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插图本:国家儿童第一刊《儿童时代》名师大家绘【1965年第21期24开混合彩图36面】!
¥
68
九五品
仅1件
责任人/主编儿童时代编
出版单位儿童时代出版
期号1965-11 第 21 期
语言中文
开本24开
出版时间1965-11
上书时间2018-06-0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品相九五品】重视图书收藏中的插图本收藏。图书收藏中的插图本收藏尚未被藏家引起足够的重视。一册好书,内有几幅好插图,图文并茂,往往令人爱不释手。明清时期的古籍中凡有精美的版画插图的,当是弥足珍贵,现在在市场上已经难觅踪影了。市场上能偶尔见到的民国时期的插图本其价格已经不菲了。若是名著名插便是藏家的追逐对象了。【品相据图自定,购买谨慎点击】
- 商品描述
-
●【几代人的童年记忆 《儿童时代》创刊60年侧记】60年,累计读者超过3亿,新中国第一本少儿期刊 《儿童时代》以这样一份“成绩单”,迎来自己的60岁生日。60年,它伴随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成长,成为他们人生历程中一份温暖的童年记忆。60年,几代的作者、编辑和读者共同创造了这本少儿期刊的经典与辉煌。《儿童时代》创刊以来,得到很多作家、画家的关心和支持。巴金、冰心、老舍、季羡林、秦牧、陈伯吹、任溶溶、苏步青、高士其等很多作家都为《儿童时代》撰过稿;程十发、韩美林、黄永玉等许多画家都为《儿童时代》画过封面。老社长冯秉序还记得,50年代末他去北京向袁鹰组稿,聊起冰心在《人民日报》副刊上发表的《再寄小读者》,觉得很适合《儿童时代》。经袁鹰介绍,他拜访了冰心先生。冰心听说是儿童时代社的编辑,十分乐意把《再寄小读者》给《儿童时代》。以后冰心每期都按时寄来稿子,对编辑提出修改意见也虚心接受。复刊以后,冰心又为《儿童时代》写了《三寄小读者》。著名画家张乐平和 《儿童时代》也有着很深的情谊,经常为杂志作画。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以后,张乐平创作了“三毛爱科学”,在杂志连载后,广受小读者的喜爱。每个历史时期有影响的作家如王安忆、铁凝、秦文君等都会把他们的作品提供给《儿童时代》,一如宋庆龄先生所倡导的“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永远为处在儿童时代的小读者服务,是《儿童时代》的光荣而幸福的任务”。宋庆龄先生的这句话是《儿童时代》编辑们代代相传的“传家宝”。第一任主编郝天航说起这样一件事情,50年代初参加少年儿童团文艺创作颁奖大会,宋庆龄先生前来为获奖者颁奖。当她知道郝天航的作品《金斧头》获一等奖,特别亲切地关照他:“你回去后,一定要和大家一起把《儿童时代》办好!”她还经常关心《儿童时代》的内容,对质量要求十分严格。在宋庆龄精神的感召下,编辑们为孩子们精心办刊,栏目设置、文章的选用都力求贴近儿童。从上世纪50年代的 “啄木鸟”、60年代的“万宝全爷爷”、80年代的 “我的儿童时代”、“知识宫”,90年代的 “心博士”,到如今的“快乐阅读”、“神秘魔方”,《儿童时代》开设了许多独创性的名牌栏目,培养了许多有影响的作者,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儿童时代》60年的辉煌离不开读者支持。读者郭薇婕的家中至今珍藏着100多本《儿童时代》和60年代的征订单。她是看着《儿童时代》长大并由此对绘画产生了兴趣。后来在美院学习时,她还经常临摹《儿童时代》的封面作品,她说,那一刻,她感觉有一位无形的老师在引领着自己走进艺术的殿堂。白族读者菡芳在14岁那年的某一天,在昆明湖边偶遇宋庆龄奶奶,宋奶奶听说他将来的志向是当作家,就鼓励他给《儿童时代》投稿。后来,老师把他的习作 《金八哥》寄给了 《儿童时代》。没多久,菡芳平生第一篇小说发表了。编辑部还给他寄来一封很长的信,鼓励他坚持不懈地多读多写。这段难忘的经历不仅使菡芳走上了文学道路,他的一双女儿也因为从小读《儿童时代》,成了“白族姐妹作家”。如今他的外孙也成了《儿童时代》的忠实读者。●
