人类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不仅为中国,也为世界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西藏在历史上就是藏学研究的一块沃土,具有良好的学术文化传统。西藏地方的先民为我们保留下大批的珍贵石刻、档案和历史文献,资料种类繁多,既有编年史、教法史、王统记、世系谱、寺庙志、高僧传、地理志,也有史册、年表和名录,同时也涌现出大批著名史家,撰有大量史学专著,《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是较早完成并且表现出良好史书特征的著作,后世名家和佳作更是层出不穷,如尼玛沃色的《娘氏宗教源流》、弟吴贤者的《弟吴宗教源流》、萨迦·索南坚赞的《王统世系明鉴》等。根敦群培还将传统学问和现代治学方法熔为一炉,创造出可贵的史学成就。在藏传佛教的发展史上,更是名人辈出,代不乏人,如仁钦桑布、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八思巴、雄译师多吉坚赞、布顿·仁钦珠、仁达瓦·宣努洛追、宗喀巴、多罗那他、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等,都是蜚声全国、享誉世界的佛学大家。通过编写《西藏通史》,对西藏的传统史学成果加以系统研究,继承传统,开辟未来,意义重大。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藏地方发生了伟大的社会变革,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很值得认真总结和借鉴,可以也应该通过《西藏通史》加以全面反映。1951年和平解放以后,西藏地方摆脱帝国主义势力羁绊,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1959 年平定叛乱、实行民主改革,使翻身解放的百万农奴第一次获得了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西藏的社会面貌从此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