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故书画篆刻大家孙竹书法(保真)
  • 已故书画篆刻大家孙竹书法(保真)
  • 已故书画篆刻大家孙竹书法(保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已故书画篆刻大家孙竹书法(保真)

1280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题名孙竹

年代建国后 (1949至今)

类别水墨(黑白)

材质纸本

装裱形式软片

尺寸68 × 47 cm

货号2884

上书时间2017-10-18

四友斋书画社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以照片为准
商品描述
孙竹,原名乐成。河北省玉田县人。十岁随父到北京,入北京师范附属小学就读。该校校风优良,是北京最佳学校之一。上中学在私立志成中学(现35中),是李大钊等先贤创办的。功课严,培养爱国思想是其最大的特点。孙竹的爱国思想即在此时期奠定。李大钊与其创办了35中。
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北京沦陷。孙竹一片爱国热情,不愿做亡国之民,毅然弃学,经天津取道济南去南京。一路得到流亡学生招待站的帮助,顺利到达。被教育部指派到“军事委员会战地服务训练班”受训。上海沦陷后,训练班即由南京经芜湖向后方撤退。一路徒步行军,日行数十里,男女同学团结一致,在路上展开宣传工作。当时的群众抗日情绪特别高涨。到处一片热火朝天的救亡景象。
1938年在湖南衡阳做群众工作。随后组成“军委会战地服务团”并赴第三战区。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一带协助地方政府组织群众,宣传抗日,做拥军优属等工作。
1939年,奉调国民党十三集团军五十军新编七师政治部任连指导员。转战在苏浙皖前线。
政治指导员既是士兵的领导又是士兵的老师,还是士兵的亲人。为了改善士兵生活,提高战斗意识。曾努力做了不少工作,如办连队合作社,连队图书馆,教士兵学习文化,培养他们的抗日爱国思想等。为士兵代写家信也是他的一件重要工作,得到士兵的爱戴,孙竹与士兵们的关系亲如手足。孙竹还努力做群众工作,宣传抗战救国。
组织担架队抢救伤员,发动劳军优属,以及在驻地举办群众大会宣传抗日人人有责,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宣传后方支援前方,踊跃参军保家卫国;动员军队医务人员为群众治病等等,这些都是指导员的重要工作,在孙竹代理团指导员时,还在江苏泗安长桥界,修建“抗战忠魂墓”以鼓舞士气。
孙竹还担任三战区《前线日报》通讯员,在报上报道前线将士的英勇事迹。在团中还办《战地火花》小刊物,发向前线与各友团,获得上级的好评。
由于在工作中做出了一些成绩,被评为五十军中的优秀指导员,调赴重庆“中央训练团党政班28期”受训。
1942年中央训练团结业后,调陆军通讯兵学校政治部工作。在四川时他曾订阅《新华日报》,并阅读《资本论》等书。1945年抗战胜利,以思想有问题而被裁下。1946年政府还都南京,又到陆军炮校政治部充任练习营与学员队指导员。
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在望,所在的炮校逃去台湾。孙竹见当时国民党政府大势已去,不愿随行。便在贵州以平时爱好之刻印技艺设铺谋生,收入尚可。1953年返北京,仍开设孙竹治印社维生。1956年工商业改造高潮,被吸收加入首都刻字厂(原为合作社)。值得一提的是,妻子汪度在孙竹的爱好上给予大力支持,多次在极困苦之时出售自己的首饰,为孙竹购些书纸支持孙竹的事业,她因积劳成疾卧床五年之久,1958年去世,年32岁,孙竹38岁。留下三女一子,嗷嗷待哺,使孙竹陷于困境。
1966年,风雨狂袭,以“历史反革命”之罪名被逐还乡,回到离开40年的家,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2年之久,1976年落实政策返京,年58岁,被强迫退休了。
由于多年被管制,生活不自由,一孙竹是北京书法研究社最早的社员之一,1959年在北海画舫斋曾展出过五件作品。1979年参与北京市鼓楼书画会,并多次参加展出,结识了许多书画家,交流切磋,何其痛快。随后又加入北京中国书画研究社,更在艺校与书院中应聘,传授印艺。1980年香港大公报曾以《访老篆刻家》为题对其专访。
孙竹还是中山书画社篆刻组组长、中国老年书画会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齐白石艺术函授学院的篆刻主任、中国农民日报文化艺术联谊会理事、北京卿云诗书画联谊社篆刻部部长、日本深邃印会名誉会员;以及中国书画会理事、东城区书画协会理事,北京中国书画研究社、东城古都书画院长,中原书画院名誉院长、山东天香书画院名誉院长,被评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一级书法家”。
作品曾参加全国性的展出:辛亥革命七十周年时张伯驹等办的书画展、《郑成功收复台湾120周年书画展览》、《全国民主党派书画联展》等等,省市级以及各类特殊展也经常参加,还曾参加中日联展。
专访、作品见诸报刊、画册者众多。如香港大公报、人民日报、北京日报、河北日报、新疆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环境报、中国食品报、中国消费者报、书法报、长江日报等国内报纸,以及新加坡春明日报及神州墨海、中国青年报纪念画册、半月谈五周年画集、唐诗书法集、长城书画集、中日联展书法集等。
曾在北京、河北、湖北、新疆、山西等地举办《孙竹金石书画展》。作品被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单位收藏。黄河、翰园、广西阳朔、云南宝子、湖南等碑林勒石永存。名列《西泠印学年鉴》、《当代书法家艺术大成》、《中国当代书画家辞典》等多部辞典。
1987年9月6日应新加坡文化协会、新加坡中华书法协会之邀,在新加坡颐园中心以《篆刻欣赏》为题举办讲演,历时90分钟,得到好评,讲稿被书协主席陈声桂先生索去复印。次日新加坡新明日报派记者林秀莲女士与摄影记者钟天成采访,当天见报。讲课后挥毫书写“墨香飘异国,情深满狮城”。被聘为新加坡书法家协会会员。旦“解放”实在痛快。于是拒绝了一切邀聘。一心在书、画、印上度此晚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以照片为准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