●【韩伍】(1936年—),杭州人,1936年生于浙江杭州。1956毕业于行知艺术学校,擅长中国画、连环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在日本、香港、新加坡举办画展,也在上海、南京、无锡等地展出作品,深受爱艺者喜爱。韩伍 (1936年—),杭州人,1936年生于浙江杭州。1956毕业于行知艺术学校,擅长中国画、连环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在日本、香港、新加坡举办画展,也在上海、南京、无锡等地展出作品,深受爱艺者喜爱。韩伍曾任上海市第7、8届政协委员,儿童时代社《哈哈画报》主编。现任中国美协会员、上海市美协理事。出版有韩伍画集、小巷童年、诗经彩绘等.擅长中国画、连环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有《灯花》、《李时珍江南行医图》、《清平乐图》等。 连环画《灯花》获第二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绘画二等奖 。海上画坛,高手如林。有的擅长人物,有的善绘花鸟,有的精于山水,但是,像韩伍这样人物、山水、花鸟均能画出自己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者,在其同辈的海派画家中确乎不多见。韩伍无愧于海上画坛多面手的美誉。韩伍出身于绘画世家。父亲韩小梅本是杭州城里的中国画家,养育着十个儿女,其中老大老二老三三个儿子都随他学画。但是,到了老五韩伍,韩小梅决定让儿子上学,不再让他学画,因为他画了一辈子画,却穷了一辈子,终于不希望家里人再继续以画为生。可韩伍偏偏爱画如命,父亲越是不让他画,他就越是变了法儿偷偷地画,也因此挨了不少打。有时他被罚跪,面对受潮泛起花纹的墙面,居然生发无数奇妙的想像,从中幻化出许多扑朔迷离的画面和构图。后来他终于倔强地走上了绘画之路,先是考上了艺术师范,毕业后一直从事美术工作。韩伍为人谦和,与人交谈总是言简意赅,朋友们戏称他说话有指标,但是他的内心世界极其丰富而幽默。他画画极其刻苦,座右铭是“不教一日闲过”。当年他下放到农村,白天劳动,晚上其他人都熟睡之后,竟然在帐篷里就着小油灯画起了画。到下放结束,除了晒黑的脸膛,他还带回好几本精彩的速写。还有一次他到风景秀丽的富春江上去采风,回来那天临上车时,忽然有位当地的老农匆匆赶来,问大家有没有一个叫江山如的人,因为此人有一本小本子遗留在客房里了。问了半天,大家都面面相觑,韩伍终于想起来:这不是自己的速写本吗?昨夜听着窗外雨打芭蕉,不能入睡,一时兴起,披衣坐起,对着窗外笼罩在路灯下的景物,画起了速写。早上又匆匆上路,竟忘了带上速写本。亏得那位老乡发觉,只是扉页上写着的“江山如画”四个字,那老农读作人名“江山如”了……韩伍最初是以连环画和插图画“起家”的。他的画造型准确,功力深湛。虽然他也从陈老莲、任伯年那里得到了莫大的启发,但是他的创作仍然强调以形写神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他的人物画的笔墨服从于塑造人物的要求。如果说韩伍的兄长、名画家韩敏的画在写实里添加了许多浪漫的成分的话,那么,韩伍的作品则在浪漫一下的地方显示出务实的本性。认真、严谨地对待每一幅画,使得韩伍的作品不张扬、不草率,就像他为人处世,平和低调,细嚼又其味无穷。韩伍能够成为画坛的多面手,不能不说得益于他开阔的艺术视野。他本从海上西画名师钱延康,朱怀新学艺,后又随程十发先生习画,在中西绘画两方面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绘画的特点之一是幅面较小,内容单纯,笔墨不多,即使景气势宏大的山水画也仅选取十分单纯的景致,但一树、一花、一石、一舍都很有味道,善于以简代繁。在他看来,绘画的最高技巧就是在于用最简单的线条营造出意蕴最深远的境界。他喜欢借助平淡的画面传达深厚的思想,在概括中蕴藏丰富的意味。●
— 没有更多了 —
●【品相九五品】重视图书收藏中的插图本收藏。图书收藏中的插图本收藏尚未被藏家引起足够的重视。一册好书,内有几幅好插图,图文并茂,往往令人爱不释手。明清时期的古籍中凡有精美的版画插图的,当是弥足珍贵,现在在市场上已经难觅踪影了。市场上能偶尔见到的民国时期的插图本其价格已经不菲了。若是名著名插便是藏家的追逐对象了。【品相据图自定,购买谨慎点击】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