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应性皮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特应性皮炎

136 九五品

仅1件

海南海口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郝飞、宋志强 编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2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SHT

上书时间2021-03-23

知识分子书店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郝飞、宋志强 编
  •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2
  • 版次 1
  • ISBN 9787509121702
  • 定价 12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36页
  • 字数 73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特应性皮炎》作者根据特应性皮炎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快、新成果多的特点,广泛收集近年来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结合自己的基础研究成果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免疫学等理论,分22章详细阐述了特应性皮炎的病因学、发病机制、动物模型、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及其评价,以及健康教育、疾病转归等。还有外用糖皮质激素和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的评价,特异性免疫疗法、变应原检测与规范、瘙痒的处理、光疗的应用,以及中医中药等热点内容。《特应性皮炎》内容新颖全面,理论性、实用性强,适合皮肤科医师阅读,也适合相关专业研究生、医学生学习参考。
【目录】
第1章概论
第一节特应性皮炎概念的认识
一、命名
二、基本概念及认识过程
三、变应性与特应性的关系
第二节特应性皮炎、哮喘、变应性鼻炎的比较
一、临床和实验证据比较
二、共性与个性比较
第三节特应性皮炎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近况
三、问题与展望

第2章特应性皮炎病因学
第一节特应性皮炎与遗传
一、遗传因素对发病的作用
二、发病基因研究
三、动物模型研究
第二节特应性皮炎与变应原
一、吸入性变应原
二、食入性变应原
三、化学变应原
四、虫媒变应原
五、生物变应原
第三节特应性皮炎与微生物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
二、疱疹病毒
三、马拉色菌
四、白念珠菌
五、皮肤癣菌
六、霉菌
第四节其他与特应性皮炎有关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
二、职业因素
三、社会地位及生活方式
四、家庭关系
五、压力·
六、精神应激

第3章特应性皮炎的流行病学
第一节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发展历程
三、特应性皮炎的流行病学研究
第二节流行特征
一、时间分布
二、地理分布
三、年龄分布
四、性别分布
五、种族分布
第三节危险因素
一、遗传因素
二、环境因素
三、社会、经济因素
四、精神因素
五、生活习惯
六、感染因素
第四节发病趋势
一、病期变化
二、人群结构改变
三、过敏原变化
第五节对社会、经济的影响_

第4章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
第一节皮肤屏障功能
一、正常皮肤屏障功能
二、皮肤屏障功能评价
三、皮肤屏障异常的病理生理基础
四、皮肤屏障异常与发病机制
第二节细胞免疫异常及其机制
一、免疫效应细胞功能缺陷及异常
二、细胞免疫异常及紊乱机制
第三节体液免疫异常及其机制
一、血清免疫球蛋白紊乱与B细胞活化异常
二、IgE在皮肤炎症中的作用_
三、lgE与特应性皮炎的自身免疫紊乱
四、超抗原在体液免疫紊乱中的作用
第四节角质形成细胞的致病作用
一、炎症放大效应
二、激活KC的细胞因子
三、活化KC分泌过量的炎症因子及其分子机制
四、KC参与致病的其他机制
第五节抗原提呈细胞的致病作用
一、抗原提呈细胞的种类与分布
二、IgE结合受体的表达与功能调控
三、治疗靶位
第六节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致病作用
一、致病特点
二、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分化
三、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分泌的介质
四、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激活
五、两类细胞参与致病的证据
六、治疗靶位
第七节嗜酸性粒细胞的致病作用
一、嗜酸性粒细胞与特应性皮炎
二、嗜酸性粒细胞的调控作用
三、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机制
四、颗粒蛋白的释放
五、嗜酸性粒细胞与IgE介导的迟发相反应
六、治疗靶位
第八节特应性皮炎与Thl/Th2失衡
一、辅助性T细胞分型
二、特应性皮炎的Thl/Th2模式
三、调控特应性皮炎Thl/Th2分化的机制
四、皮损中Th细胞的趋化机制
五、平衡治疗
第九节炎症因子和介质的致病作用
一、细胞因子异常
二、趋化因子与特应性皮炎
三、其他炎症介质与特应性皮炎
第十节非免疫因素的致病作用
一、精神因素
二、内分泌因素
三、代谢因素

第5章特应性皮炎的动物模型
第一节概述
一、特应性皮炎的特征
二、疾病进展的标志
三、研究现状
四、动物模型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天然动物
一、鼠模型系统
二、狗模型系统
第三节变应原或化学诱发动物模型
一、尘螨及其提取物
二、三硝基氟苯或二硝基氟苯
三、食物抗原诱导模型
第四节转基因动物模型
一、IgE转基因小鼠
二、IL4转基因小鼠
第6章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表现
第7章特应性皮炎严重程序评估
第8章特应性皮炎的实验室检查
第9章物应性皮炎的诊断
第10章特应性皮炎的鉴别诊断
第11章特应性皮炎的合并症、并发症和相关综合症
第12章特应性皮炎中医认识和辨别
第13章特应性皮炎治疗概论
第14章特应性皮炎一般治疗
第15章特应性皮炎瘙痒及止痒疗法
第16章特应性皮炎糖皮质激素外用疗法
第17章特应性皮炎外用钙调神经磷酸抵制剂评价
第18章特应性皮炎的系统药物治疗
第19章特应必性皮炎光化学疗法
第20章特应必性皮炎的特异性免疫疗法
第21章特应必性皮炎某些新的生物疗法
第22章特应必性皮炎的病程和转归
附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