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人的诗学:论保罗·策兰和勒内·夏尔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非人的诗学:论保罗·策兰和勒内·夏尔

32 全新

仅1件

海南海口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理农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

上书时间2024-02-08

知识分子书店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周理农
  •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9
  • 版次 1
  • ISBN 9787515510972
  • 定价 3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13页
  • 字数 180千字
【内容简介】
《非人的诗学》分为两部分,用诗歌批评的方法,分别解构现代著名德国诗人保罗策兰(1920—1970)和著名法国诗人勒内夏尔(1907—1988)。

  诗歌中主权话语的声音,从未受到世界的邀请,它也丝毫不欠人类,而这就是人类自我奠基的言论。缺少这样的言论,诗就只不过是一个还未打开的语言的皱折,或者说,它像一只未充气的气球,还处在一个不可观察的位置上。

  诗歌终究表达出的是按照真实本身来生活的意愿,但我们只能让词语去过那种生活,是吧?诗歌作为一种被言说的生活,那就是词语的机会:“用一只从未露面的手,扑灭火灾,扶起/太阳,重建情人。无物宣告这一如此强悍的存在。”(《闪电的胜利》)

  最终,这个世界到底能从诗人那里得到什么?——它要求诗人看到的世界因他的眼光而得救,这就是夏尔说诗人是一个“绝对的职业”的原因。如果在人类灾难之地旁边必有一个凯旋之地,那么在今天这个一切东西都遭到贬值的世界里,上帝、人与事物将会怎样显露出它们的“最后一手”?
【作者简介】
周理农,1963年出生于南京,现仍居此地。目前为自由撰稿人、社会理论工作者和诗歌批评实践者。著有《被诅咒的诗人》。
【目录】
第一部

保罗策兰:“黑太阳”、灰烬句法或一种死亡写作 

上篇 

一词性地质学的时代 

二隔着“话语之栅” 

三“暴动的忧伤” 

四一只轮辐攀向发生地的黑色田野 

五《山中会话》 

六诗人的立场就是世界的膝盖 

七词与物 

八诗人的生存作为世界的凶兆 

九“我与你” 

十出自一个动作的认识的发生 

十一作为艺术构件的自然 

十二在梦幻的沙盘上 

十三“签名” 

十四解构“绝技” 

十五诗歌主权的声音:节奏 

十六诱使真实出场的条件:意象 

十七障碍即是道路:晦涩 

十八他者性的深渊:碎片 

十九记忆、幽灵、踪迹 

二十纠缠 

下篇

二十一《子午圈》 

二十二语言的现场 

二十三“我没想到死亡毁了这么多的词” 

二十四当“看”变成一种假设 

二十五“荒原”中的材料:作为一种对实在的根本体验 

二十六朝着主体被拒绝的方向…… 

二十七“我对记忆的热爱超过一切” 

二十八疯癫:与世界的恶意进行决绝之地 

二十九词语的灰 

三十“向死而在” 

三十一抒情就是作证 

三十二在不再谈论光明和黑暗之后 

三十三事物的悲剧状态 

三十四在一块差异之地上 

三十五当“语言自己在说话”时,这里有着一个不能识透的事物 

三十六在语言中的幸存 

三十七“不要放弃你的欲望!” 

三十八一个舍弃了自己内心的身体 

三十九“终结主体”与人们言论中的空白 

四十“夜越深,客人越美丽” 

第二部

勒内夏尔:大地、辩证法与生者的知识 

上篇

一两个诗人 

二对拒绝本身的拒绝,对反叛本身的反叛 

三“用另一种方式起身的能力” 

四大地之上,世界到来 

五居住在自己回答中的诗人 

六人是存在最狂热的器官 

七“愤怒和神秘” 

八重说兰波 

九辩证法:一种在动物的盲魂里永远感到紧张的语言 

十在梦幻中,我们达到叙述的顶点 

十一潜意识导论 

十二再论潜意识 

十三荒诞:作为人的一种非庇护状态 

十四对“说”的体验 

十五格言与格言诗 

十六为什么要写诗? 

下篇

十七非理性:那一场大火,使我们的绝望感到了狼狈 

十八使一切东西贬值,这就是人类通往最后胜利的道路 

十九诗歌:从缺乏造成的伤口中流溢出来的过剩 

二十在写作中,“我的劳动力在流亡” 

二十一一粒种子在田地里变得“无参照”了 

二十二这不是疑惑,而是苦闷 

二十三“老婆,你为什么脸色煞白?今晚有客人吗?” 

二十四人类孤独的另一种定义 

二十五为了不让相爱的人们扫兴,请历史走开 

二十六“躺着的岔路,忧郁之完美” 

二十七不可能性原则或“主体性的黄昏” 

二十八在大地上,“同一个东西的永恒回归” 

二十九引用即是相遇,相遇即是作品 

三十片断:“景观”,一个失去了大地性的大地 

三十一“当代”:一个表现为“当下之脱节”的东西 

三十二结论:这个世界到底能从诗人那里得到什么? 

后记:在一个言说的“黑太阳”下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