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分子的“内战”:现代上海的文化场域(1927-1930)
  • 知识分子的“内战”:现代上海的文化场域(1927-1930)
  • 知识分子的“内战”:现代上海的文化场域(1927-1930)
  • 知识分子的“内战”:现代上海的文化场域(1927-1930)
  • 知识分子的“内战”:现代上海的文化场域(1927-1930)
  • 知识分子的“内战”:现代上海的文化场域(1927-1930)
  • 知识分子的“内战”:现代上海的文化场域(1927-1930)
  • 知识分子的“内战”:现代上海的文化场域(1927-193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知识分子的“内战”:现代上海的文化场域(1927-1930)

58 九五品

仅1件

海南海口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晓渔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ZA28、ZB

上书时间2022-10-21

知识分子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晓渔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4
  • 版次 1
  • ISBN 9787208068032
  • 定价 2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12页
  • 字数 183千字
【内容简介】
  近二十年来,知识分子研究成为中国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这一热点开始于1980年代中后期的“文化热”,后来被称为第二次五四新启蒙运动。在新启蒙运动中,启蒙知识分子们认为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心须继续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文化转型,批判传统的中国文化,引进西方的先进文化。在这种林毓生所说的“借思想文化解决问题”思想模式的主导下,知识分子的重要性被格外突出。因为思想文化的主体都是知识分子,他们承担着向大众启蒙的使命,而作为启蒙者,知识分子自身又同样面临着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因而伴随着“文化热” ,同时出现了一波“知识分子热”。

  本书的宗旨,乃是从都市空间的角度研究知识分子,从知识分子的视野观察都市空间,试图将都市的社会文化史研究与传统的知识分子研究相结合,开拓知识分子研究和都市史研究新的研究论域。并期望能够在城市文化和知识分子研究领域拓展出一个新的方向,无论在研究理念、研究论域、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

  本书系都市空间知识群体研究书系丛书之一。也是作者王晓渔的博士论文。本书采用社会学研究和行为学研究方法,主要研究中国近代社会文化第一次转型期——晚清——的知识分子中的变革者。
【作者简介】
王晓渔,1978年生于安徽,文学硕士、历史学博士。现供职于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主要从事文化批评和知识分子研究,系近年来颇受关注的新生代批评家和专栏作家。先后在《南方都市报》等近二十家报刊开设专栏,并在《二十一世纪》(香港)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著有《文化麦当劳》(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知识分子的“内战”》(上海人民出版社)。
【目录】
总序  

引言 

 第一节 三位知识分子眼中的1927年 

 第二节 历史记忆和历史叙事  

 第三节 知识分子的“内战”  

第一章  “五四”之后的双城记  

 第一节 “新青年”的分化  

 第二节 北京:胡同里的知识分子  

 第三节 上海:书局里的知识分子(附:厦门、广州)  

第二章  “我的朋友胡适之”  

 第一节 云集上海  

 第二节 “大公司”:大学院、中基会和商务印书馆  

 第三节 “小团体”:亚东图书馆和新月书店  

 第四节 “小摊头”:平社及其他  

第三章   第三条道路  

 第一节 研究系在上海  

 第二节 “醒狮派”在上海   

第四章  鲁迅和他的朋友们   

 第一节 “漂流”中的上海   

 第二节 “秘密世界”:大学院和学校   

 第三节 《语丝》、北新书局和未名社   

 第四节 内山书店和电影院   

第五章  “ 第四阶级文学家”   

 第一节 “同级斗争”:日本的火碰到了上海的水   

 第二节 文化支部:亭子间、咖啡馆和“野鸡大学”   

第六章  结局或开始   

 第一节 同途殊归   

 第二节 知识分子与现代上海   

参考文献   

附录

 《新月》杂志影印本勘误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