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书协顾问胡大鹏书法(保真)
  • 河北省书协顾问胡大鹏书法(保真)
  • 河北省书协顾问胡大鹏书法(保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河北省书协顾问胡大鹏书法(保真)

1980 九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题名不详

年代建国后 (1949至今)

类别水墨(黑白)

材质纸本

装裱形式软片

尺寸138 × 70 cm

货号1578

上书时间2017-06-12

四友斋书画社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以照片为准
商品描述
胡大鹏,1942年出生,画家、书法家、篆刻家。曾任保定文联组联部长、调研员,一手组建保定书法家协会,任副主席兼秘书长(主持书协工作17年),河北省书协常务理事,河北省篆刻艺术委员会首届副主委,当选河北省版画研究会首届常务理事,现为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保定市新世纪学术带头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在国内外多次获重奖。1966年,胡大鹏从天津美院毕业,被分到易县文化馆工作。那是一个黑白颠倒、阶级斗争,路线斗争针尖对麦芒,不说理的年代,写画“狼牙山五壮士”都涉嫌为“黑线人物”杨成武树碑立传。1973年,出于对英烈的敬佩,他顶着政治压力,为狼牙山五壮士的创作做准备。借在狼牙山下乡之机,他访问了老游击队员、老八路、老党员、老红军,结识了当年五壮士的连长、老红军刘福山,还访问了当年的老指导员蔡展鹏,并在保定图书馆查阅了有关资料,编画出《激战狼牙山》的连环画,但因当时的政治原因,直到1977年才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当年两次印发150万册。《人民日报》做了宣传,香港“三联书店”以“大陆北京版”的名义翻印,在域外发行。2004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将《激战狼牙山》更名为《狼牙山五壮士》以50开本再版,印行15000册。2005年4月5日,中央电视台午间报道老英雄葛振林去世的消息,和6月16日开播的《抗日英雄谱》首篇“狼牙山五壮士”,都在屏幕上插播了他创作的“五壮士”画面。

胡大鹏的“胡爨”隶书
提起狼牙山五壮士,保定人无比骄傲,它是一曲不朽传唱的赞歌,一段不容遗忘的历史,一群激励着几代后人的英雄形象。它是保定革命历史名城的名片,他们的壮举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要像那些为了民族解放事业流血牺牲的先烈们学习,发奋努力成为那一代人的情结。画家胡大鹏就是其中的一位。为了他心中永远的狼牙山,在他长达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探索着,创作着。 在创作《狼牙山五壮士》时,他曾多次深入狼牙山,对狼牙山的地理风貌有了深刻的了解,也使他结下难以割舍的情结。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连环画成为人们陈封的记忆,但他对狼牙山的情怀始终不改。三十年来,他常去那里,深入山村,吃住在农家。走遍了狼牙山的盘道,饱览了狼牙山的沟、峡、陀、峪的迷人风光,作了大量的写生作品,为他后来专攻山水画、风景画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今 年,他又两次去狼牙山写生,那厚厚的本子上记录着他的足迹,记载着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大幅国画《飞狐峪》参加《中国近现代书画展览》(1840—2000),此展将此期间,如吴昌硕、任伯年、齐白石、徐悲鸿,孙中山、鲁迅、毛泽东、何香凝、启功、吴冠中等等一系列我国著名书画家的作品同时展出,2001年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版画《狼牙山》获2000年世界华人艺术展银奖;国画《狼牙山晨曦》获二十世纪“国际艺术名家教授成就大奖”银奖;代表作《太行山--狼牙山系列》在国内外多次获重奖。他的“狼牙山”山水画,深受各方人士的喜爱。
人物评价
画为心声。胡大鹏是认真的,直率的人,表现在他的山水画作里的就是那浓郁的现实主义,他的每幅画作都是在大量的写生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并充分发挥中国画的笔墨或刀法技巧,表现其力度和质感。因此,他的画使人如身临其境。站在他的画前,你可以感受到山的坚硬,水的温柔,草木的生机,可以看到冬天的洁白,夏日的神秘,秋季的厚实,春天的绚丽。不由得使人生出“江山如此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感叹!
社会评说
胡大鹏先生别具一格富有创新精神的书法,除了在古碑帖《爨子宝》影响下的最拿手的“胡爨”之外,还有一个拿手的书体,就是方笔篆书。我最 近收藏胡先生书写的一幅方笔篆书,一看作品耳目一新。此中方笔篆书体,源于三国时吴国的皇帝孙皓所立的《天发神谶碑》,又名《天玺纪功碑》。神谶,即神的旨意。孙皓为维护他的统治,到处制造“天命永归大吴”的舆论,假说老天爷下了“神谶”,人世不可抗拒,因此刻了此碑。据说此碑为吴国书法家皇象所书,但历代也有学者质疑。无论谁书写,他的确是古代书法史上独具一格的书体,是一块最富特色的名碑。碑宋代已经断为三截,又称《三段碑》,旧藏江苏尊经阁,清代嘉庆十年毁于
火灾。传世最早的是宋拓本,最晚的是毁前的清拓本。这种书体,在中国书法史上,书家偶有墨迹,多是临摹原碑部分字迹,不能成文。尤其清代后期大书画家兼篆刻家吴熙载、赵之谦等时有涉及。因为原碑毕竟字数太少,且漫漶残破,后人掌握规律难上加难,难于进行创作实践。对于少数亦书亦印的作者来说,他们必须具有较准确的篆刻摹印能力,有深厚的古文字修养,对古文字具有解析能力,才有可能创造出符合《天发神谶碑》的风格、神韵的书体作品。
胡大鹏早年毕业于天津美院,绘画、书法、篆刻俱佳,文学功底,特别是古文字修养深厚,经多年研习和书法创作的实践,从该书体的用笔特点、结构安排、章法布局全面把握,又在不违背中国古文字六书规律的前提下,尽量适应现代书写规律,对原碑笔法进行适当改造与创新,既维护了原碑书体风貌,避免瞎编胡造的文字,又为新时代书体的丰富与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
《天发神谶碑》书体以离奇、怪诞著称,用篆隶笔法,写方笔篆书,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但不单薄,不妍媚,反倒字势奇伟,尖锐有力。我们从中不但可以看到峻拔昂扬的姿态,还可以感到书家桀骜不驯的创造精神。我们看胡大鹏的这幅书法作品,全面继承了《天发神谶碑》的风格与气象,给人一种方整奇伟、戈戟森森的壮观景象。
汉魏六朝,处在中国书法大变动的转折期,姿态各异的书法作品不断涌现。这就也给人们和书家带来了充满个性的审美取向。《天发神谶碑》这时应运而生。其最大的特点是他打破了传承已久的篆书宁静和谐的格局和书法习惯。《天发神谶碑》的创始者,虽留下作品不多,后世追随效仿的人也寥寥,它的书写难度令人望而却步,但它极强的震撼力和影响度却始终存在。特别是在明清和民国篆刻家的实践探索中,不乏其人。应该说《天发神谶碑》开启了明清和民国现代篆刻的灵感,让许多篆刻家找到了刀削斧斵、充满刚硬锋利的线条和表达的语言。胡大鹏先生喜欢这种书体,我想与他酷爱篆刻是分不开的。胡先生这种书体作品和被人戏称的“胡爨”一样,成了他书法的“看家本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以照片为准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