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竹刻大师徐孝穆书法对联(保真)
¥
3980
七五品
仅1件
题名徐孝穆
年代90年代 (1990-1999)
类别水墨(黑白)
材质纸本
装裱形式软片
尺寸136 × 66 cm
货号4030
上书时间2018-04-1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七五品
-
以照片为准
- 商品描述
-
徐孝穆 (1916—1998) 男,汉族,江苏吴江人。 著名的篆刻家、竹刻家,是南社著名诗人柳亚子的外甥。在书法、篆刻尤其是竹刻方面卓有成就,与叶浅予等著名画家交往甚密。早年毕业于上海新华艺专。篆刻则有邓石如、吴昌硕之遗风。
在抗日战争期间曾经辗转受托为陈毅同志刻过名章。作品多次入选 上海和省市书法联展。亦擅雕刻、绘画,尤精刻竹、砚、紫 砂茶壶,广取古代各流派刻技之奥秘,追摹明代朱氏三家之刻技,深研清代周芷岩之刀法,刀笔如神,自成家法。
自幼颖慧殊常,学刻印、刻竹、刻碗、刻紫砂壶等。以刻竹成就为最大。刻竹以浅刻取胜,以刀代笔,运刀灵活多变,风骨峥嵘,善将书画墨色的浓淡、轻重、干湿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早年以刻柳亚子书法为主,后期多刻毛泽东诗词墨迹,极为精到。幼时,镇上有座禊湖书院,墙上嵌有“禊湖书院修葺记”,是乡里前辈徐山民所书。孝穆时往观摩,回家时还常常不住地在手掌上比划。他家还有一件自高祖所藏的明代朱氏传世竹刻。此件为竹刻创始人之作,远山近树,前后分明,有阴有阳,虽已暗黄,但仍见得刀法精到。摹而刻竹,始知其奥秘。
10岁时,得老师沈研云鼓励,刻了一副对联参加校庆展览,轰动全镇。
柳亚子亚子先生是他姨丈,两家相距仅二十多个门牌,近在咫尺。自幼常往,每逢节日,礼节性拜谒,更是必不或缺。每次去都见亚子先生手不辍卷,朗朗吟读,或信笔作书,龙蛇飞舞。亚子先生著文吟诗和写信,总是洋洋洒洒,一泻千里,但他的手迹却很潦草,不易被人所识,尤其晚年所写,能鉴别的人寥寥无几。上海成为孤岛后,孝穆不愿接受日伪俸禄,辞去税务学校的差事,赶往香港,投奔旅居九龙的亚子先生。此后,他与亚子先生朝夕与共,为先生誊抄南明史稿。因此较能识别亚子先生潦草的手迹,80年代中期,他曾为鲁迅纪念馆辨认亚子先生关于鲁迅评价的长信。
曾任上海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
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学实验室主任;
上海建人业余艺术专修学校校长。
现为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考古学会会员,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纂,上海生活美学学会常务理事,苏州沧浪诗社社员。
竹刻成就,徐孝穆走上竹刻这条艺术之路,与当时新华艺专的教务长汪亚尘的鼓励有很大关系。徐孝穆常去汪家登门求教,并因此结识了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等大师,他们的精湛画艺给了他很大启发。
柳亚子曾诗赞孝穆先生“颇能能篆刻,更喜结名流”。也许,正因为要在竹刻品上着力表现书画名家的多种风彩,才使他热情结交吴作人、蒋兆和、叶浅予、黄胄、朱屺瞻、唐云、谢稚柳、陈佩秋、沈尹默、白蕉、丰子恺、程十发等大批著名书画家。
英国剑桥大学的名教授李约瑟博士八十寿庆,寿翁收到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胡道静赠送的一件神奇寿礼,一竹刻臂搁。但见竹枝一丛,刚柔并济,浓淡相宜,勃发出一抹笔所不能到而刀刻独到的神韵,落款为“李约瑟博士清赏 胡道静持赠 徐孝穆刻 稚柳为之图”。李约瑟得此大喜,叹为观止,特地来华拜望徐孝穆。博士掂着他的手,幽默地说:“上帝给了您一双西方艺术家没有的手”。
1984年上海电视台摄制专题片《徐孝穆雕刻艺术》介绍其艺术成就。出版有《徐孝穆雕刻选集》。另有美学理论和研究柳亚子诗词生平论文多篇刊于国内外报刊。
— 没有更多了 —
以照片为准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