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象探源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意象探源

50 九五品

仅1件

四川巴中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汪裕雄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Sx17301

上书时间2021-02-28

寂然书城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汪裕雄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10
  • 版次 1
  • ISBN 9787010125374
  • 定价 4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8页
  • 字数 300千字
【内容简介】
  作者认为,近代以来,许多中国学人持西方逻辑理性传统以参照中国古代文化,多少忽略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点。迄于今日,被清理、厘定的传统文化范畴,正不知凡几,但罕有究心于“象”一语者。而一旦中国传统文化的“象”论被遗落,它的符号系统便不易疏理,中国文化的独特品貌,也不易从理论上加以说明。为此,作者在探讨中国传统美学审美意象论的过程中,也曾粗涉古代典籍,积累了若干材料,对中国文化的“言象互动”符号的结构与功能,逐步形成了某些看法。这,便是《意象探源》的由来。
  笔者以为,中国传统美学之所以特别重视意象,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尚象”思维在审美领域的延伸。欲从美学上给“意象”范畴作出合适的界定,一个较为可靠而又难度不小的办法,便是把它安置在中国文化的总体背景之下,作历史的考察。因此,我们探寻的视线,便只好伸展到中国文化“象”的原起之处,再循中国文化的历史脉络,追寻其符号选择的大致取向。在这一探寻起始之前,笔者拟先陈述自己的基本看法,好让读者全局在胸,然后同我们一起,作历史的巡视。
【作者简介】
  汪裕雄(1937.12-2012.3)教授是当代知名美学家,曾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安徽师范大学诗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华美学会理事。

  汪裕雄从事教育和研究50多年,学术研究涉及文艺理论、美学原理和中、西美学比较等领域,曾主编、参编教材多部,影响广泛,《美学基本原理》一书,自1984年出版以来,成为全国高校使用最广泛的教材。所著《审美意象学》、《意象探源》和《艺境无涯》,被当代美学史研究者称为自成体系的“审美意象学三书”。《审美意象学》于1995年获“首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意象探源》于1999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
【目录】
上编原起论
第一章原“象”——从动物之象到文化之“象”
(一)无往而不适的“象”
(二)殷人与象
(三)“龟象”挟要
(四)“《武》有《象》名”

第二章“象物应怪”的神话意象——“言象互动”的源头活水
(一)“凿破浑沌”说神话
(二)“触象而构”的构象法则
(三)怪、神、帝的衍生历程
(四)神话意象衍生的纵聚合关系

第三章“绝地天通”与巫史文化——殷周之际的文化整合
(一)“绝地天通”的文化学意义
(二)由巫而史,由帝而圣
(三)“礼治文化”的伦理本体
(四)周礼“尚象”的符号体系
……
中篇基型篇
下篇审美篇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